能高安東軍(四)二刷能高南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Day 4 7/31(日)
清水溪-巴沙灣-能高南峰-能高南峰南鞍營地

一覺醒來,不是神清氣爽,而是擔憂如何知會至親及同事,將受困一天,延後下山 ?也憂心今晚將紮營何處? 最後則是糧食問題。
換上濕的衣物、穿上濕的登山鞋後,我感到一陣透心涼,連忙運動起來,進行「飛舞的外帳」訓練項目,藉此鍛鍊手臂力量,燃燒卡路里,提高核心軀幹的溫度。反覆甩到手痠後,外帳上的水分,終於大半遺落地面,我收好帳篷,整裝待發。

清水溪畔取水

回能高南峰的路上,10個小時路程是沒有水源的。而過能高南峰後,如果我們繼續推、不斷地推,可以找到水源,因為能高安東軍傳統路線,本就沒有缺水問題,高山湖泊一堆啊!只是,我們走了一條非傳統路線,今晚大概率推不到水源地,路程實在遙遠,所以此時此刻要取滿水,而且省著喝,或許水量要撐到明天上午。
從溪底爬上來,我們又體驗了一次「消失的五小時」,找路的時間依舊不少,再加上背水、陡上,吃足了苦頭,最後總算又回到巴沙灣,沒有雀躍,只有躺平與休息。我的背包防水套劃破了一個洞,「軟糖」支援了大力膠帶,昨晚我中了螞蝗,也是他提供蜈蚣油的。在他身上,我學習到很多觀念及物品,感謝。

情緒

情緒的宣洩是一時的,但有其累積的過程。
回能高南峰路上,我一直在想,怎麼通知家人?怎麼請託同事代理工作?接近能高南峰時有訊號了,隊友們紛紛向外界聯絡,我也開始打字發訊息。
家人的回應,讓我曉得,他們顯然不知道延後下山的嚴重性,這可不是去墾丁玩,然後因故多待一天啊。在一個沒有電、沒有食物補給、可能沒訊號、可能沒水源的地方多待一天, 結果或許是,會因此多待很多很多很多...天。
但這樣正好,他們不擔心,我也就不必多解釋。
然而「麻煩」的是我的同事們 。我在10人的小群裡,「分配」工作任務 ,還強調沒有我平安到家的訊息,那麼,工作任務分配就自動再延後一天。
同事們馬上一串關心,或許不是關心我的人身安全,而是關心我何時上班,因為代理我的工作,徒增他們困擾呀
好啦,至少表面上,他們的訊息, 看起來是關心我的安全,我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因為團隊的狀況確實有山難的隱患。
一支登山隊伍,不會輕易求救,會想盡法子,堅忍面對各種狀況,直到油盡燈枯,難以為繼, 才會被迫向外界求援。而此刻,我們隊伍還有油,但剩多少,我沒有底,或許我能走出去,但所有人,能走出去嗎?
我稍微「敷衍」了同事的慰問,因為我真不知道該講甚麼?怎麼講?那一刻,我知道我擴散了一個擔憂出去,而我最要好的同事們,正承受著我所擴散的擔憂,我的心充滿內疚。

爆發

二刷能高南峰時,我看著三角點想著,昨天早上六點多登頂, 而今日下午三點多,我又在這裡登頂,等於三十多小時裡「原地打轉」,為此付出的代價, 還沒付完, 而且可能比想像的更巨大, 再想到家人及同事,我的情緒一下子爆發了,就在「毒蛇」與「濃湯」面前,痛罵發洩。
他們倆個性很好,我知道他們會安撫我。團隊8人裡,大概屬我「脾氣最差」、「最無法忍」。我刻意不在領隊面前講。他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我用膝蓋想也知道:他自責。不必再增加負擔,團隊還需要他,接下來好好帶隊。
我發洩完後,很快又恢復原樣, 至少嘴巴上,畢竟團隊另外5人都上來了,我不想再擴散低氣壓。

大雨

十個小時裡,沒有半張照片。下能高南峰後開始下雨,這就是我們第二天所考量的, 想要躲的午後雷陣雨。雨來得又大又急,開闊地表上,我們無處躲藏,任憑雨直接打在身上, 下坡的小山徑成泥流路, 我也不挑路了,只要不滑倒,鞋直接踩進水裡又如何?反正昨天就濕了。
大雨
泥流路_最精彩的沒拍到
團隊冒雨往前推了兩小時,我走到發冷,身體熱不起來,我不知道失溫前,我可以撐多久?「軟糖」則直接吐在路中間,還擔心我踩到,但馬上成了泥流,看不到任何嘔吐物。「毒蛇」則滑了好幾次,後面的「彩虹」看著心疼,卻也完全幫不上忙。
今天一早,我們的念想是,天還亮的時候,過光頭山崩塌地,然後摸黑到白石池,這樣既有水源,延後兩天下山的可能性也不復存在。但隨著行程的推進,我們不斷下修進度,因為時間過得很快,進度卻很慢。

紮營

到南鞍營地時,下午五點多,我們離白石池還有五個小時的路程,大雨之下,團隊的狀況非常糟糕,我看見體能最好的「林大」也吐了一攤,實在推不了了,只能紮營,明日再做打算。
我紮營的經驗不算多,所以雨中來回踱步觀望了十分鐘,思考植被、地勢與水流的關係,如果半夜帳棚淹水,乾衣物睡袋全濕,我真的就「油盡」了,淹水的結果是我難以承受的。
選好地點後, 我拿出帳篷包, 先搭內帳。雨下個不停, 內帳開始進水, 我不知道怎麼辦, 只能加快速度搭外帳,但是再快,也快不過大雨,我的內帳積水了。
可以濕的 都濕了
不能放內帳的 就放前庭
我把家當都放在前庭,脫下半濕的長褲處理內帳的積水問題。這條長褲是早上我穿身上,用一整個上午的體熱蒸乾的,下午遇到大雨,它在雨褲的保護下半濕,而如今,因為吸內帳的積水而全濕了,等著我明早穿上它,再一次用體熱蒸乾。事後「毒蛇」說,有先搭外帳再搭內帳的方法,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啊。
昨晚,我的內帳分兩區「髒濕區」跟「乾淨區」,今晚我的內帳容不下那些最濕、最髒的物品了,只好把它們塞前庭。 山上有太多的狀況,是山下無法預料的,所以隨機應變、經驗、反思很重要。
夜裡 雨總算停了
avatar-img
72會員
129內容數
這是一個背包客的探索之旅 更是一個英雄的成長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迷途、疲憊,天黑,雨勢轉大等諸多負面因素交織下,團隊前行不了,只能迫降清水溪了。
每一次登山,不管有沒有夥伴或領隊,都要以獨攀來作準備,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我的心,逐漸愛上了過夜行程。唯有過夜才看得到夕陽、晚霞、星空與朝日等景致,感受大自然的日夜變化。
過去,我爬不了的山,現在能爬了,還可以望向那些「過去不敢想的山」,是自我的極大肯定!
我如何準備第一次重裝獨攀?又為什麼獨攀?
老七佳沒有常住人口了,不管是靈媒、頭目、部落乃至於語言等文化都在流失當中,在強勢文明、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本土與多元正在死亡中。
迷途、疲憊,天黑,雨勢轉大等諸多負面因素交織下,團隊前行不了,只能迫降清水溪了。
每一次登山,不管有沒有夥伴或領隊,都要以獨攀來作準備,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我的心,逐漸愛上了過夜行程。唯有過夜才看得到夕陽、晚霞、星空與朝日等景致,感受大自然的日夜變化。
過去,我爬不了的山,現在能爬了,還可以望向那些「過去不敢想的山」,是自我的極大肯定!
我如何準備第一次重裝獨攀?又為什麼獨攀?
老七佳沒有常住人口了,不管是靈媒、頭目、部落乃至於語言等文化都在流失當中,在強勢文明、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本土與多元正在死亡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您寫過登山計畫嗎?留守人欄位都是怎麼填寫的?是家人?親朋好友?還是登山伙伴?留守人知道他應該扮演的角色嗎?最近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山難事件,一隊3人的登山隊伍,於7月20日凱米颱風正式形成前,由台東向陽登山口入山縱走南二段,中途因誤判天氣,導致全隊罹難,原因為何,請待本文細細分曉。
Thumbnail
第三天行程遇到了本次行程最艱難的挑戰,但在隊友們同舟共濟的努力下,終究克服了重重難關。此外,文章也分享了大雪山稜線等山上的景觀和名稱的由來。在這二天的山行中,山行者經歷了許多充實的挑戰,也越挫越勇。第四天則是相對輕鬆的行程,也展望了接下來的行程。感受到山行的辛苦付出後,將會得到更多的美好。
Thumbnail
這是一趟登山旅程的記錄,包括民宿住宿以及行程中的登山路線。文章描述了整個旅程的景點和所見所聞,提供了非常詳盡的資訊。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D3:南湖山屋-南湖東峰-陶塞峰-南湖東南峰-馬比杉山-溪谷-南湖山屋 轉折 清晨三點時走出山屋,望去南湖大山主山籠罩在雲霧中,但向上可看見滿天星星。在星光下,由下圈谷向上望去,上圈谷的山稜線清晰可見。 雖然擔心天氣狀況的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不走今天的行程。   再次走出山屋將近四點了,
D2:雲稜山屋-審馬陣山-南湖北山-五岩峰-南湖山莊 開始喘息吧! 我想恐懼有兩種,一種已知的,一種未知的。 已知的恐懼只能勇敢的面對,而未知的恐懼則必需去執行。 不去作,怎麼會知道結果。   由雲稜山屋陡上到審馬陣草原的這段記憶,我還停留在半年前,獨自一人由登山口開始直接走到審馬陣山屋
06/14/2014 這五天,我待在鋒面之上的南湖大山,有著行山者的閒情逸緻。 當然還有苦行。   明知道是下著雨的天氣,七天的北一段,南湖群峰加上中央尖山。 以前的話我就會直接選擇撤退,但是北一段有著進可攻,退可守的路線。 讓我意志堅定的仍要去山上。 還有因為,如果不去登山,我就要忍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40803 本來約好的霞喀羅大山因為颱風攪局改往小錐麓/小鬼瀑布, 9:30 南新宮停車場整裝才想到忘記要吃早餐,雜貨店買了二個太陽餅充數後 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當天的天氣炎熱,抵達南子吝後躲在傘下看著遠處風光, 心想這曾經走過的南子吝怎麼跟印象中的不一樣了~ 接著出發陡下溪
Thumbnail
您寫過登山計畫嗎?留守人欄位都是怎麼填寫的?是家人?親朋好友?還是登山伙伴?留守人知道他應該扮演的角色嗎?最近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山難事件,一隊3人的登山隊伍,於7月20日凱米颱風正式形成前,由台東向陽登山口入山縱走南二段,中途因誤判天氣,導致全隊罹難,原因為何,請待本文細細分曉。
Thumbnail
第三天行程遇到了本次行程最艱難的挑戰,但在隊友們同舟共濟的努力下,終究克服了重重難關。此外,文章也分享了大雪山稜線等山上的景觀和名稱的由來。在這二天的山行中,山行者經歷了許多充實的挑戰,也越挫越勇。第四天則是相對輕鬆的行程,也展望了接下來的行程。感受到山行的辛苦付出後,將會得到更多的美好。
Thumbnail
這是一趟登山旅程的記錄,包括民宿住宿以及行程中的登山路線。文章描述了整個旅程的景點和所見所聞,提供了非常詳盡的資訊。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D3:南湖山屋-南湖東峰-陶塞峰-南湖東南峰-馬比杉山-溪谷-南湖山屋 轉折 清晨三點時走出山屋,望去南湖大山主山籠罩在雲霧中,但向上可看見滿天星星。在星光下,由下圈谷向上望去,上圈谷的山稜線清晰可見。 雖然擔心天氣狀況的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不走今天的行程。   再次走出山屋將近四點了,
D2:雲稜山屋-審馬陣山-南湖北山-五岩峰-南湖山莊 開始喘息吧! 我想恐懼有兩種,一種已知的,一種未知的。 已知的恐懼只能勇敢的面對,而未知的恐懼則必需去執行。 不去作,怎麼會知道結果。   由雲稜山屋陡上到審馬陣草原的這段記憶,我還停留在半年前,獨自一人由登山口開始直接走到審馬陣山屋
06/14/2014 這五天,我待在鋒面之上的南湖大山,有著行山者的閒情逸緻。 當然還有苦行。   明知道是下著雨的天氣,七天的北一段,南湖群峰加上中央尖山。 以前的話我就會直接選擇撤退,但是北一段有著進可攻,退可守的路線。 讓我意志堅定的仍要去山上。 還有因為,如果不去登山,我就要忍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