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象、小小的人,出現在場上的動物1+1+1+1+1+1+1=1。
“The stars you see at night are the unblinking eyes of sleeping elephants.”(你在夜晚所見的星星,是睡著的大象那不眨的眼睛。)——《Ashes and Snow》 by Gregory Colbert你共感,我站在一旁觀看,然後我學會······
界門綱目科屬種,在成為人類之前,我想我是先成為動物才開始當人。
(轉載自阿尼瑪節目介紹)
簡介
不明所以的介紹,是我一開始被《阿尼瑪》吸引的原因。脫掉鞋子,走進木地板的表演場地,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沙發、一個開放式衣架、散落在各處的白紙,還有些許從百葉窗透進的日光。沒有明確的階台區隔表演者與觀眾,這裡,是演員戴綺芸的腦內房間。
空間被清楚地定義之後,劇情也隨之明確。這是一場獨角戲,是一個沒有感覺卻想成為演員的女孩的內心獨白。整體而言像是三個故事的拼湊,沒有緊扣的前後關係、架構,卻符合人東想西想、有點跳躍的意識狀態。而且演員的敘事節奏、聲音表現與分飾不同人的聲音變化都掌握得很好,即使偶爾卡詞,還是讓我幾乎從頭到尾跟著她的口白,一起沉浸在她的世界中,很有意思。
有一天,一隻大象突然闖進了這個本該最私密的空間。大象名為泰克,從小就被捕到馬戲團,囚禁、訓練、囚禁、訓練,最後牠在表演中失控、弄傷許多人,成功逃脫——48槍,換來30分鐘的自由。泰克的出現顯然意有所指,「房間裡的大象」是近年常見的暗喻,指的是那些昭然若揭卻被集體視而不見的問題。而《阿尼瑪》中,泰克的勇敢則讓戴綺芸正視自己的問題:她不是沒有感覺,而是因為害怕受傷,才與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最喜歡的部分
這個部分的表演方式也是《阿尼瑪》中我最喜歡的段落。演員將一個個衣架扣在一起,拉長,就模擬了大象的鼻子與尾巴;大衣架則是泰克的身體。大衣架推倒,演員手腳著地、困在衣架中不斷爬跑、掙扎,表現泰克被囚禁、圍攻至死的情景。最後,她將身上的灰色長罩衫脫下,掛到窗外(真的窗外!),然後衣服就往上升,消失了。這些我都覺得好有趣,原來還可以這樣呈現!
那天看完表演,第一個直覺就是很適合畫像素圖!簡單又可愛:)上面坐著的是小女孩,下面是用衣架模擬大象,請大家發揮想像力哈哈哈哈哈。
阿尼瑪到底是……?
總得來說,《阿尼瑪》是一個簡單的個人小品,沒有複雜宏觀的格局,但引人入勝。看完後不禁會好奇的是,阿尼瑪到底是什麼?結尾的那聲吶喊:「阿尼瑪,幫幫忙!!!!」又是什麼意思?
「阿尼瑪(anima)」是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一種原型,意指男性潛意識中女性的理想形象,同時也是他自身無意識潛藏的女性性格(好難懂,我也覺得),與男性相對的則有女性的阿尼瑪斯(animus),引伸意涵大約就是理想的樣貌;另一個解釋是拉丁文中「生命」、「靈魂」的意思。
回到這個表演,我想,阿尼瑪是演員心中的小女孩,是她的本真,也是她此刻渴望成為的樣態。
看起來很ㄎㄧㄤ的圖,是演員邊說開場白邊畫的「看起來很像公雞,但牠是魚」的魚!畫完這張圖就送給我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