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所以這一篇,我想要分享的是原版的《東京女子圖鑑》,開頭藉由一本流行雜誌中所寫下的文字,告訴你圓滿的東京女子人生如何的優雅和美好。
而在往後隨著在東京的生活展開,也不斷用各式的方式提醒作為一個「好女人」的定義是什麼。
這些「標籤」都成為驅動女主角渴望從秋田前往東京的動力,以及在東京浮沉,卻始終相信自己還是與眾不同的自信。
這個動機我想才是大部分的人想要前往大城市工作或生活的最大原因—「我想成為更棒更好的人或過更好的生活」
而女主角綾從秋田來到東京後(日本人稱上京),從三軒茶屋,恵比寿,銀座,一路住到代代木上原。她的服裝,妝髮造型,生活方式甚至價值觀都隨著居住區域不停地在變化。
我也覺得劇中把東京的各種樣貌描繪的很寫實,即便我是一個對東京不熟悉的人,也可以透過她的穿著和心境上的轉變,知道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可能在意的是什麼。
最喜歡的莫過於最後一集,20年來在東京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和生活,但卻慢慢地發現原來想要的東西,好像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最後女主回到了家鄉秋田,遇見了當初詢問他「未來想成為怎麼樣的人」的那位老師,痛哭了一場之後,決定再度回到東京。
也是如此,才在四十歲時,體會了一開始到東京時,那種雖然不怎麼富裕但卻有小小的幸福,是多麼得來不易。也才發現自己想要的快樂,從來不是世俗定義的富有生活或結婚生子。
即使繞過了很多的路,最後也才因此認知到,自己追求的是這份得來不易的幸福,只是可能已經物換星移,覺得惆悵。
附上劇裡我最喜歡的台詞
「大家都有各自的苦,畢竟我們都是人。而所有人都會隨著時光流逝的變化著,然後找到了各自的歸屬。」
你呢?也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了嗎?有朝理想的自己前進嗎?還是和我一樣也還在尋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