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以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最為人熟知的創作為例:《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屆今,全球的票房超過32億美元,已不僅是百老匯最賺錢的秀,也是史上最成功的娛樂表演(公視新聞網,2021)。以本論文前述歸納,最為成功的舞台作品,它《歌劇魅影》,確切是「魔幻寫實主義」作品!其故事背景設定在1880年代的巴黎歌劇院,戲裡呈現歌劇院建築底下的湖泊、而這座湖泊在真實的歌劇院底下切切實實存在:
1861年夏天,這片廣場上的歌劇院建築開始開工,但加尼埃過人的精力與獨創的巧思,很快便受到了考驗。初期開挖發現基地下面有條地下溪流,會把土壤沖刷成泥漿,無法穩固地基,必須馬上找到解決的施工方法。為了讓被水滲透的地下土壤變得乾燥,約莫有八個月的時間,必須同時動用八具大型蒸氣幫浦日夜不停抽水,當地的居民則被噪音吵得快要發瘋!就這樣把水位降到夠低之後,再鋪設用瀝青封上的雙層混凝土地基,以抵抗水份的滲入。降低的水面仍舊被保留於地底深處,於是就在舞台下方,黑暗的第五層地下層被創造了一個湖泊。這種特殊的含水基腳反而變成了一個特色,湖泊的水可以提供給舞台的水力機械來運用。直到今天湖泊仍然存在……
上述文字出自於《歌劇魅影首演精華典藏》(余欲弟,王世強 譯,2006)。書中並且另述戲中最關鍵的水晶燈墜落事件是1896年的真實事件,這個恐怖的意外是當時報紙上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而「魅影」並不確有其事與其人,他的創造者是由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y)在1896年水晶燈墜落事件後創作的小說作品,然後到了二十世紀後葉,才被許多劇作家詮釋,最出名當推安德魯・洛伊・韋伯1986年推出由倫敦首演的《歌劇魅影》。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於2006年出版的《歌劇魅影:解讀面具與歌劇背後的魔幻世界》文中描述:
韋伯是個輕度的「缺陷天才」,一方面他有過人的才華,一方面也有不如人的地方。他從小多才多藝,熱愛文學、語文、數理、歷史和音樂,父母讓他學小提琴、法國號、鋼琴,但他從不喜歡規規矩矩學習,所有正經的音樂教學法則,對韋伯通通無效。他喜歡創作,不耐煩彈奏練習曲,寧可演奏自己的即興作品,如此一來,自然無法在正統音樂體系出人頭地。
「魅影」是戴著面具的,面具底下是醜惡的面孔。從寫實的巴黎歌劇院地下水道到虛幻的魅影、從真實的水晶吊燈墜落事件到創作者自卑心理與角色鏡射呼應,《歌劇魅影》自然是魔幻寫實戲劇的佳作。1986年此劇於倫敦首演,距離巴黎歌劇院動土時已跨越百年,以當代的創作媒材仿古,應是許多現代戲劇必須的手段。《歌劇魅影 》「地下宮殿」一幕,據工作人員透露,僅這一場景就用到了250公斤的乾冰,6台乾冰機製造煙霧效果;280多顆蠟燭,每顆蠟燭上有兩個LED小燈交替閃爍營造出若隱若現地燭光;更有遠程遙控操縱著小船和若干立式燭台在舞台上按照軌道運行(新浪娛樂,2015)。無論是晦暗真實的地下宮殿暗示主角心理的華麗自卑;抑或是面具底下的缺陷天才,魔幻與寫實,在戲劇演出裡,是慣常二元對峙的交互對話,彼此呼應而模糊輪替。然而,這些高技術能量的組合,早已然脫離1861年歌劇院興建的基礎甚多,因以創造的魔幻更多。《歌劇魅影》的商業表演,裡面包含寫實與魔幻如何彼此互生,即是越來越精進的影視劇關於視覺設計上、創作系統中,亦越來越慣常的二元循環。例如,人們看到的燭火是LED燈、但人們並不會質疑LED存在的荒謬。
如前述章節:「心理戲劇」之貌視《歌劇魅影》即可說,面具,缺陷與完美的中介(楊忠衡、邱瑗,2006)。藉著隱形、被形塑的中介軸線,魔幻寫實是魔幻與寫實自置二元而不斷對立與交換的結果,此種二元性、在居間游移,也是最終闡述創作系統的過程游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