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不經意發現_學校有螃蟹耶!和巨人老師一起找尋橫行的鐵甲武士_eco-eduction worksho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在生態池抓到螃蟹耶!」

同學們一看到巨人老師,很興奮的搶著跟巨人老師分享這個發現,說是今天中午看到螃蟹在生態池旁邊爬,那個誰誰誰很勇敢把螃蟹抓起來,先放在桶子裡裝起來,說著說著,有同學衝去拿桶子,要給巨人老師看螃蟹。

observe_水淺淺的不用多,讓螃蟹的肺部保持濕潤即可。

observe_水淺淺的不用多,讓螃蟹的肺部保持濕潤即可。

學校有螃蟹確實是新聞沒錯,乍聽之下,應該是鄉下學校才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桃源國小並不在鄉下,而是在復興崗捷運站旁,步行5分鐘就能走到,台北市發現螃蟹,對孩子們來說,真是一件新奇的事情。

「哇,這隻螃蟹很大耶!」桶子裡真的裝了一隻黑色螃蟹,從殼的兩側抓起來看,螃蟹比孩子的臉還要大 😆,全身黑黑亮亮 (亮應該是水反映出來的光澤),肚子 (腹部) 白白的,最特別地方,是螃蟹兩個大螯毛絨絨的,夾子和肚子一樣也是白色的,綜合這些外型特徵,孩子們發現的是日本絨螯蟹 Eriocheir japonica

observe_大螯上有絨毛是毛蟹的特徵,台灣西半部發現的都是日本絨螯蟹,花東地區的毛蟹則是台灣絨螯蟹 Platyeriocheir formosa。

observe_大螯上有絨毛是毛蟹的特徵,台灣西半部發現的都是日本絨螯蟹,花東地區的毛蟹則是台灣絨螯蟹 Platyeriocheir formosa。

為什麼學校裡有螃蟹?螃蟹應該是跟著溪流走才對,在學校發現螃蟹,表示學校裡有水,螃蟹應該是順著溪水而來,實際勘查校園水文,附近有條小溪,桃源溪從學校後方流進校園,溪水順著邊坡水渠 (小水溝) 流動,最後流入行政大樓底下的涵管,既然有天然的溪水流進校園,毛蟹應該是順著溪流來到桃源國小,意外現身。

螃蟹只有一隻嗎?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這些年如果就只有這麼一隻螃蟹,可能就真的是巧遇 (特例),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之前不曾關注過生態,不知道學校裡有螃蟹,在巨人老師和大家一起上生態課之後 (2018開始校園本位生態課程教學),大家才驚覺原來桃源國小校園生態十分精彩,課餘時間孩子們也會時時注意即時動態,一有新的發現便會和同學、和老師分享校園生態點滴。

observe_水裡躲了一隻螃蟹。

observe_水裡躲了一隻螃蟹。

observe_螃蟹背部紅褐色和底泥顏色相近,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牠。

observe_螃蟹背部紅褐色和底泥顏色相近,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牠。

發現螃蟹引起孩子們好奇,想知道還有沒有其他隻?於是,孩子們跟著巨人老師一起“追根究底”,找找看學校裡的水是從哪個地方流進來的?學校後面的圍牆有一處缺口,後山的桃源溪支流是從這個缺口流進桃源國小,小溪流也在這個缺口旁邊形成水窪。就是這麼剛好,今天找水的來源,水裡正躲了一隻大螃蟹,孩子們看到螃蟹非常興奮,在又想抓螃蟹,又怕被螃蟹夾的喧鬧中,總算把螃蟹抓起來,觀察外型,這隻也是日本絨螯蟹。

observe_孩子們看到螃蟹都很興奮,因為很多人從來沒看過野生螃蟹,更不曾想過學校就有。

observe_孩子們看到螃蟹都很興奮,因為很多人從來沒看過野生螃蟹,更不曾想過學校就有。

觀察是為了找答案,孩子們的疑問在實際觀察之後得到結果,看來桃源國小是毛蟹的休息站,有些毛蟹在回到河口產卵之前,順著溪流途經桃源國小被我們發現,發現的毛蟹不只一隻而已,表示這裡是毛蟹的棲息地,牠們自由的在這塊棲地生活,長大之後再回到河口繁衍下一代,在學校發現毛蟹,也表示附近毛蟹有一定的數量,我們才有機會看到牠們。

發現毛蟹也喚起資深老師的回憶,有老師說十多年前,在她剛來桃源國小的時候,夏天下大雨之後,常常看到毛蟹在操場上爬,後來有一年學校施作工程,把水引到別的地方去,之後就很少再看到毛蟹了。

observe_螃蟹習性屬雜食偏腐食,會吃死掉、腐敗的動物遺體,也會啃食腐果等,扮演重要的清除者角色。

observe_螃蟹習性屬雜食偏腐食,會吃死掉、腐敗的動物遺體,也會啃食腐果等,扮演重要的清除者角色。

老師的回憶很值得我們省思,為了避免淹水,工程處經常直接以水泥施作,興建水溝、涵管,將原本的水文路徑截斷,把水引去疏洪池,大大改變原有的環境生態特性,或許短時間可以看到成效,這裡不再淹水,但時間久了,這塊土地反而越來越乾,土壤孔隙、地表溫濕度等各項特性也跟著改變,進而衍生出更多的環境公害。

對孩子們來說,看到螃蟹很新奇、很好玩,然而,發現生物應該是常態,應該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才對,或許像我們剛才提到,過去人們不曾重視生態,忽略生態其實會對我們生活造成長遠且負面的影響,以螃蟹為例,如果我們保護環境,用友善的方式施作,讓螃蟹族群數量穩定,這些生物自然會幫環境清除所謂的廢棄物,讓養分重新回到環境裡,植物受益,環境受益,我們也跟著受益。

observe_孩子們看到螃蟹不再像大人一樣想到「吃」,而是會想知道這隻是公螃蟹還是母螃蟹,同學在放學前便把抓到的母螃蟹放回發現牠的地方。

observe_孩子們看到螃蟹不再像大人一樣想到「吃」,而是會想知道這隻是公螃蟹還是母螃蟹,同學在放學前便把抓到的母螃蟹放回發現牠的地方。

學校有螃蟹確實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孩子當下可能只是覺得有趣、好玩,但能因為發現螃蟹,在校園裡找螃蟹肯定會讓孩子深刻體會了解生態的意義,喜歡螃蟹,想保護螃蟹的想法將會留在孩子心中,期許孩子們長大之後,未來在做決策之前,曾經抓過螃蟹的經驗將會影響孩子思考,如同水的治理,或許考量螃蟹、考量生態便會有不同的治水思維,改變過去不盡理想的方式,納入新想法,受益的不會只有螃蟹而已,我們也能和這些生物,同住在自然、健康的土地。

課程地點:台北市桃源國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巨人老師/羅友徹的沙龍
25會員
36內容數
2023/09/15
新聞裡的外來生物已經在台灣有族群了,暫不討論所謂的危害及影響,先從發現牠開始,認識龍眼雞!
Thumbnail
2023/09/15
新聞裡的外來生物已經在台灣有族群了,暫不討論所謂的危害及影響,先從發現牠開始,認識龍眼雞!
Thumbnail
2023/07/29
水邊怎麼有個洞呢?居然有螃蟹躲在裡面!趕緊和巨人老師一起抓螃蟹,好玩還能長知識 😉
Thumbnail
2023/07/29
水邊怎麼有個洞呢?居然有螃蟹躲在裡面!趕緊和巨人老師一起抓螃蟹,好玩還能長知識 😉
Thumbnail
2023/07/08
要報名點燈課程嗎?先聽巨人老師分享點燈經驗,期待未來參加巨人老師的昆蟲夏令營隊,再來體驗點燈樂趣!
Thumbnail
2023/07/08
要報名點燈課程嗎?先聽巨人老師分享點燈經驗,期待未來參加巨人老師的昆蟲夏令營隊,再來體驗點燈樂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學校有螃蟹耶!」怎麼會有螃蟹爬進學校裡?牠從哪裡來?又要去哪裡?和巨人老師一起在桃源國小找螃蟹,一起認識螃蟹,用生態的角度思考保護螃蟹棲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學校有螃蟹耶!」怎麼會有螃蟹爬進學校裡?牠從哪裡來?又要去哪裡?和巨人老師一起在桃源國小找螃蟹,一起認識螃蟹,用生態的角度思考保護螃蟹棲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地上的柚子居然有鍬形蟲耶!快和巨人老師放水果陷阱,看能不能誘引更多的鍬形蟲!
Thumbnail
地上的柚子居然有鍬形蟲耶!快和巨人老師放水果陷阱,看能不能誘引更多的鍬形蟲!
Thumbnail
冬天也有昆蟲嗎?帶支小網子能撈到什麼?不多說,跟著巨人老師來趟水底撈,撈就對了!
Thumbnail
冬天也有昆蟲嗎?帶支小網子能撈到什麼?不多說,跟著巨人老師來趟水底撈,撈就對了!
Thumbnail
今天我的認知範圍又加廣了,因為我看到學生「徒手」活捉蟑螂!對!就是那個大隻蟑螂⋯⋯
Thumbnail
今天我的認知範圍又加廣了,因為我看到學生「徒手」活捉蟑螂!對!就是那個大隻蟑螂⋯⋯
Thumbnail
「公園有沒有蟬重要嗎?」 透過體驗課程,讓我們理解蟬如何幫我們選擇健康的居住環境。
Thumbnail
「公園有沒有蟬重要嗎?」 透過體驗課程,讓我們理解蟬如何幫我們選擇健康的居住環境。
Thumbnail
抓蟲一定要到很原始的地方嗎? 城市會有昆蟲嗎? 和巨人老師一起在城市抓蟲, 《昆蟲特務》夏令營, 建構竹北昆蟲生態資訊圖!
Thumbnail
抓蟲一定要到很原始的地方嗎? 城市會有昆蟲嗎? 和巨人老師一起在城市抓蟲, 《昆蟲特務》夏令營, 建構竹北昆蟲生態資訊圖!
Thumbnail
生態課只是一堂講座? 聽聽巨人老師如何讓非洲大蝸牛成為一套完整的教學課程, 更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理解外來種生物的危害與無奈!
Thumbnail
生態課只是一堂講座? 聽聽巨人老師如何讓非洲大蝸牛成為一套完整的教學課程, 更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理解外來種生物的危害與無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