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女子圖鑑》學不來的六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北女子圖鑑》這陣子真的是狠狠的賺了一波流量,前三集就能讓人看得火冒三丈,讓我忍不住在看完後,去翻了原著《東京女子圖鑑》與中國的《北京女子圖鑑》來了解到底為何整部作品會與質感兩個字相差甚遠。

花了一個週末我才了解,有些東西,真的是《台北女子圖鑑》沒學到,甚至是學不來的。

raw-image

1.城鄉差距

在《台北女子圖鑑》中,劇情與角色一直不斷強調來到台北的生活會變得多采多姿,台北人較為冷漠,台南人愛吃甜等刻板印象,拉大了台灣的城鄉差距現象,實際上,台灣的城鄉差距與日本比起來幾乎是小巫見大巫。

原作《東京女子圖鑑》的主角齋藤綾本是出身秋田縣,跑到東京從事時尚產業。秋田本身是日本的水稻產地之一,以農業為主要產業,外銷品主要有日本酒與農產品,且大多是傳統釀造法,機械化程度偏低,在秋田別說時尚了,能在商店買到東京的過季商品都是件稀奇的事。

但仔細看林怡姍來到台北後從事的產業,美妝企劃、客服這些工作在台南市有那麼稀少嗎?要不要把林怡姍設計成雲林人還比較能說服人一點?(我們雲林企劃工作倒是真的蠻少的…...)

raw-image

2. 強調地區特色

《東京女子圖鑑》時常在日常處展現地區差異,像是東京的小巷多,高樓建設外觀相近,巷弄錯綜複雜,在強調東京街頭時尚的同時,也透露了東京人生活的不容易,秋田雖然生活機能沒東京便捷,但車輛少,生活步調慢,周遭都是平房。不去採用刻意捧高或是貶低的做法,讓觀眾能真實地去了解不同地區的當地特色與生活步調。

相較起來,林怡姍到台北後的夜生活幾乎都跟酒吧和KTV綁在一起,真要展現台北的特色的話,就給我把惱人的單行道放進去啊!即便確實透露了台北的高房價,但永康一坪也是要40萬起跳,撇開捷運,生活機能完全不輸中永和,當地特色酒吧超多,還是說當Bar Home是吃素的是不是?不斷強調台北的夜生活,是否真的有必要?我抱持懷疑。

raw-image

3. 推翻刻板印象

相較《台北女子圖鑑》強調台北人冷漠,台南人愛吃甜,《東京女子圖鑑》時常藉由他人之口,推翻大眾對於各種事物的刻板印象,東京一定比較好?到大城市就能一帆風順?東京人不會到鄉下?品牌企劃一定都穿著時尚?這樣的刻板印象都在劇情中被一個個推翻掉,也讓觀眾能用更多客觀的角度去思考畫面與對白傳達的含義,尤其是打破第四面牆的巧思,更給整部作品更開闊的視角去做切入。

不刻意強調好壞,而是將不同的選擇一筆帶過,這是台北女子圖鑑所欠缺的細膩。

raw-image

4.不刻意凸顯鄉下人的自卑

我自己在看《台北女子圖鑑》時,看到六月劈頭問林怡姍是不是台北人,暗示她自己能來面試是因為人脈關係,以及批評林怡姍的妝容時,老實說有點令人錯愕,這麼直接的表達方式,似乎與該劇想強調的質感有些不同。

此外常被詬病的是林怡姍的母親那句家裡附近的大學隨便念一念就好,暗指成大,還有明明是台南第一大區,卻講得像偏鄉一樣,真要如此,可以把女主角設計成白河人或是七股人嗎?至少魚塭真的能在當地拍一下。

與之對比,齋藤綾在東京面試時訴說著自己有著三箱家庭相冊,踩著高跟鞋走過南青山、吉祥寺、三軒茶屋,透露的是自己對東京的不熟悉。此外也透過同事間對於自己夜生活、居住地等自滿的情緒,反映了非東京人對於自己的一股自卑與苦惱,雖然不特別明講,但實際上原著《東京女子圖鑑》確實也將鄉下人的自卑這一元素包裝在劇中,差別只是《台北女子圖鑑》的方式簡單暴力,原作《東京女子圖鑑》則包裝在細節裡,感受度天差地遠。

另外,我實在忍不住吐槽,齋藤綾在東京想考的大學分別是御茶水女子大學(過去日本國內最好的女子大學,2016年全國排名約20名)與橫濱國立大學(全國排名23,AA級),都是偏差值60%以上的學校,當地大學秋田大學卻是日本全國排名100名上下的大學,偏差值除了醫學系外幾乎都在40%上下徘徊,這樣的大學等級的對比對照台大與成大,到底是誰看不起誰呢?

raw-image

5.孤獨感

相較於在台北有家人,有朋友的林怡姍,齋藤綾是孤身前往東京,在人際交流上,更需要在初期去獨自面對甩鍋,交友,選邊站的過程,且在遇到選擇時,也有更多獨自判斷的部分,突顯角色純樸的性格。

反觀林怡姍,因為有家人朋友在身邊幫助他的緣故,在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反而是聽從朋友的建議去做判斷與衡量,導致缺少獨自打拼的寂寞感,但這股寂寞,恰恰是作品本身更能引起代入感的橋樑。

然後真的拜託,其實在台灣做品牌沒有那麼多時間下班去喝酒唱歌,回家躺在床上隔天能被鬧鐘叫醒就不錯了,按照林怡姍在台北租8000雅房都嫌貴,吃飯還要巫建和做便當省錢的經濟條件,除非王柏傑是她乾爹,不然是真的沒那麼多錢喝酒開房間,換成罐裝啤酒與小房間內的床可能更真實一點。

raw-image

6.合理的尊重性

《台北女子圖鑑》上映以來,整部作品炎上程度超乎想像,如果以逆勢行銷來說確實創造了龐大的話題與流量,當然代價就是編劇與製作團隊被罵的狗血淋頭,但我還是希望大家理性思考一下。

在影視產業中,編劇永遠不會是甲方,對於劇情的刪改,台詞的調整,人物的設定,永遠是沒有決定權的那一個,否則堅持己見的想法,有可能就是面臨撤資或是拿不到編劇費的情況,說實話,真的十分無奈。

在《台北女子圖鑑》的背後,我們該思考的不應是為何台北人被寫得如此刻薄,台南人被詆毀的如此偏頗,而是在這個產業中,對於專業,是不是沒得到應有的尊重?錢的威力永遠超乎想像,而很多人都只是這片血海當中的墊腳石罷了。

raw-image
raw-image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王的沙龍
47會員
220內容數
一些我對比賽的看法或是足球雜談 歡迎球迷交流
老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3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由吉高由里子與向井里等人主演,明面上似乎是講述日本高壓下有些反人性的職場文化,側面卻著重描寫了工作對於各個世代各自代表的意義。 ✍️EP.1【工作是什麼?】 ✍️EP.2【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EP.3【日本男性的悲哀】 ✍️EP.4【生活不等於工作,但工作需要等於生活】
Thumbnail
2023/11/23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由吉高由里子與向井里等人主演,明面上似乎是講述日本高壓下有些反人性的職場文化,側面卻著重描寫了工作對於各個世代各自代表的意義。 ✍️EP.1【工作是什麼?】 ✍️EP.2【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EP.3【日本男性的悲哀】 ✍️EP.4【生活不等於工作,但工作需要等於生活】
Thumbnail
2023/08/04
探討愛情,一直是各類影視作品長年來熱愛創作,也廣受觀眾喜愛的題材。 無論是《六人行》或是《追愛總動員》,都讓我們看到了有關於愛情不同的模樣,而《Love》這部作品,以最真實的約會交往為主題,創作出短短三季,卻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即便放到現今來看,當中都有許多值得探討與借鑑的觀點。
Thumbnail
2023/08/04
探討愛情,一直是各類影視作品長年來熱愛創作,也廣受觀眾喜愛的題材。 無論是《六人行》或是《追愛總動員》,都讓我們看到了有關於愛情不同的模樣,而《Love》這部作品,以最真實的約會交往為主題,創作出短短三季,卻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即便放到現今來看,當中都有許多值得探討與借鑑的觀點。
Thumbnail
2023/07/27
青春度滿點的校園作品一直是我放鬆時的好選擇之一,而最近意外發現的《好想做一次》不僅結合了美國高中生青春、瘋狂又熱愛自由,展現自我的特點,同時也觸碰了家庭關係、宗教認知、自我探討與PTSD、酷兒等議題,內容之豐富,節奏之明快,絕對是我個人會推薦的校園生活類喜劇類型。
Thumbnail
2023/07/27
青春度滿點的校園作品一直是我放鬆時的好選擇之一,而最近意外發現的《好想做一次》不僅結合了美國高中生青春、瘋狂又熱愛自由,展現自我的特點,同時也觸碰了家庭關係、宗教認知、自我探討與PTSD、酷兒等議題,內容之豐富,節奏之明快,絕對是我個人會推薦的校園生活類喜劇類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最近引發討論熱潮的《台北女子圖鑑》,主要是描述出生台南永康的女主角來到台北後的職場跟感情生活,自首播後即受到台南人猛烈地批評,認為劇中充滿了對台南人錯誤的刻板印象。相反的,面對劇中台北人展現的虛榮、現實、交友複雜、自我中心等等負面特質,台北人大多是一笑置之。我們不但習慣被這樣描述,也接受這樣的側寫
Thumbnail
最近引發討論熱潮的《台北女子圖鑑》,主要是描述出生台南永康的女主角來到台北後的職場跟感情生活,自首播後即受到台南人猛烈地批評,認為劇中充滿了對台南人錯誤的刻板印象。相反的,面對劇中台北人展現的虛榮、現實、交友複雜、自我中心等等負面特質,台北人大多是一笑置之。我們不但習慣被這樣描述,也接受這樣的側寫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引發高度討論的「女子圖鑑」系列電視劇,除了正在上演的「台北女子圖鑑」外,我已經將其它三部看完了。有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引發高度討論的「女子圖鑑」系列電視劇,除了正在上演的「台北女子圖鑑」外,我已經將其它三部看完了。有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而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的台北女生,是我不熟悉的那種。在看這部劇有種感覺,它呈現的觀點如對台北的感覺(台北令人心碎、台北人很冷漠)、街景的呈現(台北101、西門町)、愛情關係的處理(一個又一個男性伴侶),不像是以台北女生的視角出發,而是以「一個非台北女生的角色」在看台北女生。
Thumbnail
而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的台北女生,是我不熟悉的那種。在看這部劇有種感覺,它呈現的觀點如對台北的感覺(台北令人心碎、台北人很冷漠)、街景的呈現(台北101、西門町)、愛情關係的處理(一個又一個男性伴侶),不像是以台北女生的視角出發,而是以「一個非台北女生的角色」在看台北女生。
Thumbnail
這禮拜看到第五集,我可以說我是喜歡這部劇的。撇除掉是否失真、帶有偏見,這裡我想引用老高講過的一段話:「我覺得不需要太去介意影片本身是真是假,關鍵在於內容本身是否能帶來啟發性。」作為一個從有記憶以來就沒離開過台北的女子,我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看到了我作為一個台北女子成長至今經歷過的各種面貌⋯⋯
Thumbnail
這禮拜看到第五集,我可以說我是喜歡這部劇的。撇除掉是否失真、帶有偏見,這裡我想引用老高講過的一段話:「我覺得不需要太去介意影片本身是真是假,關鍵在於內容本身是否能帶來啟發性。」作為一個從有記憶以來就沒離開過台北的女子,我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看到了我作為一個台北女子成長至今經歷過的各種面貌⋯⋯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東京女子圖鑑》,覺得這戲充滿了銅臭味、三觀不正,到底好看在哪?如今重看,卻看得津津有味。或許這幾年,我從非黑即白的好惡,變成能容納更多的不完美與真實。
Thumbnail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東京女子圖鑑》,覺得這戲充滿了銅臭味、三觀不正,到底好看在哪?如今重看,卻看得津津有味。或許這幾年,我從非黑即白的好惡,變成能容納更多的不完美與真實。
Thumbnail
《台北女子圖鑑》這陣子真的是狠狠的賺了一波流量,讓我忍不住在看完後,去翻了原著來了解到底為何整部作品會與質感兩個字相差甚遠。我才了解,有些東西,真的是《台北女子圖鑑》學不來的。 1.城鄉差距 2. 強調地區特色 3. 推翻刻板印象 4.不刻意凸顯鄉下人的自卑 5.孤獨感 6.合理的尊重性
Thumbnail
《台北女子圖鑑》這陣子真的是狠狠的賺了一波流量,讓我忍不住在看完後,去翻了原著來了解到底為何整部作品會與質感兩個字相差甚遠。我才了解,有些東西,真的是《台北女子圖鑑》學不來的。 1.城鄉差距 2. 強調地區特色 3. 推翻刻板印象 4.不刻意凸顯鄉下人的自卑 5.孤獨感 6.合理的尊重性
Thumbnail
網路聲量實在太大的《台北女子圖鑑》,忍不住想加入流行話題,嗑完三集後不覺得有像網友嚴重反感的城鄉差距,這麼多《台南永康到台北永康》批評韃伐而掀起的論戰,我真的不懂這有什麼必要?
Thumbnail
網路聲量實在太大的《台北女子圖鑑》,忍不住想加入流行話題,嗑完三集後不覺得有像網友嚴重反感的城鄉差距,這麼多《台南永康到台北永康》批評韃伐而掀起的論戰,我真的不懂這有什麼必要?
Thumbnail
最近一直被《台北女子圖鑑》的負評言論洗版,看到各種嘲諷梗圖與酸文火力全開,想說大家都說了那麼多缺點,我也沒打算去追看。不過今天公司剛好同事在討論這部戲的負評時,有個同事出面幫這齣戲說話,認為或許有人真的是這樣八拉八拉,覺得這些評價對這齣戲不公平。
Thumbnail
最近一直被《台北女子圖鑑》的負評言論洗版,看到各種嘲諷梗圖與酸文火力全開,想說大家都說了那麼多缺點,我也沒打算去追看。不過今天公司剛好同事在討論這部戲的負評時,有個同事出面幫這齣戲說話,認為或許有人真的是這樣八拉八拉,覺得這些評價對這齣戲不公平。
Thumbnail
追夢女子實踐之路,路上免不了要說幾句:「哇~這裡好美噢~這裡的人感覺好厲害喔~嗚嗚~這裡好可怕喔~怎麼會這樣~我以為不是這樣~我以為是那樣~」 《台北女子評鑑》好不好看?女主角活在自己世界裡,中文又不好,像個外國人只會說:哇這好美!哇這好大!哇這是台北!每一集80%循環,外加一堆台北地標特寫。
Thumbnail
追夢女子實踐之路,路上免不了要說幾句:「哇~這裡好美噢~這裡的人感覺好厲害喔~嗚嗚~這裡好可怕喔~怎麼會這樣~我以為不是這樣~我以為是那樣~」 《台北女子評鑑》好不好看?女主角活在自己世界裡,中文又不好,像個外國人只會說:哇這好美!哇這好大!哇這是台北!每一集80%循環,外加一堆台北地標特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