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說的是哪國英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答案當然是日本國英語!

本文結束……(被踢飛🐱‍🏍)


咳咳,認真回答!

日本長久以來的歷史中,唯一國土被外國人佔領就發生在近代,二戰結束後的那段時期。佔領者也就是現在地球上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以上這兩點就註定現代日本人學習的英語肯定是美式英語。

答案雖說八九不離十,內情卻不是如此單純!

日本人大規模學習外語的歷史頗為長久,至少可追溯到1千餘年前。由於跟本文的相關性不多,簡單快速地說明一下。日本人首先學習了中文並將漢字化為日文,可參考拙作《日本人改造中文字的過程》。時間快轉到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實施閉關鎖國政策,唯有在長崎的出島一地允許荷蘭、中國商人前來通商貿易並交流外界情報。繼中文之後,學習荷蘭語是當時的國策之一,細節請參考拙作《日本人的第一外語是英語,英語之前呢?》。

荷蘭語的風潮過後,便是英語登場的時刻,因為大英帝國這個號稱“日不落帝國”正在這個時期崛起,崇拜強者的日本人開始改學英語。而現在的超級大國當時正忙著鞏固自家地盤,無暇在海外挑起事端,日本人此時還看不上美國,所學的英語肯定是英式英語。(話說,此時的美國英語應該還是非常接近英國本土英語,不像2022年現在,差異變大了。)

英式英語的發音可在日本人經常使用的外來語稍見端倪,Tomato、Water、Butter這些英語單詞在日語中多半使用外來語「トマト」「ウオーター」「バター」表達,看得懂片假名的朋友應該能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如果依照美式英語發音方式的片假名來表達這些英語單詞,會變成「トメイト」「ウォラー」「バラー」,原因在於美式英語經常省略「T」音。

再說到英語發音方面,日本人也比較偏向英式英語,這點毋寧說是受到日本人的母語限制。現代的日語發音天生沒有美國人那種捲舌音,因此美式英語的「R」音對絕大多數日本人來說是一大難關。日語50音中的「ら行」以羅馬拼音方式寫成「Ra行」,但我覺得這是便宜行事,實際上聽非專業播音員的日本人唸這行的5個字會發現更接近「La、Li、Lu、Le、Lo」(比較正確的說法,介於R和L之間的發音)因此日本人的英語發音“相對來說”比較靠近英式發音。

以上所述之外,基本上日本人的英語教育受美國的影響比較大。英語單字的拼寫也是採用美式,如「Center」「Color」「Organize」,而不是英式的「Centre」「Colour」「Organise」。另外翻閱目前就讀日本公立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的英語參考書也可以看出,他們目前不教音標,而是由美國外教直接唸出英語發音讓他們模仿。課本上可以看到雖然採用片假名標註英語發音,卻是盡可能以片假名去模仿英語發音,並不是直接以日本人自己使用的片假名外來語教導小學生。這段說明有點繞口,直接舉例說明或許比較容易明白,參考下列的課本截圖“potato”這個單字,日本人日常使用外來語的「ポテト」,而課本上改用「ポテイトウ」比較接近英語原來的發音。

raw-image

總結,大體來說,日本官方和民間採用的是美國式英語,只是礙於歷史源流和母語限制,發音方面比較偏向英國本土的英語。另外,近年來的英語教育正逐漸由啞巴英語改為口說英語。能否成功,或許日後可以由我家的範例得到驗證。(衷心希望能獲得成功!XD)

2022/09/28 posted.

原文連結日本幕後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元小科的沙龍
75會員
100內容數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元小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個人親身體驗,具體介紹日本公立小學的家長會內容以及特別規定。
Thumbnail
2025/04/23
個人親身體驗,具體介紹日本公立小學的家長會內容以及特別規定。
Thumbnail
2025/03/25
移居日本的外國人也可以擺路邊攤,提供另一種極低成本的創業思路。
Thumbnail
2025/03/25
移居日本的外國人也可以擺路邊攤,提供另一種極低成本的創業思路。
Thumbnail
2025/02/26
實際案例解說何謂“過度體貼的日本做法”
Thumbnail
2025/02/26
實際案例解說何謂“過度體貼的日本做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能交流,不過還有一點一直被爭論不休,那就是口音。 一樣都說英文,但全世界都有各種口音,因為英語大多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 但若是日語,爭論口音之前我想先介紹 日本的方言 日本各州各地區的方言據說可以分類成16種,以最常見的關東腔就是我們所說的標準日語....
Thumbnail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能交流,不過還有一點一直被爭論不休,那就是口音。 一樣都說英文,但全世界都有各種口音,因為英語大多為全世界通用的語言, 但若是日語,爭論口音之前我想先介紹 日本的方言 日本各州各地區的方言據說可以分類成16種,以最常見的關東腔就是我們所說的標準日語....
Thumbnail
日本的父母,在用愛心跟耐心,教子女「球棒」的英文時, 口中說出的,是 ㄅㄚ ㄉㄛˇ 筆下寫出的,是 B-A-T. 然後,在孩子的嘴巴裡,埋下了三顆不定時炸彈:
Thumbnail
日本的父母,在用愛心跟耐心,教子女「球棒」的英文時, 口中說出的,是 ㄅㄚ ㄉㄛˇ 筆下寫出的,是 B-A-T. 然後,在孩子的嘴巴裡,埋下了三顆不定時炸彈:
Thumbnail
世上有兩大語系:中文;英文。 有人這樣分:中文是數千個方塊字;英文是26個字母。 有人這樣分:中文用聲調決定意義;英文用重音決定意義。 我是這樣分:中文是視覺;英文是聽覺。 更痛快,就這樣分:中文是線條;英文是聲音。
Thumbnail
世上有兩大語系:中文;英文。 有人這樣分:中文是數千個方塊字;英文是26個字母。 有人這樣分:中文用聲調決定意義;英文用重音決定意義。 我是這樣分:中文是視覺;英文是聽覺。 更痛快,就這樣分:中文是線條;英文是聲音。
Thumbnail
  語言嵌入我們的生活,同樣的一句話就有不同的意思,像是「你好嗎」這樣的問候語,就有不同的感受,輕聲一點像是略過一樣的沒有多大的感覺,重聲一點反而像是給人不爽感,語言讓我們生活滋潤了不少,看看這整個世界的各種「方言」就可知,我們的語言有多麽舉足輕重,又多麼讓人產生各類的「誤解」。   即使我們說著中
Thumbnail
  語言嵌入我們的生活,同樣的一句話就有不同的意思,像是「你好嗎」這樣的問候語,就有不同的感受,輕聲一點像是略過一樣的沒有多大的感覺,重聲一點反而像是給人不爽感,語言讓我們生活滋潤了不少,看看這整個世界的各種「方言」就可知,我們的語言有多麽舉足輕重,又多麼讓人產生各類的「誤解」。   即使我們說著中
Thumbnail
日語是日本的國語。從音韻上看,它的特點是以母音結尾的開音節,在語法上屬於黏著語(agglutinative language)。 假名/「仮名(kana)」 假名是日本根據漢字創建的音節字符。通常指「平假名(hiragana)」和「片假名(katakana)」,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包括萬葉假名。 平
Thumbnail
日語是日本的國語。從音韻上看,它的特點是以母音結尾的開音節,在語法上屬於黏著語(agglutinative language)。 假名/「仮名(kana)」 假名是日本根據漢字創建的音節字符。通常指「平假名(hiragana)」和「片假名(katakana)」,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包括萬葉假名。 平
Thumbnail
作者舉了一個很趣味的例子。早年日本人的姓名大多只用漢字,因此有時候需要附上平假名幫助他人讀出正確的讀音。萬一在交換名片時,上面只寫漢字,就得問人:「請問您的名字怎麼念?」以免當眾出醜。這種奇特的現象,大概只會出現在日本這個國家了。
Thumbnail
作者舉了一個很趣味的例子。早年日本人的姓名大多只用漢字,因此有時候需要附上平假名幫助他人讀出正確的讀音。萬一在交換名片時,上面只寫漢字,就得問人:「請問您的名字怎麼念?」以免當眾出醜。這種奇特的現象,大概只會出現在日本這個國家了。
Thumbnail
1 學校的母語課,不只學「講」母語爾爾,猶有學寫字、羅馬拼音佮文化。 我的囝仔細漢時, 我共 "人因"in 講台語, 我足無閒, 定定袂記得講, "人因"in 真緊大漢, 只會曉講一點仔. 我感覺足遺憾。 2 有人講:「這馬攏國際化,毋免學台語啊!學台語無路用。」 「國際化」毋是按呢講喔! 3
Thumbnail
1 學校的母語課,不只學「講」母語爾爾,猶有學寫字、羅馬拼音佮文化。 我的囝仔細漢時, 我共 "人因"in 講台語, 我足無閒, 定定袂記得講, "人因"in 真緊大漢, 只會曉講一點仔. 我感覺足遺憾。 2 有人講:「這馬攏國際化,毋免學台語啊!學台語無路用。」 「國際化」毋是按呢講喔! 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