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罪後真相】看到的台灣懸疑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或許是因為韓劇的影響,懸疑劇是台灣近幾年來不斷嘗試的劇情,燒腦以及不斷反轉的劇情,挑戰著編劇與觀眾的極限,《罪後真相》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最後真相 電影宣傳海報(來源:電影官方網站)
平心而論,在這部片子中可以看到很多製作方的努力與挑戰,也看到了劇組盡力發揮,不論是劇情、拍攝、場景、燈光、陳設…等,都有努力的痕跡,但他卻仍然有很濃厚的台灣獨有電影節奏與表現方式。
台灣的電影一直以來都有非常獨特的節奏感,不論是在外部的鏡頭節奏或者內部的劇情節奏,都與美、日、韓,都有著巨大的不同,雖然許多電影投資人會說這是導演的功力,但我認為這是台灣電影故事沒有拆解重構的問題。
台灣的劇本一直以來都是偏向創作思維,簡單來說,一個傳統故事的流程會是「骨幹-事件-枝節-結果」,到了要搶獎項或者補助的時候,大家就會強調核心訴說精神、提及的議題、觀眾的反思…..等,所以變化可能會變成「事件-枝節(議題)-回憶(解釋)-骨幹(議題)-事件(議題)-回憶(解釋)-枝節(議題)-回憶(解釋)-骨幹+結局(思考)」(還可能是開放式結局),其實這樣一看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成功的電影大多是恐怖片以及校園愛情劇,因為相較之下故事比較單純。
再深入看這些複雜的劇本,台灣也常常有故事太複雜而說不清楚的狀況,或者最後交代的不清不楚的情形,有趣的是「說不清楚」或者「不合理」卻是鬼片可以接受的狀況,但是在劇情片的時候,就會不斷產生疑惑,造成觀影者的分心。相信許多同業人員在念相關科系或者在國際團隊工作的時候都曾經學過,一個商業劇本的解構是很重要的,在幾頁的篇幅內要發生多少事件、幾頁之後應該要有轉折、描述性的畫面不要超過幾頁、劇本在開場5-8頁需要第一個爆點…等,雖然這樣的邏輯不一定適合台灣電影,但在長久的電影工業下,一個好的商業劇情是可以被系統化拆解的,而台灣的劇情片似乎還在往這方向努力著。
曾幾何時,台灣單純簡單的劇情已經越來越少見,而「讓觀眾猜不到,讓大家有更多反思,讓大家有更多感觸……等」成了許多導演或者編劇的目標,但我還是希望台灣的電影可以越來越好,不要浪費了長久在世界各地發光的技術人才,好的電影產業也是重要的文化軟實力,更能帶動各種軟硬體的發展。
回到話題《罪後真相》到底好不好看,我覺得他已經是這幾年台灣懸疑電影的一個里程碑了,劇情也算是完整度較高的,張孝全、陳昊森的演技真的很好,可以帶入很多情緒,加上方郁婷與兩位自然互動的演出,算是值得一看,但記得帶點東西進去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哈勇家 溫暖推薦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非常溫暖的電影,導演陳潔瑤在泰雅族的影像紀錄與影像經營上努力著,哈勇家是一個劇情非常成熟的電影,也有著台灣獨有的電影節奏,用著看似日常生活的角度,喚起許多重要的文化記憶。 泰雅族的部落是深具原住民傳統文化內涵的,透過這部戲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泰雅族的生活儀式、部落
香港,一個歷史多變、種族多元、節奏快速、金融匯流的重要地方。 在看了「七人樂隊」一片,總覺得有一股悶悶的、透不過氣卻又努力著呼吸、感受到新鮮卻又茫然的社會氛圍,這樣的情緒在影片中不斷重複出現,呈現出香港獨有的風味,在影片中不斷擴散的力道。
哈勇家 溫暖推薦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非常溫暖的電影,導演陳潔瑤在泰雅族的影像紀錄與影像經營上努力著,哈勇家是一個劇情非常成熟的電影,也有著台灣獨有的電影節奏,用著看似日常生活的角度,喚起許多重要的文化記憶。 泰雅族的部落是深具原住民傳統文化內涵的,透過這部戲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泰雅族的生活儀式、部落
香港,一個歷史多變、種族多元、節奏快速、金融匯流的重要地方。 在看了「七人樂隊」一片,總覺得有一股悶悶的、透不過氣卻又努力著呼吸、感受到新鮮卻又茫然的社會氛圍,這樣的情緒在影片中不斷重複出現,呈現出香港獨有的風味,在影片中不斷擴散的力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部在台灣上映時沒什麼熱度,但在中國卻莫名竄紅的台灣犯罪劇情片,《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情節大致在敘述原本自身也是一害的周處,在他人慫恿下滅除了其他二害(猛虎、蛟龍),隨後幡然自新,改惡從善的故事。
Thumbnail
有別於傳統的推理、懸疑劇,這齣電影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風格。沒有結局的翻轉,而是透過法庭上的論證還有搖擺曖昧不明的真相,討論婚姻關係、性別認同還有社會大眾在面對未知時,究竟該相信什麼?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像《查無此心》這種犯罪懸疑驚悚片,我覺得是香港片商會買的片種呢!想不到在去年HKAFF上映過後,12月尾便直上Netfilx 當時我恰好也在追Netflix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兩套作品也是關於外籍移工(外勞),有點好奇只是偶然,還是有甚麼特殊原因令台灣人越來越關注這個議題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年引發「寫作心得比賽」現象級事件的,無疑是《墜惡真相》。原因很簡單,這部片雖名為「真相」,不但真相不明,甚至關於案情的辯證,以及最後的結尾都有太多討論的空間了。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部在台灣上映時沒什麼熱度,但在中國卻莫名竄紅的台灣犯罪劇情片,《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情節大致在敘述原本自身也是一害的周處,在他人慫恿下滅除了其他二害(猛虎、蛟龍),隨後幡然自新,改惡從善的故事。
Thumbnail
有別於傳統的推理、懸疑劇,這齣電影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風格。沒有結局的翻轉,而是透過法庭上的論證還有搖擺曖昧不明的真相,討論婚姻關係、性別認同還有社會大眾在面對未知時,究竟該相信什麼?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墜惡真相》的劇本無懈可擊,兩個半小時長的故事節奏井然有序,多次的庭審戲碼毫不拖宕,原告被告兩方攻防戰在成熟的對白下顯得更劍拔弩張。
Thumbnail
像《查無此心》這種犯罪懸疑驚悚片,我覺得是香港片商會買的片種呢!想不到在去年HKAFF上映過後,12月尾便直上Netfilx 當時我恰好也在追Netflix的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兩套作品也是關於外籍移工(外勞),有點好奇只是偶然,還是有甚麼特殊原因令台灣人越來越關注這個議題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一開始以為只是個普通的推理作品, 沒想到其實是富有深意的一場哲學思辯, 「真相」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今年引發「寫作心得比賽」現象級事件的,無疑是《墜惡真相》。原因很簡單,這部片雖名為「真相」,不但真相不明,甚至關於案情的辯證,以及最後的結尾都有太多討論的空間了。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