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評析002:虛擬交易04-3/20-央行的「穩定匯率」政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羅貫中《三國演義》開卷詞)

央行的「穩定匯率」政策

  截至2021年12月,台灣的外匯存底,高達5484億美元,約合15.3兆新台幣,占央行總資產的81.4%(註7)。台灣外匯存底的金額世界排名第六,僅次於中國、日本、瑞士、俄羅斯與印度(註8)。
  央行若想讓新台幣升值,或是阻止新台幣貶值,會在外匯市場上賣出美元、買進新台幣;想讓新台幣升貶值,或是阻止新台幣升值,則會在外匯市場上買進美元,釋出新台幣。被央行買進的外幣,會存在外匯存底內,使外匯存底增加;而央行需要賣出美元穩定匯價時,則會將外匯存底中的外幣釋出,減少外匯存底。

央行近20年來的貶值政策,帶來什麼影響?

  一般來說,最新技術的設備,通常是由先進的已開發國家所生產,新台幣貶值後,這些高科技設備的成本變得更高,阻礙廠商購買高科技設備的動力與動機。如此一來,對台灣廠商產業升級的速度有負面影響。廠商若不能及時更新設備、跟上最新技術,久而久之,會導致技術與製造能力落後,利潤也比不上他國廠商。
  台灣許多出口廠商,的確擁有高科技、高效能,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名列前茅;不過,也有部分廠商獲利能力很差,毛利率僅在5%以下。新台幣只要升值幅度稍大,便會吃掉他們僅有的獲利。貶值政策,其實是犧牲全體消費者的權益,來嘉惠出口廠商,我們透過貶值政策來為這些廠商「續命」,其實,對整體經濟的健康成長,並非好事。
  此外,產業升級不力,企業能分給員工的薪資自然也被壓縮。近20年來,台灣勞工的薪資成長停滯,背後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台灣產業升級不力。而薪資的停滯,迫使人才出走、追求更高的薪資;缺乏人才,令產業升級顯得格外艱難。於是,形成一種仿若魔咒般的惡性循環。

註7: 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595&parentpath=0,590&mcustomize=bstatistics_view.jsp&serno=201105120001,金管會銀行局,我國金融暨經濟發展重要指標;https://www.cbc.gov.tw/tw/lp-544-1.html,央行,資產負債表,最後瀏覽日:2022年10月10日。

註8: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各國外匯儲備列表,最後瀏覽日:2022年10月10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個人的天荒地老的沙龍
9會員
103內容數
公司治理、領導、管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因素,分別是主要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體系的負面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程度遠不如預期,北京當局會不會大力救經濟。文章指出,這兩個因素都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對全球經濟成長和通膨的前景造成了極大的挑戰。文章呼籲政府應
Thumbnail
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因素,分別是主要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體系的負面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程度遠不如預期,北京當局會不會大力救經濟。文章指出,這兩個因素都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對全球經濟成長和通膨的前景造成了極大的挑戰。文章呼籲政府應
Thumbnail
人民幣貶值對台灣的影響 近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下跌,離岸價已經跌破7.28元,逼近7.3元整數關卡;在岸價也跌破7.27元。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儘管中國央行多次進場捍衛匯價,但市場看空人民幣的氛圍仍然濃厚。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受到美聯儲加息和英國減稅的刺激。人民幣貶值對中國本
Thumbnail
人民幣貶值對台灣的影響 近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下跌,離岸價已經跌破7.28元,逼近7.3元整數關卡;在岸價也跌破7.27元。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儘管中國央行多次進場捍衛匯價,但市場看空人民幣的氛圍仍然濃厚。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受到美聯儲加息和英國減稅的刺激。人民幣貶值對中國本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濟前景如何? 最近,央行發布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月的2.21%下修到1.72%,減少了0.4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將不如預期,也低於去年的2.3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產出缺口轉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濟前景如何? 最近,央行發布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月的2.21%下修到1.72%,減少了0.4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將不如預期,也低於去年的2.3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產出缺口轉
Thumbnail
中國為全球第二帶經濟體,但人民幣的金融風險是不穩定的,如下: 金融體系:相對全球市相對不健康,如影子銀行、地方政府債務和壞賬。 貨幣政策的不穩定:計畫經濟的特色是透過模仿、學習、財務槓桿,讓工業快速複製崛起,如當年天皇統治時期的日本、現在的中國、未來的越南都是如此;而經濟&工業強國卻是不同的思維,金
Thumbnail
中國為全球第二帶經濟體,但人民幣的金融風險是不穩定的,如下: 金融體系:相對全球市相對不健康,如影子銀行、地方政府債務和壞賬。 貨幣政策的不穩定:計畫經濟的特色是透過模仿、學習、財務槓桿,讓工業快速複製崛起,如當年天皇統治時期的日本、現在的中國、未來的越南都是如此;而經濟&工業強國卻是不同的思維,金
Thumbnail
美元不斷再升息,亞洲各國房地產皆有受到影響,今天就來聊聊對岸及我國房地產在美元升息後的概況…
Thumbnail
美元不斷再升息,亞洲各國房地產皆有受到影響,今天就來聊聊對岸及我國房地產在美元升息後的概況…
Thumbnail
半碼,夠嗎? 延續著美國升息3碼,中央銀行昨天舉行第2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宣布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125個百分點)。<美國升3碼,為什麼台灣只升半碼?台幣要貶破30塊了嗎?> 有人抱怨說,現在通膨這麼高(+3.39%),只調升半碼夠嗎? 後疫情時代的通膨與升息 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結論
Thumbnail
半碼,夠嗎? 延續著美國升息3碼,中央銀行昨天舉行第2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宣布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125個百分點)。<美國升3碼,為什麼台灣只升半碼?台幣要貶破30塊了嗎?> 有人抱怨說,現在通膨這麼高(+3.39%),只調升半碼夠嗎? 後疫情時代的通膨與升息 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結論
Thumbnail
台幣的升值跟人民幣的升值,雖然同時發生,表面上也配合美元指數的走弱,但是背後的經濟因素並不相同⋯⋯
Thumbnail
台幣的升值跟人民幣的升值,雖然同時發生,表面上也配合美元指數的走弱,但是背後的經濟因素並不相同⋯⋯
Thumbnail
台幣的升值跟人民幣的升值,雖然同時發生,表面上也配合美元指數的走弱,但是背後的經濟因素並不相同⋯⋯
Thumbnail
台幣的升值跟人民幣的升值,雖然同時發生,表面上也配合美元指數的走弱,但是背後的經濟因素並不相同⋯⋯
Thumbnail
新聞點評:國內爛頭寸暴增 央行定存單餘額續創歷史新高 以前台灣一首流行的台語歌:「心事誰人知」,現在央行總裁陽金龍會不會很想唱一下。 新聞說: l 「利率和匯率,央行只能顧一個」,央行為了匯率,因為一直買美元、放出等量新台幣,國內資金淹大水,利率就會跌跌不休。 l 副作用就是資金愈來愈浮濫。一部分跑
Thumbnail
新聞點評:國內爛頭寸暴增 央行定存單餘額續創歷史新高 以前台灣一首流行的台語歌:「心事誰人知」,現在央行總裁陽金龍會不會很想唱一下。 新聞說: l 「利率和匯率,央行只能顧一個」,央行為了匯率,因為一直買美元、放出等量新台幣,國內資金淹大水,利率就會跌跌不休。 l 副作用就是資金愈來愈浮濫。一部分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