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早知道就待在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謝哲青曾經以為世界就是他的家,直到後來,他才發現家就是他的世界

無論從外在或內在探討,旅行都是我們理解世界、追求幸福的重要模式

算命先生說謝哲青不適合旅行,但他幾乎周遊了世界,到了許多我終生都不會想去的地方,遇到無數讓我害怕的意外,是什麼讓他不斷前行呢?樂觀、浪漫與永無止盡的好奇心,讓他視意外於無物,繼續向命運學習,與脆弱同行,以期自己更強大。
我也算過命,算命先生說我適合從事旅遊業,但,我從沒想要以世界為家,只想安安穩穩地待在四方屋宇。而每一次的行旅,除了紓解工作的壓力外,還讓我從「知道」轉變為「體會」,進一步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終究無法浪跡天涯,短暫旅行的雀躍,在回家之後沈澱為生活的養分,再默默期待未來的旅行。旅行,似乎成為幸福的象徵,能夠旅行,似乎就擁有了幸福。

書寫旅行本身就是旅行,一種嘗試,一種探索,沒有權威錯覺,要更真誠更主觀

謝哲青認為出色的旅行文學是很難寫的,那些充滿地毯式轟炸資訊與飽滿破表的自信樂觀旅遊書,是讓人退卻的。
在出發之前,我總要搜集與整理資訊,就已經踏上旅行的第一步,回家之後,紀錄下途中的驚奇與心情,等於重新回顧一次旅行,並藉此,讓旅行畫上一個完整的句點。若剛好帶著書出遊,即便書與景點並不相關,但閱讀到的文句、體會到的意境,也成為旅行的風景之一,增添旅行的厚度。
正因為有這樣的經驗,也就十分認同作者的觀點「所有的書都算旅遊書,隨著書中故事的開展,世界也向我們呈現它被折疊、無人知曉的面貌。」「所有的旅程,都是由真實與虛構的路線構成,帶著我們橫渡現實與想像的領土。到頭來,所有的旅行,都擺脫不了書的先驗與局限。」
我認為旅行必拍必買必玩等資訊可以是旅行書的一部分,加入自身經驗與文化碰撞,是好看旅行書的重要環節,是否獨特,就看這個環節。

所有旅途帶回的物件,都只是現實世界支離的破碎,唯有附上故事後,這些物件才有意義,散發存在的光輝,點出價值與意義

二戰期間,俄國人米蓋爾在前線被納粹俘虜,不久後逃出,卻被地雷所傷,波蘭農民冒死偷偷收留性命垂危的米蓋爾,當米蓋爾傷癒準備離開,波蘭農民送給他一個小徽章,農民說「戰爭有結束的一天,但我們的善意,能讓舉步維艱的生活繼續走下去。」
米蓋爾回俄國之後,不再拿槍,改當醫官幫助許多人,並且告訴子孫要相信那些讓自己受傷、吃虧、不再信任自己的事。
謝哲青在俄國帶回了傷疤以及守護流浪與絕望的聖猶大徽章,傳承了人性美好的善意,是最寶貴最難以忘懷的紀念品。
不愛買紀念品的我,還是有少許紀念品,在不斷搬家過程中,主動或被動地一件件失去,最後留下來的是當地買回的一張張明信片,有些還是寫上旅行心情遠渡重洋寄回給自己。只要再次翻閱,那美好的過往瞬間,就重新來到我面前,彷彿時空不曾移動,我依然是當時出門在外見事見物都新鮮的那個自己。

寫作也是旅行,一種在回憶或想象裏山遙水遠的精神跋涉

許多人認為旅行能創造美麗的回憶,或是能成為更棒、更好、更出色的人,因此,人們願意花大把鈔票,把自己置身在陌生與無知之中。謝哲青卻認為無論旅行或待在家,都不會讓我們成為更好或更糟的人。
寫作的心理歷程,跟旅行相似,在實境裡進行有形的行動與無形的心理運作,一念之間,可以在山之巔、水之涯。張曼娟有一書名-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就是最好的詮釋。
一般人畢竟無法常出外旅行,我亦如此,提筆寫作,恰似最好的替代方式,生活中的具體事蹟,傷心快樂的點滴回憶,被觸動的不明情緒,直接或隱晦地化為文字,寫字的我因著筆耕,荒蕪了悲傷,綻放滿園嬌色,這樣的結果讓我更為快樂,也似乎成為更好的人。
U值媒刊登2022/11/3
avatar-img
62會員
350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箏。女子生活學 的其他內容
書寫是療癒自己的過程,寫著寫著,過去和現在的憂鬱(憂慮),一點一點地揉進文字中,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成為自己獨特閃亮的夢的衣裳。 光是標題,就讓我很有感,透過書寫,一遍遍
書名:如何創造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作者:謝文憲 出版社:商周 推薦原因:適合上班族閱讀,作者將理論與實例交錯解說,並且分享自身實踐奮鬥過程,讓閱讀者能反思自身,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組合工作。 重點歸納: 人生誰能不工作?工作佔了人生最精華最多的時光,如果能讓那樣的時光充滿幸福,那人生也算是擁有了幸福。
《我不是最耀眼的 但可以是最努力的》書分四章節 表演魂-熱情的努力:幼時故事、發現天賦 服務魂-樂在其中的努力:服務他人是美好的事、困境中找方法、謹守禮貌與分寸、小事中找樂趣 專業魂-專業的努力:透過學習成長、不要活在別人臉色中 挑戰魂-創造的努力:專業不怕挑戰
真正深刻的電影,不用說教,一幕幕的影像,一句句的對白,就能讓人想起自己走過的或喜悅或悲痛的痕跡,能說與不能說的,都在胸中翻滾迴旋。 當家庭成員各自沈浸在自己的艱難時,實在沒有餘力體會甚至接住對方的無力。
未看之前以為是印度電影,看沒多久又覺得不像,一查發現,原來是伊拉克電影,小女孩跟著一起看,以劇情來說,是不受花漾少女喜愛的,不過,由其中能一窺中東婦女的心情與生活。 《修行》這部電影表面上是在講婚姻的無奈與束縛,其實講的也是人生。
如果要用三言兩語形容這本書,其實就是作者以各種不同的真實案例提醒我們失業必然發生,面對它、接受它,然後處理它,是唯一可走之路。
書寫是療癒自己的過程,寫著寫著,過去和現在的憂鬱(憂慮),一點一點地揉進文字中,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成為自己獨特閃亮的夢的衣裳。 光是標題,就讓我很有感,透過書寫,一遍遍
書名:如何創造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作者:謝文憲 出版社:商周 推薦原因:適合上班族閱讀,作者將理論與實例交錯解說,並且分享自身實踐奮鬥過程,讓閱讀者能反思自身,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組合工作。 重點歸納: 人生誰能不工作?工作佔了人生最精華最多的時光,如果能讓那樣的時光充滿幸福,那人生也算是擁有了幸福。
《我不是最耀眼的 但可以是最努力的》書分四章節 表演魂-熱情的努力:幼時故事、發現天賦 服務魂-樂在其中的努力:服務他人是美好的事、困境中找方法、謹守禮貌與分寸、小事中找樂趣 專業魂-專業的努力:透過學習成長、不要活在別人臉色中 挑戰魂-創造的努力:專業不怕挑戰
真正深刻的電影,不用說教,一幕幕的影像,一句句的對白,就能讓人想起自己走過的或喜悅或悲痛的痕跡,能說與不能說的,都在胸中翻滾迴旋。 當家庭成員各自沈浸在自己的艱難時,實在沒有餘力體會甚至接住對方的無力。
未看之前以為是印度電影,看沒多久又覺得不像,一查發現,原來是伊拉克電影,小女孩跟著一起看,以劇情來說,是不受花漾少女喜愛的,不過,由其中能一窺中東婦女的心情與生活。 《修行》這部電影表面上是在講婚姻的無奈與束縛,其實講的也是人生。
如果要用三言兩語形容這本書,其實就是作者以各種不同的真實案例提醒我們失業必然發生,面對它、接受它,然後處理它,是唯一可走之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早知道就待在家》這部作品,是作者謝哲青在累積了無數次旅行經歷之後,回首這些身處異地的旅行時光,所做的深度反思記錄。旅行帶來的欣慰,可能是旅途中看到的風景,可能是旅途中遇到的人,可能是旅途中克服的困難,這些苦樂片段相互交映,最終投射出來的,不過是一個平安返家的平凡想望。
Thumbnail
作家金英夏的散文集《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深入解析人類旅行的原因和意義。透過個人經驗和反思,他呈現出旅行與內心世界的交融,讓讀者思考自己旅行的理由與生活的課題。文章不僅展示了旅行的啟發,還探討了故事與人生的關聯,深入人心。希望能激發讀者的靈感與思考。
Thumbnail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從0開始的自助旅行指南》是謝雪文(雪兒Cher)2023年出版的新書,教讀者勇敢踏出旅行的第一步,包含從零到一介紹自助旅行的各種撇步、旅途背後故事與辛酸,以及她在旅行中收穫的人生啟示。無論是出國零經驗的新手,還是對旅行懷有熱情卻未行動的人,相信都能在本書中有所收穫。
Thumbnail
在祕魯 Chivay 小鎮,說書人已經和補習班約定好回去任課的時間,她已經在想著回台要做這做那,而我則是充滿著不安全感。 是什麼改變了我?這個問題彷彿類似是自問「為什麼寫作?」、「我是誰?」又或者旅行之中,我不斷自問且被許多人問:「為什麼旅行?」
Thumbnail
【走在夢想的路上】在分享謝哲青透過旅行中的體驗與成長,分享了對於夢想、人生的感悟和反思。書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及對於生活的深度思考。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旅行對我而言,是把自己置放到另一個不屬於現實生活的空間,用力打開感官去體驗未知帶給我的各式饗宴。 我向來不對旅行抱有特定的期待,也很少做太多的計畫,為的只是讓自己在出發的時候保持思緒的澄澈,以一種不帶偏見的姿態去親身感受。 也因為向來以平常心去面對旅行這件事,所以我很少在旅行中感到失
Thumbnail
作者謝哲青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考古學、藝術史雙碩士,曾任大英博物館與倫敦國家藝廊研究助理、佳士得拍賣會策展人。《WTO姐妹會》、《閱讀青旅行》及《青春愛讀書》(獲第五十一屆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節目主持人,也是作家、藝術史學者、登山家,行遍五大洲,旅行過一百零三個國家。著有《王者之爭》、《歐遊情書》
Thumbnail
作者謝雪文(雪兒Cher)喜歡旅行、寫作的40+魔羯少女,立志把日子活出喜歡的模樣,喜歡一個人自助旅行,在34歲那年更直接裸辭,經營旅遊類自媒體,分享她的旅行生活,已經走訪了60幾個國家。她期待這本書能給還沒踏出這一步的人勇氣,給已經踏出去的人持續出發的動力。 書中有寫到如何規劃自助旅行,提供實用
Thumbnail
《早知道就待在家》這部作品,是作者謝哲青在累積了無數次旅行經歷之後,回首這些身處異地的旅行時光,所做的深度反思記錄。旅行帶來的欣慰,可能是旅途中看到的風景,可能是旅途中遇到的人,可能是旅途中克服的困難,這些苦樂片段相互交映,最終投射出來的,不過是一個平安返家的平凡想望。
Thumbnail
作家金英夏的散文集《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深入解析人類旅行的原因和意義。透過個人經驗和反思,他呈現出旅行與內心世界的交融,讓讀者思考自己旅行的理由與生活的課題。文章不僅展示了旅行的啟發,還探討了故事與人生的關聯,深入人心。希望能激發讀者的靈感與思考。
Thumbnail
《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從0開始的自助旅行指南》是謝雪文(雪兒Cher)2023年出版的新書,教讀者勇敢踏出旅行的第一步,包含從零到一介紹自助旅行的各種撇步、旅途背後故事與辛酸,以及她在旅行中收穫的人生啟示。無論是出國零經驗的新手,還是對旅行懷有熱情卻未行動的人,相信都能在本書中有所收穫。
Thumbnail
在祕魯 Chivay 小鎮,說書人已經和補習班約定好回去任課的時間,她已經在想著回台要做這做那,而我則是充滿著不安全感。 是什麼改變了我?這個問題彷彿類似是自問「為什麼寫作?」、「我是誰?」又或者旅行之中,我不斷自問且被許多人問:「為什麼旅行?」
Thumbnail
【走在夢想的路上】在分享謝哲青透過旅行中的體驗與成長,分享了對於夢想、人生的感悟和反思。書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及對於生活的深度思考。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旅行對我而言,是把自己置放到另一個不屬於現實生活的空間,用力打開感官去體驗未知帶給我的各式饗宴。 我向來不對旅行抱有特定的期待,也很少做太多的計畫,為的只是讓自己在出發的時候保持思緒的澄澈,以一種不帶偏見的姿態去親身感受。 也因為向來以平常心去面對旅行這件事,所以我很少在旅行中感到失
Thumbnail
作者謝哲青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考古學、藝術史雙碩士,曾任大英博物館與倫敦國家藝廊研究助理、佳士得拍賣會策展人。《WTO姐妹會》、《閱讀青旅行》及《青春愛讀書》(獲第五十一屆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節目主持人,也是作家、藝術史學者、登山家,行遍五大洲,旅行過一百零三個國家。著有《王者之爭》、《歐遊情書》
Thumbnail
作者謝雪文(雪兒Cher)喜歡旅行、寫作的40+魔羯少女,立志把日子活出喜歡的模樣,喜歡一個人自助旅行,在34歲那年更直接裸辭,經營旅遊類自媒體,分享她的旅行生活,已經走訪了60幾個國家。她期待這本書能給還沒踏出這一步的人勇氣,給已經踏出去的人持續出發的動力。 書中有寫到如何規劃自助旅行,提供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