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逝世至今也已1個半月了,眾多對她生平奉獻的紀錄與致敬也已遍佈可尋,海內外各種雜誌、專欄、紀錄片…。對我而言,從小她並不是在我成長過程中隨處可跡之角色,更多的或許是一個朦朧的印象,從名字聽得出來是英國君主,但人格特質、行為舉止、對英國人民乃至世界之影響,從沒走進我的生活圈。然而,直到看了Netflix的紀錄片【王冠 (The Crown)】,我卻不由自主地對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多了不只一分的敬意。
不過,王冠至今已經拍了4季,即將到來的11月第5季即將上線,我的進度卻是僅到了第3季的第4集。在這篇文章,我並不想將主軸放在探討這部劇前2季有多精彩,對我來說印象深刻的,是今天剛收看完的第3季第3集,有關艾伯凡礦災 (Aberfan disaster),這個台灣學生幾乎不曾了解過的歷史災難。
艾伯凡礦災事發於1966年,地點位於威爾斯的艾伯凡鎮。事故發生在當日早上第7垃圾場廢土堆因長時間受天雨影響而液化,並導致礦坑崩塌並衝擊艾伯凡鎮,甚至直接使廢土推以時速128公里/小時衝入小學導致師生當場活埋,最終造成共144人死亡。因事發前當地人民曾對政府提出多次警告,但政府始終認為小題大作而棄之不理,導致事件後當時執政的工黨政府面臨政治危機,甚至對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當時過於中立化、官方的冷靜旁觀,變成政府轉移焦點的可能對象。
Aberfan disaster, Wales, 1966.
光從上方的事故照片中,就夠讓人感到怵目驚心,更別說當時在現場的英國首相,或是事發後也曾到現場的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不管是首相或是菲利普親王,他們不約而同的共同提到了現場人民所傳遞出來的強大之悲痛,因逝世的太多是尚未長大的孩童,且居民不吵、不鬧、不抗爭,更是讓人從這樣的寧靜中,默默感受到過於強大的悲痛,究竟奪走他們多少的能量...
但轉換到伊莉莎白二世的身上,我試想若我身為一國之君主,對於災難發生當下,前往現場真的是對的嗎?救難行動尚未結束,立即前往現場會不會導致局面可能有更大的干擾,或是耽誤了救災行動?
當我問自己這個問題時,我也遲疑了。若我今天是個平民,毫不猶豫衝往現場出一份力,我想是每個人的共同答案。但身為一國之主,一國之精神象徵,尤其英國君主盡可能退居幕後保持低調、神秘之一貫作為,加上她並沒有親臨現場所感受那樣之悲痛,保持官方之慰問我想也是我若為君主,當時會選擇做的。
劇中首相與女王在房間內之對話卻在劇尾深深掀起我心中之高潮。
當我以為最終不論是女王維持低調,或是前往現場慰問,我認為皆相當合理。但,出我意料的,是首相與女王在每週例行會面時談到,她雖身為君主(或首相),但她也是人啊,只要是人就不完美。女王提及她許多時候甚至不會有太大的情緒起伏,甚至連落淚都極為罕見,這樣的她去災難現場,究竟是否合適連她自己都打上了問號。要符合“女王”這樣的社會形象,有時也是相當困難的。
最終,女王前往了災難現場並會見了幾位受災戶的家屬,確實給當地帶來了精神上的力量。她回到溫莎城堡後,聽見當時葬禮上的錄音帶回放時,也睽違許久的落下了眼淚,這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據了解,甚至到了她生涯後期,未能在第一時間前往現場給予人民力量,也是她畢生最後悔的事情之一。
然而,我會說,作為君主或許便需扮演那最強大又平靜的生命力,才能帶給他人力量。君主也是人,也是有情緒的人,但能否保持真誠的心來帶給人民力量,而不落人口舌被稱為政治操弄、作秀,我想是伊莉莎白二世能如此被後人歌頌敬佩最大的原因。
Queen Elizabeth's Visit to Aberfan.
或許人生中會有幾次讓我們遺憾的事,但只要將之銘記在心,並持續在未來做對的事,至少能讓自己問心無愧吧。真誠、平靜、又強壯的靈魂,是我與她之間最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