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某日,在放學車潮中途經成大「窮理智知牌坊」時,我那車窗外無趣的通勤常態閃過一幅幅非人非獸的獵奇畫面,十餘年過去,此刻仍能鮮明地記得當下想法是:「我的天那什麼東西」。
當年乃繼1998年校園雕塑展以來,成大再一次大規模舉辦校內藝文活動:「2009年,是達爾文誕生200周年、發表「進化論」150周年的一年;從人對自我存在的提問,到今天對環境議題的特別強調,成大將以一場關懷『人文、科技、環境』的藝術節來標識、紀念這個別具意義的年代。」[1]那幅靜佇成大中正堂外牆、使人初見便充滿印象的代表作品就是李小鏡的〈叢林〉系列。(圖一 李小鏡〈叢林系列〉)
圖一 李小鏡〈叢林系列〉,2007,200 x 600 公分,乙烯基塑料底材噴墨。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jungle
【從攝影到影像創作:李小鏡的早年經歷】
李小鏡1945年生於重慶,1949年隨家人移居台灣。1968年於臺灣中國文化學院西畫組畢業後從事電影指導。1970赴美進修專攻攝影課程,並於兩年後取得美國費城藝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美術碩士,目前定居於紐約。(圖二 李小鏡照片)
圖二 李小鏡照片。點閱日期20220101。https://next-art.tainan.gov.tw/index.php?inter=star&category=4&year=2020&id=199
李小鏡最初在美國的求職經歷並不順遂,原本期待能夠在紐約從事攝影行業,但起初甚至在餐廳打工。1973年時他進入廣告以及印刷公司擔任美術指導,直到1976年才終於以藝術與攝影顧問身份進入紐約商業攝影圈。此期間商業攝影對於影像成品的高度要求,讓李小鏡培養出紮實技巧;在1976-1981年間,李小鏡獲得多次國際性攝影大獎,如AIGA、ANDI、CEBA等等,[2]1979年時更被Art Direction Magazine五月月刊遴選為最佳設計攝影。(圖三 李小鏡的人像攝影)
圖三 李小鏡的人像攝影。圖片轉引自林倚帆《“此曾在”的迷惑——李小鏡數位“人-獸”臉孔》圖8-7。原圖出處:〈名家攝影展,李小鏡視覺鏽像〉,《聯合報》,1988年10月2號。
1980年李小鏡成立工作室,嘗試將攝影技巧運用在藝術創作上。在80年代初期,當時的他認為紀錄是攝影的使命,因此選擇了報導攝影。李小鏡走訪中國古運河到雲南少數民族,拍攝的作品在台灣、中國、美國各地展出。(圖四 李小鏡〈一個名叫阿妹的基諾少女〉)80年代後期透過對於西畫美感與攝影光學的深刻了解,他開始嘗試將水果、昆蟲、花卉以誇張化的色彩表現。
圖四 李小鏡〈一個名叫阿妹的基諾少女〉。圖片轉引自林倚帆《“此曾在”的迷惑——李小鏡數位“人-獸”臉孔》圖8-19。原圖出處:葉謹睿,〈過去、現在與未來〉,《藝術家》,353(2004年10月)。
1992李小鏡做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決定:購入個人的第一台麥金塔電腦Quadra 950;同時他也開始學習使用Adobe Photoshop來後製影像。數位影像使李小鏡能夠結合攝影與過往西畫所學的繪圖方法,對影像進行色、光調整,更能變形或拼貼物件,使創作更為自由。(圖五 李小鏡〈第三色相系列-鳥籠〉)1993年李小鏡以中國神話十二生肖為基礎的數位影像作品在紐約OK Harris藝廊首次展出後,立刻吸引各大媒體報導,並陸續受邀至各地展覽。
圖五 李小鏡〈第三色相系列-鳥籠〉,1992, 50x62 cm,檔案印刷。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color-of-the-3rd-kind
【從神話到演化學說】
李小鏡最初於畫廊展出的〈十二生肖〉系列以神話作為基礎,將人臉與獸面合成。我們對於臉長的人會說「馬臉」、大眼的人會形容為「牛眼」、個性溫婉的人會說像「兔子」,透過數位影像處理,這些日常經驗巧妙的體現在畫面中。(圖六 李小鏡〈十二生肖系列-1975 Year of the Rabbit 〉)
圖六 李小鏡〈十二生肖系列-1975 Year of the Rabbit 〉,1993,電腦合成影像。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manimals
1994年的〈審判〉系列將神話中的馬面穿上西裝、牛頭則變為非裔的肌肉男,其他像是狐狸精、豬八戒等形象,都以原本獸的長相和華文慣用語中對於該動物的形容有緊密關聯。(圖七 李小鏡〈審辦系列-閻羅王牛頭馬面〉)
圖七 李小鏡〈審辦系列-閻羅王牛頭馬面〉,1994,100 x 150 公分數位噴墨印刷。點閱日期20220101。
打破獸人像胸像-半身像特性的作品出現於1995年。李小鏡以「緣」(fate)作為出發點,創作了以女性形象的「獵物」、男性形象的「獵人們」為主角的緣系列。(圖八 李小鏡〈緣系列-獵物、獵人們〉)此年的〈緣〉系列除了有整個下腹以上的合成圖像,李小鏡一改過去採用遠古流傳的神話角色形象、性格來創作半獸人像,轉往思考「人類如何出現?」。若將人也暫時放回「動物」這個大類別,李小鏡這裡的轉變,也意即跳脫原本文化中被形塑的動物形象,試圖尋找更久遠的、更原始的「獸」的本質。
圖八 李小鏡〈緣系列-獵物、獵人們〉,1995,270 x 680公分,噴墨印刷與屏風構造。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fate
圖八 李小鏡〈緣系列-獵物、獵人們〉,1995,270 x 680公分,噴墨印刷與屏風構造。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fate
〈緣〉與之後的1996年〈108眾生相〉都看不出具體的獸人究竟源自於那一種獸,反倒像人類的五官「相由心生」出一種極端的個性,又或是混合自多種生命體。(圖九 李小鏡〈108眾生相系列〉)1997年〈自畫像〉中李小鏡顯露出了對於「進化」與「退化」的興趣:「電抹殺了在黑暗中看見的需要,因此我的眼睛萎縮了;信息蔓延我的頭腦,因此我的腦袋和額頭變寬了。而交流讓亞洲、高加索等之間的文化越來越相近,因此我的特點也變得雜糅。只有耳朵還是一樣大,因為聆聽的需要從未終止。」從這裡可以看出李小鏡的考已經從人與獸在形、氣的混合,變成身體部位因應需求而進化與退化,顯得原本應該是人但卻「不太像人」,這樣的異同性傳達出了兩者之間微妙的關係與想像空間。(圖十 李小鏡〈自畫像系列〉)
圖九 李小鏡〈108眾生相系列〉,1996,100 x 210 公分 ( 兩塊畫布),檔案噴墨印刷。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108-windows
圖十 李小鏡〈自畫像系列〉,1997,每個畫面54.5 x 42公分,檔案噴墨印刷,檔案噴墨印刷。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self-portrait
1999年的〈源〉系列以一段五分鐘的動畫,從魚到兩生類再到爬蟲類,再變成哺乳類,最後是人類的樣子,將演化的概念融合進作品中。(圖十一 李小鏡〈源系列〉)
圖十一 李小鏡〈源系列〉,1999,每個畫面57x76 cm公分,檔案噴墨印刷。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origin
【插曲:不相信演化論的菲比】
這裏必須要插入一個小故事,方便解釋筆者所理解的「李小鏡版演化論」。
在經典的美國影集六人行(Friends, 1994-2004)中菲比曾和古生物學家羅斯針對演化論爭論將近一集。[3]菲比不相信演化論,引起了羅斯的辯論慾,菲比說:「我就是不買單(演化論)」,羅斯則回了:「演化論是不能買的,它是一個事實。」菲比接著回應:「我不相信但並非意味著它不是真實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我只是覺得這樣太簡單」。後來羅斯拿出了化石試圖說服菲比,菲比無奈的回答:「好吧,那告訴我是誰放了這些化石,而又是為什麼?」羅斯咋舌不敢置信,菲比又說:「我並非否定演化論,我只是要說是否有一種可能性,曾經地球上有一群最聰明的人認為世界是平的,有沒有那麼非常細小微小的可能性你可能錯於此(演化論)呢。」其實這個劇情並非爭執「相信演化論與否」,而是一個知識論的懷疑。
【演化?變化?】
上述故事給了筆者一些觀看李小鏡作品時的啟發。
首先,李小鏡的作品並非忠於演化論,而是像菲比所說的「是誰放了這些化石,而又是為什麼?」——李小鏡在人與獸這兩個極值中間,放入了一些模糊的可能性,讓我們在觀看時直覺的帶入了獸人的想法,然而仔細思考,很多作品中的角色究竟是什麼獸呢?
在李小鏡的作品中,像獸的部分大多來自五官比例的調整,如鼻梁過於扁塌、眼距過寬、瞳孔太小。像人的部分有直立站姿、行為模式、情緒表現等。人的部分帶給我們同種的親近感,獸的部分則散發出野性與原始的氣味,當野性的強度太大,即便有人的四肢或行為模式,這差異感仍能讓觀者感受到強烈的視覺刺激。
第二,化石是接近自然史真實的一個途徑,過往也有造假的皮爾當人化石,讓許多達爾文演化論的支持者欣喜若狂,認為找到了人與猿的演化關聯。[4]更甚者我們所熟知的恐龍,近年也發現並非像〈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1993)那樣全身鱗甲,而是有細毛覆蓋在表皮上,[5]極有可能像是一隻大型的貓或兔子。
演化論作為一種假說,也確實有太多人把這個演進的過程想成一個「太簡單的故事」。李小鏡的作品使用了科學的觀點,但與其說是演化,倒像是形塑出一個個合理的外型變化過程,使觀者信服於他的世界觀。
【人文、科技、環境】
在〈源〉之後,〈夜生活〉系列融入過去所使用過的豬、豹、猴等獸形,創作中的固定班底已逐漸成形,其神情與姿態也更為豐富。李小鏡的作品以一個角色為單位,可以在同一個佈景下輕易的組合或排列他們。在〈夜生活》系列中獸人的互動變多了,藝術家大膽地將場景拉回到現代, 描繪人類原始肉食動物的本能與人際關係互動。(圖十二 李小鏡〈夜生活系列〉)
圖十二 李小鏡〈夜生活系列〉,2001,60 x 216公分,乙烯基塑料底材噴墨。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nightlife
2004年的〈成果〉系列從演化的角度,跳躍到了基因工程研究中,食用與器官移植對於肉體的影響。李小鏡透過合成與人類生理要素較為接近的豬型獸人,警示著現代科技所帶來的疑慮。(圖十三 李小鏡〈成果系列-雙胞胎〉)
圖十三 李小鏡〈成果系列-雙胞胎〉,2004,61 x 87公分,數位・發色現象方式印刷。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harvest
2007年的〈叢林〉系列——也就是對幼時的筆者造成不少衝擊的那組——是〈夜生活〉的延續,將場景拉回到大都會的「叢林」中,在我們熟悉的衣冠外,場景與人形卻略帶陌生,各種獸人以目光打探來者,試圖產生隱隱的騷動與不安感。
後續的〈NEXT〉、〈洗〉也分別代表著對於海洋污染與2020開始大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議題關懷。(圖十四 李小鏡〈NEXT系列-半魚人〉、圖十五 李小鏡〈洗系列-洗牌〉)
圖十四 李小鏡〈NEXT系列-半魚人〉,2016, 182 x 93 x 70 公分 / 3D 印刷、ABS樹酯與彩繪。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next
圖十五 李小鏡〈洗系列-洗牌〉,2021,噴墨印刷。點閱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ojects/shuffle
從文化、人類演化、基因工程再到自然環境,李小鏡的作品以誇張大膽的風格,吸引觀者的目光,並在作品中透露著對於現代生活的詰問。當年作為成大藝術祭的受邀藝術家,李小鏡確實符合著關懷「人文、科技、環境」想法。他透過數位影像如先知者般給予了一個受到現代科技影響的人所呈現的假想形象,告訴我們他預想的世界是何種模樣。每一個時期李小鏡的創作目標都十分明確,近年他也以3D列印創作一系列的與自然環境有關的雕塑作品,持續推出關懷著社會內涵的創作。
註釋
[1] 蕭瓊瑞,〈世代對話—2009成大校園環境藝術節活動訊息〉。2022年1月1日引用。http://research.ncku.edu.tw/re/news/c/20091009/1.html
[2] AIGA為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 簡稱。CEBA為Communications Excellence to Black Audiences簡稱。ANDI應為Andi Awards,但筆者未能確認其全名。
[3] 六人行第二季第三集。引用日期2022010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8atxGyb-k&t=7s
[4]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皮爾當人簡介〉。引用日期202220101。https://www.nhm.ac.uk/our-science/departments-and-staff/library-and-archives/collections/piltdown-man.html
[5] 馬學綸〈零距離科學:恐龍有毛,但只用來保暖嗎?〉。引用日期202220101。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956
參考資料
李小鏡網站。引用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
林倚帆,2006,《“此曾在”的迷惑——李小鏡數位“人-獸”臉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高雄市立美術館李小鏡作品簡介。引用日期20220101。http://163.29.104.7/kmfa/artsdisplay.asp?systemno=0000002792&source=catalog&catalogcode=0000000015&color1=C89FBE&color2=D4B4CC
葉謹睿〈過去、現在與未來 − 李小鏡〉。引用日期20220101。http://www.daniellee.com/zh/presses/3
趙國璽,2007,《臉的圖像在數位藝術創作表現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