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因素,分別是主要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體系的負面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程度遠不如預期,北京當局會不會大力救經濟。文章指出,這兩個因素都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對全球經濟成長和通膨的前景造成了極大的挑戰。文章呼籲政府應從整體經濟政策的制高點,致力於強化對台灣投資的誘因、優化台灣服務業的競爭力,並且善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美國「友岸外包」政策下取得有力的地位,方可維持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

內文:

近期,全球股市呈現多頭樣態,但經濟基本面卻疲弱不振,兩者之間出現了明顯的脫鉤現象。這使得專家學者們對於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預測變得更加困難。就像台灣今年GDP成長率能否保2,各家看法也不一。

主計總處與國發會以消費熱絡與公營事業投資成長為由,主張保2有望;央行考量國際經濟局勢難測與全球貿易趨緩影響出口,下修今年GDP成長預測至1.72%,而民間智庫看壞台灣景氣的程度更甚。同樣,近期國際主要機構雖上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卻又附帶不少但書。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看不到景氣低迷終點的現象呢?我們認為,關鍵原因有二:

一、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

自從美國聯準會(Fed)在2022年開始升息循環後,其他主要央行也紛紛跟進,實施了一系列的緊縮貨幣政策。這些政策旨在終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後引發的高通膨現象,並防止金融市場出現泡沫和過度投機。

然而,這些政策對於實體經濟體系的負面影響卻仍然難以估計。過去20年來,全球多數國家都處於超寬鬆的貨幣環境中,經濟活動和金融體系都以低利率為基準。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利率上升,就會對企業和消費者的資金成本和債務負擔造成巨大的壓力,進而影響投資、消費和信心。

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警訊。美歐銀行信貸調查顯示,第一季貨幣供需已同步下滑,意味著銀行減少放貸,企業減少借款。這是因為銀行面臨升息、負殖利率曲線和存款外流等營運風險,而企業則面臨高資金成本和終端需求減弱的困境。此外,美國多個地區的製造業未來六個月資本支出展望指數也下探,顯示企業的投產活動變得更加保守。

另一方面,消費端也不容樂觀。由於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將消耗完畢,加上利息支出增加和物價上漲的影響,消費者的成長動能也將轉弱。因此,我們預期下半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衰退的壓力,而主要央行也將陷入打通膨與防止衰退的政策兩難。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升息循環所處的疫後經濟環境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主要央行在執行政策時也必須如履薄冰。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央行往往會在危機爆發前錯估了市場的承受能力和風險程度。例如,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聯準會並沒有預見到次級房貸危機對全球金融系統的嚴重影響。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央行是否能夠及時調整政策以因應市場變化,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二、中國經濟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經濟對於全球經濟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力。然而,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復甦程度遠不如預期,且面臨著多重挑戰。

首先,中國內需不振。雖然中國是第一個控制住疫情並解除封鎖的國家,但其製造業PMI自4月起就再度跌落衰退區間,反映出供應鏈運作不順暢和終端需求減弱。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固定投資等三大經濟數據表現仍低於疫前水平,消費者與生產者物價下行,令通縮疑慮高漲。中國政府雖然推出了一些刺激措施,如降準、減稅、增加基礎設施投資等,但效果似乎有限,且也受到財政紀律和金融風險的約束。

其次,中國外需受阻。由於美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的經濟復甦速度放緩,全球貿易增長趨緩,中國的出口業務也受到影響。同時,中國也面臨著美國的貿易壓力和技術封鎖,以及其他國家的供應鏈多元化和去中國化的趨勢。這些因素都對中國的外向型產業造成了威脅,並可能影響中國的經濟轉型和升級。

因此,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在下半年仍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且北京當局會不會大力救經濟仍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如果中國經濟出現了顯著的下滑或動盪,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的衝擊。

結語:

總之,我們認為,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將受到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和中國經濟的雙重影響。這兩個因素都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對全球經濟成長和通膨的前景造成了極大的挑戰。我們建議投資者和企業要保持高度的警覺和靈活性,適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佈局。

對台灣而言,我們呼籲政府應從整體經濟政策的制高點,致力於強化對台灣投資的誘因、優化台灣服務業的競爭力,並且善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美國「友岸外包」政策下取得有力的地位,方可維持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

另外,在台電啟動六大計畫的消息下,我們也期待台電能夠有效地提升電力供應穩定性和品質,並且推動能源轉型和減碳目標。根據台電公布的資料 ,這六大計畫包括:

  • 台中電廠第二期新建燃氣機組計畫:規劃四部新燃氣機組,每部裝置容量130萬瓩,預計2026年完工。
  • 興達電廠1號機改裝生質能機組計畫:利用舊有鍋爐,燃料改採木質顆粒,裝置容量50萬瓩,預計2025年完工。
  • 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建造一座抽蓄式水力發電廠,裝置容量100萬瓩,預計2029年完工。
  • 變電所改建二期專案計畫:改善變電所設備老舊問題,提升供電可靠度,預計2028年完工。
  • 強化電網韌性專案計畫:增加電網的多線同時供電能力,降低電力負載,並增設靜態型同步補償器,提高電壓穩定度,預計2028年完工。
  • 第1期低壓AMI布建計畫:將傳統電表更換為智慧電表,提供用戶即時的用電資訊,並提升抄表效率和準確度,預計2027年完工。

我們認為,這些計畫將有助於台電因應未來再生能源的併網挑戰,並且提升用戶的用電體驗。我們也期待台電能夠在執行這些計畫的過程中,充分考量環境和社會的影響,並且與各方溝通協調,以確保計畫的順利進行。

: 台電砸5,528億 啟動6大計畫 | 產經 | 非凡新聞 : 台電砸5,528億 啟動6大計畫 - 財經要聞 - 工商時報 - 中時新聞網 : 台電砸5,528億 啟動6大計畫 - 上市櫃 - 旺得富理財網 : 台電砸5,528億 啟動6大計畫|產業新聞|產科國際所【IEK產業情報網】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台股 #股票 #退休 #金融 #財產 #發財 #被動收入 #上班族 #投資新手 #選股 #理財 #etf #00878 #0056 #0050 #stockmarket #stock #finance #2023

🎯我是股市鴿|鴿的方向只有一個

👍追蹤社群:IG每日成交紀錄股市爆料同學會Vocus專題Vocus個人頁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贊助】🥐

📰今天的股市鴿新聞到此,明天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鴿園地
15會員
935內容數
每日重點財經新聞
股市鴿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未來景氣關鍵,在於終端需求復甦,畢竟庫存很低,需求回溫就有補庫存行為。」
Thumbnail
「未來景氣關鍵,在於終端需求復甦,畢竟庫存很低,需求回溫就有補庫存行為。」
Thumbnail
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因素,分別是主要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體系的負面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程度遠不如預期,北京當局會不會大力救經濟。文章指出,這兩個因素都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對全球經濟成長和通膨的前景造成了極大的挑戰。文章呼籲政府應
Thumbnail
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走勢的兩大關鍵因素,分別是主要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對經濟體系的負面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程度遠不如預期,北京當局會不會大力救經濟。文章指出,這兩個因素都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對全球經濟成長和通膨的前景造成了極大的挑戰。文章呼籲政府應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濟前景如何? 最近,央行發布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月的2.21%下修到1.72%,減少了0.4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將不如預期,也低於去年的2.3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產出缺口轉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央行下修經濟成長率,台灣經濟前景如何? 最近,央行發布了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月的2.21%下修到1.72%,減少了0.49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將不如預期,也低於去年的2.35%。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國內產出缺口轉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在面臨通縮,而全球的經濟正在面對頑劣的滯漲。這也是新世界秩序轉移,變遷的一個副產物。。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在面臨通縮,而全球的經濟正在面對頑劣的滯漲。這也是新世界秩序轉移,變遷的一個副產物。。
Thumbnail
中國為全球第二帶經濟體,但人民幣的金融風險是不穩定的,如下: 金融體系:相對全球市相對不健康,如影子銀行、地方政府債務和壞賬。 貨幣政策的不穩定:計畫經濟的特色是透過模仿、學習、財務槓桿,讓工業快速複製崛起,如當年天皇統治時期的日本、現在的中國、未來的越南都是如此;而經濟&工業強國卻是不同的思維,金
Thumbnail
中國為全球第二帶經濟體,但人民幣的金融風險是不穩定的,如下: 金融體系:相對全球市相對不健康,如影子銀行、地方政府債務和壞賬。 貨幣政策的不穩定:計畫經濟的特色是透過模仿、學習、財務槓桿,讓工業快速複製崛起,如當年天皇統治時期的日本、現在的中國、未來的越南都是如此;而經濟&工業強國卻是不同的思維,金
Thumbnail
美中貿易戰、逆全球化、保護主義、烏俄戰爭,是近期最受到矚目的議題,隨著中國與美國經濟、科技、軍事競爭,打破了以往世界供應鏈的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和諧環境,過去,中國擔起了世界工廠的腳色,全世界二十幾年來,組裝、製造、加工等商品大部分都是Made in China,買十樣商品有八樣來自中國製造,之所以
Thumbnail
美中貿易戰、逆全球化、保護主義、烏俄戰爭,是近期最受到矚目的議題,隨著中國與美國經濟、科技、軍事競爭,打破了以往世界供應鏈的分工合作,各取所需的和諧環境,過去,中國擔起了世界工廠的腳色,全世界二十幾年來,組裝、製造、加工等商品大部分都是Made in China,買十樣商品有八樣來自中國製造,之所以
Thumbnail
2022全球為數不多仍在降息的國家當中,中國算是其中的代表。雖然,中國央行這些年不斷地表達「不搞大水漫灌」、「利率中性化」、「穩貨幣、保成長」的立場。但實際做起來,卻是一步一步的降息降準,而且頻率有越來越快的趨勢。 應證了過去經濟學家常說的,全球化分工的中國工廠持續對外輸出通貨緊縮。
Thumbnail
2022全球為數不多仍在降息的國家當中,中國算是其中的代表。雖然,中國央行這些年不斷地表達「不搞大水漫灌」、「利率中性化」、「穩貨幣、保成長」的立場。但實際做起來,卻是一步一步的降息降準,而且頻率有越來越快的趨勢。 應證了過去經濟學家常說的,全球化分工的中國工廠持續對外輸出通貨緊縮。
Thumbnail
3月17日台灣央行政策重點:政策利率升息一碼(+0.25%)壓抑通膨預期;房地產信用管制本次暫時不動作;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預計至第三季通膨皆維持在2%以上;全球供應鏈問題短期看不見改善;國內經濟復甦持續,疫情受挫產業也呈現恢復。
Thumbnail
3月17日台灣央行政策重點:政策利率升息一碼(+0.25%)壓抑通膨預期;房地產信用管制本次暫時不動作;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預計至第三季通膨皆維持在2%以上;全球供應鏈問題短期看不見改善;國內經濟復甦持續,疫情受挫產業也呈現恢復。
Thumbnail
2019年的突如其來的全球大疫情的擴散,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無限QE』快速又有效的維持了全球的經濟與股市,但相對造成的後遺症也是很龐大的。 2022年迎接到的2大挑戰-通膨及升息,一旦水庫一般的資金要回收的時候,是否還能持盈保泰,相信是每一位投資人今年的重大課題。
Thumbnail
2019年的突如其來的全球大疫情的擴散,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寬鬆政策『無限QE』快速又有效的維持了全球的經濟與股市,但相對造成的後遺症也是很龐大的。 2022年迎接到的2大挑戰-通膨及升息,一旦水庫一般的資金要回收的時候,是否還能持盈保泰,相信是每一位投資人今年的重大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