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女子看《台北女子圖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禮拜看到第五集,我可以說我是喜歡這部劇的。撇除掉是否失真、帶有偏見,這裡我想引用老高(Yes,就是YouTuber老高)講過的一段話:

我覺得不需要太去介意影片本身是真是假,
關鍵在於內容本身是否能帶來啟發性。


《台北女子圖鑑》劇照 © Disney+

《台北女子圖鑑》劇照 © Disney+


作為一個從有記憶以來就沒離開過台北的女子,我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看到了我作為一個台北女子成長至今經歷過的各種面貌。朋友和我說網友都說拍的不真實,我說我反倒覺得有點太真實了。




偏見真實存在


這就是台北的一部分啊。覺得台南人吃很甜、同學說過年回南部=回鄉下,台北人敢說自己從來沒有類似的刻板印象過嗎?也許之後認識來自台南的朋友,或有機會到南部長住一段時間,會破除迷思,但在還沒有機會深入了解前,都只有書上片面讀到的、或短暫旅遊的印象。

我以前也有個莫名偏見,覺得高雄緯度低,所以高雄人應該很黑。結果大學有個高雄學妹超白超美,我就知道了,「啊,原來高雄人是最白的不一定很黑。」有誤會才有接下來互相理解的機會嘛。

刻板印象真實存在,至少我從小到大經歷過很多類似的偏見導正,沒有真實的把這個議題拍攝出來,大家可以有機會熱烈討論,進而更認識彼此嗎?還是這個議題就永遠藏於表面的禮貌之下,假裝大家都不需要溝通就可以完全接納彼此了,但其實內心依然抱持著誤解呢?

以結果論,我真的是因為這部劇掀起的熱議才知道台南永康是很繁華的城市。台北人有部分如我,就真的很無知呀。


去了台南也只知道東西好好吃的女子 © Ann

去了台南也只知道東西好好吃的女子 © Ann





誰沒有經歷過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感情


片中另一大槽點是女主角林怡姍的感情線:太容易就在一起&上床、簡訊分手雙標、未來目標不同怎麼會在一起那麼久、一直在做愛blabla...... 我就問,仔細想想過去的自己,有沒有被家人朋友說過「妳怎麼會跟他在一起?」」


喝醉亂跑還醉倒在人家店裡,不知道在幹嘛+1  © Disney+

喝醉亂跑還醉倒在人家店裡,不知道在幹嘛+1 © Disney+


失戀再度喝醉,連對方名字都不知道就給人家親下去,不知道在幹嘛+2  © Disney+

失戀再度喝醉,連對方名字都不知道就給人家親下去,不知道在幹嘛+2 © Disney+


年輕的時候,談戀愛就一個字,瞎。


只是感情的事,當局者迷,自己看不見自己有多瞎。「覺得不討厭,就在一起看看呀。」「他很照顧我,人生地不熟有個人照應嘛。」「他有老婆了,但還是情不自禁愛上了⋯」最好一開始廣大女性就超級獨立自主超懂自己要什麼,我唸書時就曾因為有個男生說在一起的話每天買摩斯鱈魚堡給我當早餐而跟他在一起,堪稱最瞎代表!我還因此胖了3公斤!(畢竟鱈魚堡是無辜的嘛。)

關於情慾比重是否太重,情慾本身就是愛情中至關重要的部分,甚至對有些人來說是絕大部分,也由此區別於友誼之愛。性的享受程度,慾望的強烈程度,真真實實反映出雙方的愛和關係,甚至可以從中看出這個人是怎樣的人。怡珊在不同情慾場景中呈現的面貌是不同的,如果看不到這點,單純只看到性本身,我覺得是有點可惜的。

也許整部播完,再寫一篇比較完整的討論感情吧。


只是想表達石頭在劇中真的男人味爆表 © Disney+

只是想表達石頭在劇中真的男人味爆表 © Disney+




我希望台北永遠不要被定義


台北就是什麼都會發生,什麼都有可能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離鄉背井來台北,我遇過很多中南部來台北的朋友跟我說,因為台北有比較多機會

機會是什麼?就是希望,一個無法想像會發生什麼事的路,一個不確定、未發生、未被定義的未來,他們就是為了這個來台北的,不想要可以想像得到的未來。但現在輿論又想要框架住關於台北或台南的想像,是無法正視陰暗面嗎,或是在意社會道德評判眼光?總之我覺得這是十分矛盾的地方。

你不可能來台北遇到所有人都一開始就知道台南永康很繁華;完全沒經驗沒準備甚至不懂該領域就去面試,還錄取被公司重用的人,就是我;拿你家鄉開玩笑的上司,在職場中不少見;高跟鞋走到斷掉,我有過;台北永康街走一圈,看看錢包,為了省錢最後只吃了蔥抓餅,要不要加蛋還想半天,也是我;叫房東房東先生,也是我。這些,都是我經歷過的,你沒有過,你不是這樣,不代表在台北生活的其他人,都不是這樣吧。

同樣的,片中我沒經歷過的劇情,我也不會反駁說台北人才不是這樣!我只是我,林怡姍只是林怡姍,每個人也都只是他們自己。「台北也是有這樣生活的人呢。」就只是這樣想而已,因為我看見的台北,只是我看見的,一定不是全貌。

況且說真的,怎麼可能有「一個」人,就那「一個」女子,可以代表台北的全部?


《台北女子圖鑑》劇照 © Disney+

《台北女子圖鑑》劇照 © Disney+


台北人的我,不覺得台北可以被定義,我也私心不希望台北被任何詞語框架住。

我身上很多珍貴的東西,是台北給我的。多元的價值觀,可以正視缺陷的坦率,最後敢於表達真實自我的勇氣,這些,都是台北教我的。

這是我最愛的城市,雖然沒在其他城市久居過,但每次只要出國,不管去到日本、美加、歐洲、東南亞……世界各地,最多最多到第3天,就會開始想念的,我最愛的城市,我成長的城市,我離不開的城市。

我的,台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沒有白啦!是真的黑(哭)
我也覺得這部拍得很真實啊!(高雄北漂女子)
An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18
擊掌!(再次印證高雄女子又白又美🤩
avatar-img
Ann的沙龍
1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雖花了一堆篇幅描述一位時尚女性在職場好像遇到很多挑戰,還有與男子圖鑑們交手,但不知為何看完我只記得三個畫面:倒麵、石之舌、歐文的哭臉。原本有另一篇在收集劇中金句,但記了11集只記得桂綸鎂某句台詞:「他床上功夫超~~好」。 林怡姍就是人生總會遇到的那種:「看起來很美好,但人生觀很自私」的型態。
Thumbnail
雖花了一堆篇幅描述一位時尚女性在職場好像遇到很多挑戰,還有與男子圖鑑們交手,但不知為何看完我只記得三個畫面:倒麵、石之舌、歐文的哭臉。原本有另一篇在收集劇中金句,但記了11集只記得桂綸鎂某句台詞:「他床上功夫超~~好」。 林怡姍就是人生總會遇到的那種:「看起來很美好,但人生觀很自私」的型態。
Thumbnail
Watch on #Disneyplus 填補《小女子》結局後既空虛,便碰上了這套改編自人氣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台劇,單是看桂綸鎂由台南上流至台北,每一集都換至少1–2個男友(敲碗等11月2日播放的第8集T_T/總共有12集),什麼風格都給她試過了,劇情節奏明快,也總有一段感情會令你有共鳴。只是,
Thumbnail
Watch on #Disneyplus 填補《小女子》結局後既空虛,便碰上了這套改編自人氣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台劇,單是看桂綸鎂由台南上流至台北,每一集都換至少1–2個男友(敲碗等11月2日播放的第8集T_T/總共有12集),什麼風格都給她試過了,劇情節奏明快,也總有一段感情會令你有共鳴。只是,
Thumbnail
最近引發討論熱潮的《台北女子圖鑑》,主要是描述出生台南永康的女主角來到台北後的職場跟感情生活,自首播後即受到台南人猛烈地批評,認為劇中充滿了對台南人錯誤的刻板印象。相反的,面對劇中台北人展現的虛榮、現實、交友複雜、自我中心等等負面特質,台北人大多是一笑置之。我們不但習慣被這樣描述,也接受這樣的側寫
Thumbnail
最近引發討論熱潮的《台北女子圖鑑》,主要是描述出生台南永康的女主角來到台北後的職場跟感情生活,自首播後即受到台南人猛烈地批評,認為劇中充滿了對台南人錯誤的刻板印象。相反的,面對劇中台北人展現的虛榮、現實、交友複雜、自我中心等等負面特質,台北人大多是一笑置之。我們不但習慣被這樣描述,也接受這樣的側寫
Thumbnail
而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的台北女生,是我不熟悉的那種。在看這部劇有種感覺,它呈現的觀點如對台北的感覺(台北令人心碎、台北人很冷漠)、街景的呈現(台北101、西門町)、愛情關係的處理(一個又一個男性伴侶),不像是以台北女生的視角出發,而是以「一個非台北女生的角色」在看台北女生。
Thumbnail
而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的台北女生,是我不熟悉的那種。在看這部劇有種感覺,它呈現的觀點如對台北的感覺(台北令人心碎、台北人很冷漠)、街景的呈現(台北101、西門町)、愛情關係的處理(一個又一個男性伴侶),不像是以台北女生的視角出發,而是以「一個非台北女生的角色」在看台北女生。
Thumbnail
這禮拜看到第五集,我可以說我是喜歡這部劇的。撇除掉是否失真、帶有偏見,這裡我想引用老高講過的一段話:「我覺得不需要太去介意影片本身是真是假,關鍵在於內容本身是否能帶來啟發性。」作為一個從有記憶以來就沒離開過台北的女子,我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看到了我作為一個台北女子成長至今經歷過的各種面貌⋯⋯
Thumbnail
這禮拜看到第五集,我可以說我是喜歡這部劇的。撇除掉是否失真、帶有偏見,這裡我想引用老高講過的一段話:「我覺得不需要太去介意影片本身是真是假,關鍵在於內容本身是否能帶來啟發性。」作為一個從有記憶以來就沒離開過台北的女子,我在《台北女子圖鑑》中,看到了我作為一個台北女子成長至今經歷過的各種面貌⋯⋯
Thumbnail
最近被罵到翻掉的台劇《台北女子圖鑑》被指控劇情及台詞戰南北及存在城鄉的刻板印象,到底小小的一個台灣,真的存在如此多的歧見與差異嗎?我認為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自然也會影響到對這部劇的觀劇感受。 我先直接說出我的觀劇心得,在觀看這部劇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受到有任何歧視與偏見,反而都是我身為北漂人真
Thumbnail
最近被罵到翻掉的台劇《台北女子圖鑑》被指控劇情及台詞戰南北及存在城鄉的刻板印象,到底小小的一個台灣,真的存在如此多的歧見與差異嗎?我認為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自然也會影響到對這部劇的觀劇感受。 我先直接說出我的觀劇心得,在觀看這部劇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受到有任何歧視與偏見,反而都是我身為北漂人真
Thumbnail
《台北女子圖鑑》這陣子真的是狠狠的賺了一波流量,讓我忍不住在看完後,去翻了原著來了解到底為何整部作品會與質感兩個字相差甚遠。我才了解,有些東西,真的是《台北女子圖鑑》學不來的。 1.城鄉差距 2. 強調地區特色 3. 推翻刻板印象 4.不刻意凸顯鄉下人的自卑 5.孤獨感 6.合理的尊重性
Thumbnail
《台北女子圖鑑》這陣子真的是狠狠的賺了一波流量,讓我忍不住在看完後,去翻了原著來了解到底為何整部作品會與質感兩個字相差甚遠。我才了解,有些東西,真的是《台北女子圖鑑》學不來的。 1.城鄉差距 2. 強調地區特色 3. 推翻刻板印象 4.不刻意凸顯鄉下人的自卑 5.孤獨感 6.合理的尊重性
Thumbnail
網路聲量實在太大的《台北女子圖鑑》,忍不住想加入流行話題,嗑完三集後不覺得有像網友嚴重反感的城鄉差距,這麼多《台南永康到台北永康》批評韃伐而掀起的論戰,我真的不懂這有什麼必要?
Thumbnail
網路聲量實在太大的《台北女子圖鑑》,忍不住想加入流行話題,嗑完三集後不覺得有像網友嚴重反感的城鄉差距,這麼多《台南永康到台北永康》批評韃伐而掀起的論戰,我真的不懂這有什麼必要?
Thumbnail
最近一直被《台北女子圖鑑》的負評言論洗版,看到各種嘲諷梗圖與酸文火力全開,想說大家都說了那麼多缺點,我也沒打算去追看。不過今天公司剛好同事在討論這部戲的負評時,有個同事出面幫這齣戲說話,認為或許有人真的是這樣八拉八拉,覺得這些評價對這齣戲不公平。
Thumbnail
最近一直被《台北女子圖鑑》的負評言論洗版,看到各種嘲諷梗圖與酸文火力全開,想說大家都說了那麼多缺點,我也沒打算去追看。不過今天公司剛好同事在討論這部戲的負評時,有個同事出面幫這齣戲說話,認為或許有人真的是這樣八拉八拉,覺得這些評價對這齣戲不公平。
Thumbnail
追夢女子實踐之路,路上免不了要說幾句:「哇~這裡好美噢~這裡的人感覺好厲害喔~嗚嗚~這裡好可怕喔~怎麼會這樣~我以為不是這樣~我以為是那樣~」 《台北女子評鑑》好不好看?女主角活在自己世界裡,中文又不好,像個外國人只會說:哇這好美!哇這好大!哇這是台北!每一集80%循環,外加一堆台北地標特寫。
Thumbnail
追夢女子實踐之路,路上免不了要說幾句:「哇~這裡好美噢~這裡的人感覺好厲害喔~嗚嗚~這裡好可怕喔~怎麼會這樣~我以為不是這樣~我以為是那樣~」 《台北女子評鑑》好不好看?女主角活在自己世界裡,中文又不好,像個外國人只會說:哇這好美!哇這好大!哇這是台北!每一集80%循環,外加一堆台北地標特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