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之後,換來的是萬丈深淵,您還願意低頭嗎?

折腰之後,換來的是萬丈深淵,您還願意低頭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很忌諱強欺弱;但更怕「軟土深掘模式」的沒完沒了!想在職場上安穩立足,到底要淪為弱者,委屈度日?還是晉升強者,不被欺凌?抑或是成為一個智者,既不欺人,也不被欺凌?在職場需要大智慧。
圖/PIXABAY

圖/PIXABAY

新環境不同生態的考驗

小莉剛從A校調任B校當主任,需要兼任補校業務,她在原本服務的學校也兼辦補校,所以駕輕就熟。八月到職後,順當當的進行招生、採購書籍、編印教材、延聘師資等業務;豈料,八月底,老工友從會計那兒看到,補校兼職薪津的請領,發現是小莉和一起到任的新校長名單,竟憤憤不平的找到小莉責問:為什麼八月份不是原來的校長和主任領薪水?對於一個工友,以這樣的口氣與態度,光明正大插手學校行政業務,小莉雖然震驚,也對於這個新環境的生態,有所芥蒂;但也好聲好氣的解釋:

小莉:國小主任兼職的薪水,是從八月份新學年度算起。我和校長八月到職,所以當然是我們的名字。

工友:可是補校的事情都是前主任離開前做的呀!

小莉:沒有喔,前主任只是提出學年度申辦補校計畫,我從八月到職,也已推進很多補校業務,將來的執行與考核也都是我要做的。

工友:總之,八月份的薪水,不應該是你的!

二人不歡而散。

再三求證、實事求是

為預防是自己犯錯而不自知,小莉事後打電話到縣府業務單位與財主單位,確認薪津請領無誤;再打電話到鄰近二所也有辦理補校的學校,證實兼職的日期就是八月起薪無誤;而小莉本人也並未請領原學校的補校兼職津貼。就不再理會工友的質問。

隔二天開學了,小莉經過工友先生的座位,不經意在桌面發現一張A4紙張,上面寫著:「不要臉,黑心錢也敢貪」。

頓時,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情懷湧上,孰可忍?孰不可忍!小莉即刻找到工友,告訴他馬上到校史室去!工友推託要去割草,小莉疾言厲色地告訴他,要不了五分鐘,立刻、馬上去!

莉:「請你說說,你夾在玻璃墊下那張紙,寫的是什麼意思?」

工:「哪有,就隨便寫寫。」

莉:「我知道這樣質問你的私事,的確是有不禮貌之處;但我知道你指的是什麼事,我也跟你解釋過了,況且我也打電話查詢,我沒做錯呀,你這麼寫,不知情的同事會怎麼想?怎麼看待我這個新來的主任?他們一定會問你,屆時,你又當如何以自己的誤解來汙衊我?」

工:「那都是你自己想的。我又沒指名道姓!」

莉:「是啊,的確是沒指名,但你我心知肚明!」

工:「那你想怎樣?」

攤牌

圖/PIXABAY

圖/PIXABAY

莉:

1.難道我們的會計老師,對自己的承辦業務,比您還不懂嗎?您認為他是犯了請款人填寫錯誤的疏失?還是偏袒我們新來的校長和主任?

2.我給你縣府承辦補校業務人員的電話,還有隔壁學校承辦補校主任電話,方便您自己求證。

3.我會邀請前任校長和主任回來學校,大家當面把話說清楚。

4.如果事實證明是我的錯,我即刻修改請款人,並當眾向您道歉,同時在教職員晨會承認我自己的業務疏失。但如果是你錯了,請你馬上把紙條拿掉。

5.我的立場是:『我沒做的事情、沒貪的錢,絕不容許被冤枉!這是我的底線。』

轉圜

此時,工友一直無語,望著窗外。小莉知道是時後了,應該拿把《下階梯》,給工友台階下,於是態度和緩的說:「您看哪,大家都是拿薪水做事情的人,誰願意觸犯法令?我若為了貪這點小錢,除了留下人生汙點,恐怕也要擔負更大的偽造文書,與冒領津貼的罪責,我又不傻!我知道你也是正義之人,才會跳出來,想替前主任主持公道,但事實證明,您是誤會了。今天把事情談開就好,希望您也能了解我的誠意,我初來乍到,很需要您和其他同仁的支持與協助,不是找麻煩來的,不是嗎?耽誤您割草的時間了,真是抱歉!」

工友默默離開,小莉覺得將態度表明後,心裡舒坦多了。

隔天,那張紙條不見了;之後,工友對小莉更是客客氣氣的!

轉機

現實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被欺壓、被誤解的事情,也可能被人踩到底線;雖然古人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說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但有些人便是以當事人沒有辯白,就是『默認』來斷定是非。所以有些狀況是,退下一步來,就會跌入萬丈深淵、永無翻身之日,當然不能低頭認輸,或折腰受辱。

情緒只是一個Moment的事情,冷靜下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但適時適度的「示強」與「示弱」,抑或是二者交互運用,的確是想讓自己的職場關係圓融的大課題!

avatar-img
蒔緣的沙龍
119會員
671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蒔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當你感覺越矛盾,限制越多時,請告訴自己:衝突,才是最好的施力點,更好的答案,正等在前方。第三選擇的思維便是:整理對立意見的優點,創造更優的新選項!
本文探討一位養尊處優的官家少爺逃家闖蕩江湖的經歷,諷刺其生活白痴、不懂人情世故,以及其父母親所謂「為你好」的教育背後,可能隱藏的錯誤。少爺的經歷充滿許多錯誤示範,例如:財不露白、個資外洩、不懂人情世故等等,凸顯現代人教養子女時,應該深思「為你好」的真正意義。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