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菜園7:生態制高點,如果今天門外有熊出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觀察園藝環境的生態制高點、食物鏈頂層是運作菜園的基礎,最頂層的掠食者會站在視野最好的位置,而且不怕其他物種看見牠們,像是老鷹站在山頂。
當然,這通常,是人類!
除了讀者家屋頂的八哥鳥,他們會吃其他鳥類,還有大搖大擺特別囂張的個性,
但是我們一出現,牠們還是會閃開的。這就是人類頂級掠食者的位置、對環境的影響力,我們管理地球的責任同樣重大。
如果今天生活在高緯度熊出沒的地區、或是非洲草原的中心,情況將大大翻轉,人類會因此減少站在空曠顯眼處,隨時找尋遮蔽視線的地方,待在越野吉普車中讓獅子以為我們比牠們大隻,之類的,這很重要。
您或許能體會一隻麻雀悄悄來菜園咬走一片葉子的心情,躲避八哥鳥跟貓咪之類的危險,然後讀者一進到菜園,牠們立刻嘩啦啦的展翅逃離。

了解園藝場所附近的食物鏈,生物防治一物剋一物的原則就能運作。

  • 比如搭建的網室內害蟲過多,而附近有鳥類或壁虎等,您只需要打開網子讓大自然「平衡一下」,再進行下一輪作物。
  • 看見繁殖季節勃發的鳥類和昆蟲數量不會驚慌,因為一年只發生兩次,幾乎和春秋時節的花季重疊。
  • 您能意會到蚯蚓是最偉大的勞工,能分解廚餘、深耕土壤、吸引鳥類留下糞便施肥,順便帶來這附近的種子,恢復生態地景。
  • 偶爾撞見老鼠和貓,允許牠們經過菜園,但是您也保護好想採收的植物,所以牠們不會有太大影響。
  • 您喜歡讓相鄰作物之間互相保護,害蟲相剋。
  • 您不知道為什麼麻雀喜歡卡在竹子葉間。(我也是)
  • 蟲鳥愛吃難種的十字花科(高麗菜、白菜、花椰菜等),人類也是,您不會種滿整個院子、蓋滿網子,讓自己力不從心。而是故意多種些其他可食的植物開一家「自助餐」(Buffet),分散動物的注意力,使牠們不會只針對您的收成開吃。
這些都是了解植物、動物之間的動態所帶來的省力模式,最後我想引用董淑芬在《我的野菜花園》書中談到害蟲防治的話來作結:「農夫也是獵人,只是獵物通常比較小。」
迷你農祝福讀者享受每一天的綠意!
avatar-img
22會員
332內容數
2025 排程發表詩集《包裹千次》,啊,回到詩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不要餵食野生動物」的觀念在這裡變得有些脫離實際情況。因為這裡的猴子無法在從自己的原生地中取得足夠養活牠們全部的食物,如果沒有人類主動投放,牠們與果農之間將會有更大的衝突。這很可能不是一個我們可以輕易下道德判斷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猴子、還是農民,對他們而言,這都是「生存問題」。
Thumbnail
人類是大自然裡的頂級獵食者。 比狼還狡詐。 比獅群還懂圍毆。 能夠在死亡追逐中逼死羚鹿。 能製造出精巧的工具。 為了更好生存, 人類藏起狡詐露出善良, 將圍毆矯飾成多數決, 把過人的耐力用來忍受偽裝的不適, 用腦袋進行學習和沉澱。
交往時,先生曾輕描淡寫地提過怕鳥,我隨便聽聽沒放在心上,鳥有什麼好怕?何況,都市的麻雀(台灣的都市幾乎只有麻雀)老遠就飛走了,非常不容易接近。怕鳥即使有點可笑也無所謂,反正鳥更怕人,牠們會自動遠離人類的。 誰知,馬六甲的鳥不一樣。除了麻雀,八哥、烏鴉、斑鳩,以及好多好多我不認識的鳥,也許在
Thumbnail
在田園中,螳螂不僅是一種天敵,更是一種生態平衡的象徵。它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螳螂和其他生物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共存共榮。
Thumbnail
過去網路上曾流傳一則笑話如下: 有一隻狐狸很喜歡吃雞,很多的日子,狐狸每天辛苦的捕抓雞來吃 但他開始想有沒有辦法不要這麼辛苦的吃雞 忽然他看到飛翔的老鷹 在空中盤旋 狐狸靈光一閃 在懸崖上寫了一個牌子: 「如果你不勇敢跳下去!?怎會知道,自己不是一隻老鷹呢?」 就這樣狐狸每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麻雀科到底有哪些成員呢?我想各位應該會說,啊!不就是麻雀?這週寫麻雀是不是在歹戲拖棚啊?當然不是,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寫鳥類週報的原因之一。大家對生存於我們周遭的生物應該是已經到了一種視而不見的境界了。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不要餵食野生動物」的觀念在這裡變得有些脫離實際情況。因為這裡的猴子無法在從自己的原生地中取得足夠養活牠們全部的食物,如果沒有人類主動投放,牠們與果農之間將會有更大的衝突。這很可能不是一個我們可以輕易下道德判斷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猴子、還是農民,對他們而言,這都是「生存問題」。
Thumbnail
人類是大自然裡的頂級獵食者。 比狼還狡詐。 比獅群還懂圍毆。 能夠在死亡追逐中逼死羚鹿。 能製造出精巧的工具。 為了更好生存, 人類藏起狡詐露出善良, 將圍毆矯飾成多數決, 把過人的耐力用來忍受偽裝的不適, 用腦袋進行學習和沉澱。
交往時,先生曾輕描淡寫地提過怕鳥,我隨便聽聽沒放在心上,鳥有什麼好怕?何況,都市的麻雀(台灣的都市幾乎只有麻雀)老遠就飛走了,非常不容易接近。怕鳥即使有點可笑也無所謂,反正鳥更怕人,牠們會自動遠離人類的。 誰知,馬六甲的鳥不一樣。除了麻雀,八哥、烏鴉、斑鳩,以及好多好多我不認識的鳥,也許在
Thumbnail
在田園中,螳螂不僅是一種天敵,更是一種生態平衡的象徵。它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螳螂和其他生物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共存共榮。
Thumbnail
過去網路上曾流傳一則笑話如下: 有一隻狐狸很喜歡吃雞,很多的日子,狐狸每天辛苦的捕抓雞來吃 但他開始想有沒有辦法不要這麼辛苦的吃雞 忽然他看到飛翔的老鷹 在空中盤旋 狐狸靈光一閃 在懸崖上寫了一個牌子: 「如果你不勇敢跳下去!?怎會知道,自己不是一隻老鷹呢?」 就這樣狐狸每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麻雀科到底有哪些成員呢?我想各位應該會說,啊!不就是麻雀?這週寫麻雀是不是在歹戲拖棚啊?當然不是,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寫鳥類週報的原因之一。大家對生存於我們周遭的生物應該是已經到了一種視而不見的境界了。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