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布林肯與美國會上當嗎?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是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終於成功訪中,這也是五年以來,首位到中國訪問的美國高階官員。雖然外界對於布林肯訪中,多數不抱有太多期待,特別是在野的共和黨強列批評布林肯的中國行,是拜登政府向中國示弱。不過布林肯此行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與中國達成共識,建立溝通與控管的管道,避免美中兩國因誤判而擦槍走火,爆發戰爭。許多專精兩岸事務的智庫學者,也都認為雙方的溝通非常重要,如果兩國長期缺乏連繫管道,將是一件很危險的事。雖然這樣的論點有一定的道理,但卻暗藏著另外一個危機。

raw-image

所有熟悉國共內戰戰史的人都十分清楚,中國共產黨最擅長的戰術,就是談談打打,在情勢對自己有利時,攻勢凌利,窮追猛打,絕不留給對手生路,但在情勢對自己不利時,會立刻笑臉相向,鼓吹和平,以爭取喘息的時間。這種戰術十分有用,國民黨部隊原本佔有極大優勢,但每次中國共產黨處於劣勢時,就會鼓動輿論,要求停戰。此時安插在國民黨內部的間諜,同情中國共產黨的學者與知識份子,被買通的新聞媒體,常常群起響應,要求和平,讓國民黨政府被迫與中國共產黨談判,最後就在一次次談判中,喪失了所有的優勢。

等到中國共產黨已經擁有實力擊敗國民黨部隊時,就再也不願意談判,而那些同情共產黨,呼籲和平的學者、知識份子、新聞媒體,反而成為中國共產黨整肅的第一個目標,而國民黨內部的間諜,則露出自己的真實面目,一一投共。這就是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慘敗的關鍵因素,中國共產黨只在對自己有利時,會願意進行談判,而且談判的目的,永遠不是要和平,而是要爭取時間,壯大自己,尋找下一次擊敗對手的良機。甚至處理中國內部的社會問題時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政府會對民眾讓步,永遠只是先化解危機,一定會秋後算帳。

中國此時會願意與美國恢復溝通,絕不是因為拜登政府的努力,或中國共產黨政府幡然悔悟,想要擁抱和平。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目前受到美國與其盟邦的圍堵,在經濟與外交上遭遇到很大的困難,所以祭出緩兵之計,改採笑臉策略。其手法與目標很簡單,就是利用大家不想要戰爭的心態,釋出恢復溝通才能避免戰爭的誘餌,誘使美國坐下來談判,並在談判的過程中,要求美國作出讓步,比如放鬆對高科技產業的圍堵,減輕貿易戰上的制裁,而中國則給予空洞的和平承諾,暫時收斂軍事恫嚇。

中國的這種緩兵之計,除了可以化解美國的敵意,更重要的是可以裂解美國所組成的圍堵線。畢竟美國自己都放鬆對中國的制裁與圍堵,將沒有立場要求盟邦繼續維持強硬的立場。中國可以利用經濟利益與龐大的市場為誘餌,慢慢裂解這個聯盟。特別是歐洲本來就想要置身事外,法國總統馬克宏在訪問中國以後的那些發言,並不是偶然,是因為俄烏戰爭爆發,才暫時讓歐洲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但這樣的情況能維持多久時間,其實難以預測。如果美國自己先放鬆圍堵,歐洲各國一定會馬上跟進。

特別是中國正在全力遊說,想要通過被歐洲議會阻擋的中歐投資協議,如果中國最後成功,那未來歐洲的經濟將更依賴中國,不只中國可以從歐洲獲得被封鎖的高科技技術,中國的經濟也將不會那麼依賴美、日等國,這將削弱美國再次發動貿易戰的殺傷力。這也是談談打打這種戰術最厲害的地方,每一次中國共產黨挑戰失敗後,暫時以和談來爭取時間,都能快速改善自己的弱點,在下一捲土重來時,準備的更充足,變的更強大。遲早有一天,中國共產黨會挑戰成功,到時候中國共產黨絕不會再談判,而是趕盡殺絕,一舉消滅對手。

中國共產黨其實非常輕視民主制度,習近平過去的一些發言,都透露了這樣的心態。而在某種程度上,習近平是對的,因為在民主選舉的制度下,政府會定期改選,常造成政策不連貫,前後任政府可能有南轅北轍的政策方向。中國的談談打打策略,能以拖待變,在遇到比較強硬的對手時,笑臉相向,而遇到比較軟弱或在外交國防事務上比較生嫩的對手時,軟土深掘。而且民選政府還受制於國會與社會輿論,當有更重大的事件爆發時,公眾關心的焦點往往會被轉移,此時就是中國共產黨所等待的良機了。

沒有人希望戰爭,布林肯到中國去,想透過溝通來降低緊張關係的努力,也不能說一定沒有效果。但如果美國這次上當了,那很可能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圍堵網崩解,也喪失了制敵機先的良機,等到中國爭取到時間,變的更強大之時,美國很可能已經不是中國的對手了,或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再度扼止中國的野心。布林肯的中國行,很可能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首相張伯倫一樣,不是為世界爭取到和平,而是為納粹爭取到寶貴的時間。這絕不是杞人憂天,因為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慘敗,就是前車之鑑。

美國不是不能與中國建立溝通管道以控管衝突,但正確的作法,是不要相信中國空洞的和平承諾,輕易放鬆制裁與圍堵的手段。反而應該要利用中國笑臉相向的這段寶貴時間,全力備戰,武裝盟友,持續加強嚇阻能力。展現出美國並沒有放鬆緊戒的態度。中國共產黨是個只膺服實力的組織,只有美國與其盟邦展現出強大的嚇阻力,持續地在各方面不斷施壓,讓中國左支右絀,才能阻止中國共產黨政府發動侵略戰爭。其實越南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系出同源,也採用過相同的戰術,美國在越戰中已失敗過一次,這次不應該再重蹈覆轍。

不要相信共產黨的保證,那都是謊言,歷史上早就證明過太多次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2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日前美、中兩國利用亞太經合會在美國舉辦的機會,進行了場邊高鋒會,習近平與拜登在兩國關係最低盪時見面,希望減緩目前的緊張關係。拜登此舉當然與接下來要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有關,而習近平則希望挽回正大舉從中國出逃的外資。在雙方都有和談的意願下,這場拜習會雖然沒有達成什麼具體的重大成果,但......
Thumbnail
日前美、中兩國利用亞太經合會在美國舉辦的機會,進行了場邊高鋒會,習近平與拜登在兩國關係最低盪時見面,希望減緩目前的緊張關係。拜登此舉當然與接下來要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有關,而習近平則希望挽回正大舉從中國出逃的外資。在雙方都有和談的意願下,這場拜習會雖然沒有達成什麼具體的重大成果,但......
Thumbnail
是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終於成功訪中,這也是五年以來,首位到中國訪問的美國高階官員。雖然外界對於布林肯訪中,多數不抱有太多期待,特別是在野的共和黨強列批評布林肯的中國行,是拜登政府向中國示弱。不過布林肯此行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與中國達成共識,建立溝通與控管的管道,避免美中兩國因誤判而擦槍走火,爆發戰爭..
Thumbnail
是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終於成功訪中,這也是五年以來,首位到中國訪問的美國高階官員。雖然外界對於布林肯訪中,多數不抱有太多期待,特別是在野的共和黨強列批評布林肯的中國行,是拜登政府向中國示弱。不過布林肯此行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與中國達成共識,建立溝通與控管的管道,避免美中兩國因誤判而擦槍走火,爆發戰爭..
Thumbnail
9月2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亞洲協會紐約總部演講。談及中美關係時,王毅指出,任何合作都不可能創建在你輸我贏的基礎上,合作共贏不僅可能,也是必須。王毅同時強調,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中國願與美國展開更多和更好的合作。
Thumbnail
9月2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亞洲協會紐約總部演講。談及中美關係時,王毅指出,任何合作都不可能創建在你輸我贏的基礎上,合作共贏不僅可能,也是必須。王毅同時強調,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中國願與美國展開更多和更好的合作。
Thumbnail
7月26日,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在天津與中國副外長謝鋒進行超過4小時的會談,後又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 此次會晤被外界視作「習拜會」前哨站,在中美博弈的風雲變幻下,乘載了溝通與磋商的可能意願。然就會談發展觀之,中美的分歧壓力依舊存在。謝鋒直指美方所謂「競爭、合作、對抗」
Thumbnail
7月26日,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在天津與中國副外長謝鋒進行超過4小時的會談,後又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 此次會晤被外界視作「習拜會」前哨站,在中美博弈的風雲變幻下,乘載了溝通與磋商的可能意願。然就會談發展觀之,中美的分歧壓力依舊存在。謝鋒直指美方所謂「競爭、合作、對抗」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Thumbnail
中共在阿拉斯加中美雙邊會談上的表現,是政治戲劇、宣傳工作和霸權主義的混合體。無論美國官員說什麼,兩名中共官員都會走入阿拉斯加會場發動一場「舌戰」。這篇分析首次發佈是在3月23日「透視中國」會員專屬的中國時事週報中。 
Thumbnail
中共在阿拉斯加中美雙邊會談上的表現,是政治戲劇、宣傳工作和霸權主義的混合體。無論美國官員說什麼,兩名中共官員都會走入阿拉斯加會場發動一場「舌戰」。這篇分析首次發佈是在3月23日「透視中國」會員專屬的中國時事週報中。 
Thumbnail
拜登政府與北京當局的首次高層對話於3月19日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結束,針對本次雙邊對話的發展與對兩岸關係可能之影響,國民黨大陸事務部進行觀察並提出分析。
Thumbnail
拜登政府與北京當局的首次高層對話於3月19日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結束,針對本次雙邊對話的發展與對兩岸關係可能之影響,國民黨大陸事務部進行觀察並提出分析。
Thumbnail
美國和中國的外交高層對談太驚人,還是在全球記者的鏡頭前。連結裡是公開對話的全記錄,非節錄。相信不會有幾個人讀完,容我簡化編譯後,把話中話再傳譯出來:
Thumbnail
美國和中國的外交高層對談太驚人,還是在全球記者的鏡頭前。連結裡是公開對話的全記錄,非節錄。相信不會有幾個人讀完,容我簡化編譯後,把話中話再傳譯出來:
Thumbnail
我們認為拜登-哈里斯政府下的中美關係未來有三種可能的前景。
Thumbnail
我們認為拜登-哈里斯政府下的中美關係未來有三種可能的前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