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

含有「生態農業」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洋蔥種植是要有一定的信念,從小小細細的洋蔥幼苗種下,經過120天後會長成蔥葉粗壯、鱗莖飽滿的洋蔥,這變化委實不可思議,其實也需要過程中充分的水份、適當的管理。 兩個禮拜前(1/3日)移植的洋蔥苗看來沒有很好,或是這區的土壤不佳,有黃葉現象,新葉也沒有抽長生長,所以今天再度鬆土、除草。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1/22
謝謝nipa分享農作的筆記,親身經歷的內容,條理清楚的撰寫,讓人讀得津津有味。我之前閱讀樸門文章時,有印象提到要從不斷觀察與經驗中微調修正田間管理的方式(詳細用詞我忘了),大概就是nipa文中提的,因著經驗了解作物生長的循環和事物的前因後果,領會種植間距、早期除草等的重要,而且一環扣一環,然後做來年的管理。其實用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似乎也可以。祝你們的蕃茄豐收哦。❤️分享的資料很棒,我以前不知道原來那叫做結皮。附問:農友們可以獲得什麼專家的協助或諮詢管道嗎?農作前如何知道自己土地的性質,或是收成不好時該向誰求助?我覺得農試所或網路許多資料雖然很多,但似乎並不是針對農友寫的文章。😃
nip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24
1
陽台觀察者 謝謝觀察者的留言,收到觀察者的feedback已經是在方格子發文很儀式性的經驗!(no pressure😅)真的任何事都是這樣反覆能看到規律原來我也不曉得原來這層皮跟澆水有關也確實會影響到作物生長這當然是跟土壤性質、有沒有覆蓋物最有關係農業土壤資訊目前國際MOA協會(自然農法)有在各地作農友自己土壤挖坑診斷的工作,讓農友了解自己田地的土壤性質,有工作坊和線上課可以參加。但是主要是就土壤,有時跟day to day 的田間動作會連貫不起來。農試所的文章或是種植方法有時我都看不懂有經驗的農友有時太言簡意賅、有所保留,沒經驗的人會聽不懂或無法想像他們在指的是什麼,而且田間相關因素、區域氣候差異,變數很多,有時很難憑空諮詢,但我的確是希望誘使Yuren或其他有經驗農友讓他們可以作某種諮詢,以自己的經驗為依據
1
付費限定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步烏 Puu-avatar-img
2024/01/15
1
好精彩的內容,好喜歡看你們書寫關於農耕的文章!拉捲/皮尺測量間距這個過程好重要,我這裡是種咖啡樹,一開始沒有量好間距,後期的採收就會很麻煩,前期若不仔細、龜毛一點的話,後面就算是哭也來不急了😂
1
nip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9
步烏 Puu 真的,我們因為看麻豆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關係,其中有獵人帶路的主題,才對曾文溪上游有更多想像,整條溪連在一起我非常有機會到特富野走一走!(嚮往中...)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MaxJames-avatar-img
2024/01/23
2
喜歡這篇,很有意思~~
2
廖珮岑 Pei-Tsen Li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23
MaxJames 感謝耶!!
有一次育雛期,阿鳶抓了一隻田鼠,站在棲架上,結果牠居然開始想要吃。遠方一直聽到非常響亮的哨子音,鳶夫人在遠處不停呼喚。阿鳶會回個幾聲,但還是不動於衷。不久後,你猜接下來怎麼了?接下來你就會看到鳶夫人從樹林裡筆直衝向棲架,哨子音一直很響亮,沒有斷過,接著你就會看到阿鳶低著脖子,一副很委屈的樣子。鳶夫人
Thumbnail
和帥氣的阿鳶一起工作,很夢幻
2
廖珮岑 Pei-Tsen Li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04
1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哈哈哈!真的!!
1
棲架與紅外線自動相機成為農友們新的眼睛,讓原本不相信田裡有猛禽的農民們「看到」猛禽的存在,甚至「目擊到」猛禽捕抓田裡的老鼠......
Thumbnail
這些梗圖超可愛的!也希望這個計畫能持續擴大實施,這樣我們就會有用不完的梗圖了…
廖珮岑 Pei-Tsen Li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27
1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哈哈哈哈,真的,這計畫還真的有再繼續擴大呢,而且有很多自發性架設的,各地都有各種素材XD
1
付費限定
今年久旱,到了清明雨還沒有紛紛,春天之際植物正在萌動,學的要點是: 夏天要吃的菜春天要趕快種好 春天就是要開始學除草,建立攻防 善用覆蓋作物 留花給益蟲 這週堅持,多去田裡一點,維持常去田裡的習慣,把自己的愛給田裡,摸索"給植物一些關愛"... 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研究人員先是晃動火龍果園旁的鐵柵欄,發現柵欄有些鬆動,便走向火龍果的棚架旁。 鐵柵欄另一頭是別家的田地,他們的農用機時常會靠到欄杆上。「(欄杆)全被他們機器頂過來了。」果農莊大哥笑著說。「棲架架這不安全啊。」 「架這裡(果園棚架),綁繩子到那邊的欄杆上,您除草會不會不方便?」研究人員接著問。 「不會
Thumbnail
謝謝你將這些記錄下來,讓我了解台灣的生態與農產品間的關係。
廖珮岑 Pei-Tsen Liao-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02
大莫日誌 也感謝你的閱讀和留言耶!
想起,我跟我妹在6年前共同創做的點心,【小方糕-艾草土肉桂酒白巧克力 Mini Cubic Cake: Asiatic Wormwood Indigenous Cinnamon Tree Mijiu White Chocolate 】,雖然我們想開一家專門販售台灣小草點心店的願望算是失敗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