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只能流出去,卻留不下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可以了啦,你可以找個對象進來了。」
大哥S看著我的新家佈置,這樣說著。我雖笑而沒回,但我確實從大哥的話語中深切了解到礦山現在的狀況:年輕人太少。
因為礦山缺乏工作機會,又是個遠離大都市的郊區,礦山自然而然不是年輕人首選長居之處,只有少數人(像我)鍾愛這樣的環境。更別說要看到年輕人在此定居、然後結婚生子。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從大哥口中聽到類似的話了。「希望在礦山看到有人結婚、而非辦喪禮」,曾幾何時,竟然成為一個地方的奢望?這幾年雖然開始有些年輕人住到山上來,也開始做一些事,但整體而言,還是沒有到達一個可推進城鎮前進的程度。說實話,目前的我也仍只是租屋,在還沒在置產前,我也不敢大聲說自己是完整的礦山人。
但深究人口外流這件事,其實也非這幾十年才發生的。就連採金鼎盛的時期,人們也不會久留於此,一來是人們到礦山是為了掙得足夠的黃金,掙夠了就會離開礦山,回到故鄉;二來,採礦劣化了生活環境,居住在這並不是合適的選擇;而當採礦更後期,臺灣其他地方有更多元的工作選項後,體驗過採礦辛勞的大人們,自然不會想讓孩子繼續做礦工,多數都被推去外地發展了。
不只是大哥S,好多我所認識的大哥大姐們,也都是在年輕時到外地打拼去了。直到現在,礦山環境因採礦停止而好轉、加上屆臨退休的大哥大姐們想住在清幽的環境生活,才能見到人們走回礦山的懷抱。
採礦過程是艱辛且充滿生命危險的,而礦山幾乎半年以上時間都在下雨,工作品質一直都很惡劣且不安定,若非有黃金,我很難想像這裡要怎麼發展出像樣的聚落?
「笨的人才會繼續留在礦山」,這是大哥S在有次導覽時跟遊客說的玩笑話。但這個簡單的句子,卻直接透露出人對礦山土地的愛恨情仇。
廢棄的斜坡索道停車間。(camera: nikomat / film: fujic200)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九份、金瓜石與水湳洞這座黃金山城,在礦業結束後的現在,仍在醞釀著新的故事、新的內涵,而我們必須身在其中,由內向外探索,屬於這座山城嶄新的「礦式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都在說文化、文化,那我們這些人重不重要?」大哥C這樣問我。 我點點頭,大哥就笑了。 他說,現在文化都在講以前的點點滴滴,但那些也都是人創造的,說什麼世界級的也都是人在講的,但住在(礦山)當地的人們又是怎麼被看待的?
「以前這條街上都是木造兩層樓的房子,一樓是店家,二樓則是住家。」大哥S慵懶地坐在我家椅子上,聊起了他印象中小時候,祈堂老街的樣子。「不過後來幾次颱風把房子吹壞了,後來的房子才陸續改成磚牆屋、房屋形式也開始沒有規範......」
「都在說文化、文化,那我們這些人重不重要?」大哥C這樣問我。 我點點頭,大哥就笑了。 他說,現在文化都在講以前的點點滴滴,但那些也都是人創造的,說什麼世界級的也都是人在講的,但住在(礦山)當地的人們又是怎麼被看待的?
「以前這條街上都是木造兩層樓的房子,一樓是店家,二樓則是住家。」大哥S慵懶地坐在我家椅子上,聊起了他印象中小時候,祈堂老街的樣子。「不過後來幾次颱風把房子吹壞了,後來的房子才陸續改成磚牆屋、房屋形式也開始沒有規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 我是宥爸 你知道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座金礦山嗎?? 你可以每個月從這座山中 挖一點金礦出來用 猜到了嗎? 這座金礦山就是你的薪水!! 你的能力越高 可以挖到的金礦就越多 宥爸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都是含著鐵湯匙出生的 注定要挖40年的金礦才能退休!! [25歲-65歲]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許律師將從礦工工傷事件,討論職業災害與礦工的勞動權益,探討1984年臺灣發生三大礦災事件,以及中國礦災問題。除此之外,也提到了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在中國的角色,並闡述中國頻頻發生礦災的原因以及礦工們的爭取權益的過程。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離開工業區後嗆伯開進一條山路,路上有些零星的小工廠,我們來到一處比鄰手工藝品加工廠的社區。 嘉穎說這裡雖不是員工宿舍,但住戶都是加工廠的員工,有很多人是家庭代工。 嗆伯只是和警衛室招招手就開進社區,難得慢速的開到一棟活動中心前停車。
Thumbnail
老了沒人願意租房給你? 現在不買房,薪資跟不上房價? 買房前,這些理由應該被考慮, 但事實上是怎麼樣呢? 房仲沒有告訴你的事 老了沒人願意租房給你? 老年應該是你人生最富有的時候,一個願意為買房打拼存錢的年輕人,老年一定有一大筆財富,難道那個時候會沒有房子可以買嘛? 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 我是宥爸 你知道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座金礦山嗎?? 你可以每個月從這座山中 挖一點金礦出來用 猜到了嗎? 這座金礦山就是你的薪水!! 你的能力越高 可以挖到的金礦就越多 宥爸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都是含著鐵湯匙出生的 注定要挖40年的金礦才能退休!! [25歲-65歲]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許律師將從礦工工傷事件,討論職業災害與礦工的勞動權益,探討1984年臺灣發生三大礦災事件,以及中國礦災問題。除此之外,也提到了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在中國的角色,並闡述中國頻頻發生礦災的原因以及礦工們的爭取權益的過程。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離開工業區後嗆伯開進一條山路,路上有些零星的小工廠,我們來到一處比鄰手工藝品加工廠的社區。 嘉穎說這裡雖不是員工宿舍,但住戶都是加工廠的員工,有很多人是家庭代工。 嗆伯只是和警衛室招招手就開進社區,難得慢速的開到一棟活動中心前停車。
Thumbnail
老了沒人願意租房給你? 現在不買房,薪資跟不上房價? 買房前,這些理由應該被考慮, 但事實上是怎麼樣呢? 房仲沒有告訴你的事 老了沒人願意租房給你? 老年應該是你人生最富有的時候,一個願意為買房打拼存錢的年輕人,老年一定有一大筆財富,難道那個時候會沒有房子可以買嘛? 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