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亞洲協會紐約總部演講。談及中美關係時,王毅指出,任何合作都不可能創建在你輸我贏的基礎上,合作共贏不僅可能,也是必須。王毅同時強調,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中國願與美國展開更多和更好的合作。
9月2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至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與王毅舉行會談。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表示,布林肯向王毅強調,美國承諾在一個中國政策下,維持台海和平及穩定。布林肯亦指出,中美兩國需保持溝通渠道的開放、負責任管理雙方關係,美國願與中國在共同利益問題上合作。但與此同時,其再次表示華府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向王毅表明若中國援助俄羅斯出兵主權國家,可能會面臨的種種後果。
9月25日,布林肯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再度指出,其在與王毅會晤時,向對方表明了美方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決心和平解決分歧,堅持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亦深切關注中國嘗試改變現狀的行動。布林肯表示,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行動愈發激進,將對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威脅。
綜上所述,布林肯雖在一定程度上呼應了王毅的22日演講,表示願與中國在共同利益問題上合作,卻仍於言談間流露出強烈的不信任,包括警告中國不能在俄烏戰爭中軍援俄羅斯、將北京定義為「嘗試改變台海現狀」的一方等。簡言之,布林肯雖表現出合作意願,並強調中美要「負責任管理兩國關係」,卻仍難掩對華敵意。
而這般態度,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國政治精英的普遍立場,也折射了中美交惡的結構性根源:美國無法擺脱大國爭霸的世界觀,故會屢屢負面解讀中國的對外舉措與表態,導致雙方深陷敵意螺旋,中美關係由此持續下行。
中美認知分歧何來
綜觀美國近20年的對華政策,可以發現一個趨勢:伴隨「中國崛起」符碼漸強,美國的對華圍堵也同步上升,包括動員媒體狙擊「一帶一路」項目,稱其為新殖民主義、債務陷阱,或是對中國晶片祭出制裁等。而以上種種化繁為簡,體現出了美國潛意識裡的深層焦慮:自己的大國地位正被中國追趕。
與此同時,中國確實也在國力上升的過程中,展現出了「希望被承認」的渴望。但所謂「被承認」並不意味戰場上的物理輸贏,而是希望長期作為單極秩序核心的美國,能體認到國際格局的變化,從而調整與中國的互動方式,正視中國的新角色與國家地位,並對北京的核心利益與紅線有更清楚的認知,例如其在南海與台海的立場主張。
而在中美國力消長間,單極國際秩序確也有所鬆動,美國無法再如過往般,向全球各區提供軍事與經濟公共財,例如近年為了聚焦印太地區,美國只能持續撤出中東,導致了沙特的對美疏離與「多極化」外交,土耳其與伊朗則趁勢擴張大勢力範圍;2月24日後爆發的俄烏戰爭,更是嚴重衝擊了美國主導的後冷戰秩序。
在此氛圍下,美國對於中國希望的「承認」格外敏感,既無法以同理心看待,更要轉而維護自己在單極化秩序的領導地位。在其看來,即便北京毫無要求與動作,「中國崛起」本身便是對國際現狀的公然挑戰;而中國希望尋求美國「承認」的動作,則無疑是赤裸的戰略威脅。
然在北京的視野內,其無意創建排他性的政治秩序。以「一帶一路」為例,美國認為中國正在歐亞大陸上劃分勢力範圍,要輸出「紅色秩序」,孔子學院更被視作宣傳的第一前線;然對中國來說,「一帶一路」當然有加強對外關係的考量,但其主要目的仍是聚焦產品、供應鏈、工程項目等經濟場域,不論該國對華傾向為何,只要有合作空間,中國都會把握推進。但這不妨礙當事國維持與西方的政治、經濟互動,故歐盟國家可以參與「一帶一路」,北約成員亦然。
簡言之,美國在「被追趕」的恐懼下,視中美實力消長為零和博弈;中國則在「被承認」的渴望下,希望美國正視自己的存在,並視兩國關係為正和互動。而正是如此的認知分歧,導致了後續的戰略摩擦。
從烏克蘭到台海
對美國來說,「被追趕」的意識尚不至於讓其直接攻打中國,卻會誘發恐懼泥淖,並使其在影響力衰退的不安全感中,誤判中國的訊號與動作,最終在焦慮的情境下反覆發作:面對中美合作議題,美國採取防禦性姿態,無法真正與北京交流;面對競爭性強的戰略博弈場域,美國發動了多起凌厲攻勢,意圖先發制人。
以俄烏戰爭為例,中國自始便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維持了中立立場,不參與西方發起的一面倒對俄制裁,但也不軍援俄羅斯、不承認烏東兩「共和國」政權,未來同樣不會承認烏克蘭四地公投入俄的結果。但美國依舊形塑了「中國援俄」的輿論氛圍,欲將中俄打包為「邪惡軸心」,並意圖藉此事件鞏固對華包圍網。故布林肯即便毫無證據,仍要在與王毅會晤時「放話」:倘若中國在俄烏戰場上軍援俄羅斯,將會付出代價。
而對北京來說,其無法理解美國的咄咄逼人,不知「一帶一路」為何被視作「擴張主義」的表徵,並認為自己已經釋出極大善意,在俄烏戰爭上同樣維持了中立立場,為何始終無法換得美國的正面回饋?如此不解情緒,在過去多年受限兩國國力差距,中國無法直接對美反應;但伴隨近年中國發展格局步伐穩定前進,美國的戰略進逼不再無往不利,而是開始遭遇北京的強硬回擊。但這一態勢到反而加深了美國的「被追趕」恐慌,促使其發動下一波新攻勢。
其中,台海問題的「再冷戰化」便是最顯著的案例。近年來,美國為制衡中國,先是於奧巴馬(Barack Obama)時期出台了「亞太再平衡」戰略,又於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後,逐步加強在「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軍事部署;拜登(Joe Biden)更是延續了前人的對華戰略基調,視中國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並在實行對華包圍、軍事化「台灣牌」上,走得比特朗普走得更遠更極端。
而在此期間,北京亦逐步拉升回應態勢。例如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作佩羅西、裴洛西或波洛西)訪台後,解放軍便在「師出有名」下,實地演練了區域拒止,並讓導彈飛越台灣上空。而這一動作在中國看來雖已是「極度克制」的反應,卻無法讓美國真切感受到「紅線」的危險,並成為其炒作「中國威脅論」、動員盟友的新敘事。
綜觀近來的台海驚濤,美國雖屢屢表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反對單方改變現狀,實際上卻持續掏空「一中政策」,不僅拜登多次「技術性口誤」,表示要協防台灣,更開始修訂與表決《台灣政策法》,毫無疑問是有意改變台海現狀的「那一方」,卻又敢做不敢當,將台海不穩的責任全數推給北京。在此視角下,「佩洛西訪台」並非極端孤例,而視時代縮影。
從俄烏戰場到台海,中美互動的結構性困境短期難解,布林肯的表態雖不真誠,卻在身體力行間體現美國無法明說的戰略焦慮:美國感受到中國的追趕、單極化秩序的衰老,卻無法跳脱零和博弈的情境。故在可見未來內,即便中美難有全面大戰,恐也將在各場域持續摩擦。
原文發表網址:
20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