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後四國領導人接續訪華,釋放什麼訊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正式閉幕,中國外交場域隨後開展新動態。
首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於10月26日會見東盟國家駐華使節,表示「中國將繼續視周邊外交為對外關係首要,並把東盟放在優先位置」;10月27日,王毅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通話,指出「中俄實現各自發展振興是兩國的正當權利,完全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任何阻擋中俄前進步伐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而在27日,王毅也與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Faisal bin Farhan)召開了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政治外交分委會第四次會議,費薩爾於會後透露「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即將訪問沙特」。
10月28日,王毅接受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到任拜會,稱「作為兩個大國,中美誰也改變不了誰,美方不要再試圖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打交道,不要總想着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10月31日,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電話,就當前及今後一段的中美關係交換意見,同時商討印尼舉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時兩國領導人會晤的可能性,並同意在會議前再次通話。
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近一周內的四國領導人密集訪華。10月30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四天的正式訪問,是中共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外國政要;11月1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Shehbaz Sharif,下稱夏巴茲)抵達中國,展開其上任以來首次對華訪問;11月2日至4日,坦桑尼亞總統薩米婭·蘇盧胡·哈桑(Samia Suluhu Hassan)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是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非洲國家元首;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亦將抵達中國,展開其任內首次對華訪問,更是2019年底以來首位訪華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
上述行程,分別在兩個場域展現了中國的對外動態。

深化既定發展合作

首先是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亞國家領導人的來訪,體現了中國與友好國家深化既定合作的戰略意向。
其中,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此前曾八次訪華,2017年1月其二度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後的首次出訪,便是選擇中國;今次訪問,亦是其三度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後的首次出訪,目的地同樣是中國,足見其對中越交流的重視。而這一現象,很大程度是奠基於中國的發展步伐,以及中越逐步深化的市場互動。
根據《越通社》報道,阮富仲在與習近平會晤時指出,越南一向將發展「越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視為優先事項。阮富仲強調,越南特別重視中國市場,希望擴大對中國的越南優勢商品出口,並建議中方為越南農林水產品開放市場,保持供應鏈通暢,為兩國商品順利清關提供便利;提高越南藉由鐵路過境中國前往第三國的商品限額;為拓展航空、陸路和鐵路運輸合作創造便利條件,越南也願為中國高科技大型企業的對越投資創造便利條件。
由上述訊息可見,阮富仲此次來訪既為維繫中越情誼,也是意在促進中越經貿合作,尤其是在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的艱困背景下,與中國保持市場互動格外重要。而兩國領導人也在會後簽署了一系列貿易相關措施與邊境協議文件。
無獨有偶,巴基斯坦同樣着眼於對華合作的發展戰略。巴國總理夏巴茲訪華前夕,還特別在《環球時報》撰文,稱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貿易和投資夥伴,巴基斯坦亦是「一帶一路」倡議最早的合作夥伴,而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為巴基斯坦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夏巴茲特別強調,巴基斯坦可成為中國的製造業基地,成為中國工業和供應鏈網絡的延伸。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夏巴茲更於訪華前夕,將卡拉奇-白沙瓦鐵路、卡拉奇環城鐵路、克什米爾水電站3個新建項目納入中巴經濟走廊框架內。巴基斯坦國家經濟執行委員會(ECNEC)亦在會議上通過相關決議,批准了耗資98.5億美元的ML-1鐵路幹線改造項目,《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夏巴茲預計在訪問期間,建議中國對該項目投資84億美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亦於11月1日表示,「訪問期間,中巴雙方肯定會簽署一系列成果文件」。
而坦桑尼亞總統來訪同樣意義重大。由中國援建、並於1975年開通的坦贊鐵路曾是「中非友誼」的長期象徵,但在美英日近年競相爭取「經營非洲」的脈絡下,「一帶一路」於坦桑尼亞並非一帆風順,2020年時任坦國總統馬古富利(John Magufuli)便無預警取消前任總統基奎特(Jakaya Kikwete)簽署的巴加莫約港口工程,引發國際媒體大幅報道。如今新總統哈桑成為二十大後首位訪華的非洲國家領導人,應有高概率改易馬古富利的對華決策,正處停工狀態的巴加莫約港工程,也或有機會迎來重啟曙光。

「對華圍堵」有其現實障礙

而德國總理朔爾茨於二十大後訪華,則突顯美國發動的「對華圍堵」有其現實障礙:中歐關係往往依循既有的經貿現實、各自的國家利益來發展。
朔爾茨最早是在10月21日歐盟峰會後的記者會上宣佈訪華行程,中方則在10月28日予以確認。但10月以來,關於中遠集團入股德國漢堡港集裝箱碼頭的爭議持續發酵,朔爾茨與漢堡市政府雖無意攔阻,德國執政聯盟中的綠黨和自民黨卻堅決反對,最終各方取得共識:中遠集團獲准持有漢堡港集裝箱碼頭24.9%的股份,而非此前計劃的35%,德國內閣會議亦在10月26日批准此案。
由上述事件可見,即便政治正確枷鎖沉重,中德關係仍有強烈的商業邏輯底色。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於2022年初公布數據,中國已連續第六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交易夥伴。2021年,德國和中國雙邊貿易額高達2,454億歐元(約佔德國進出口貿易總量的10%),較2020年增長15.1%;且即便有新冠疫情干擾,德國的對華貿易額仍在2020年增長了3.5%。另據中國商務部介紹,2022年1-5月,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21.4%;中國德國商會今年對德國公司進行的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由於中國經濟持續復甦,71%的德資企業計劃增加在華投資。
如此經貿基礎,是德國無法放棄對華互動的關鍵。儘管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綠黨籍德國外長巴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皆主張施行某種程度的「對華脱鈎」,包括加強德國政府的對華投資審查、限制部分對華技術轉移,收緊政府對德企投資中國時的國家擔保規則等,德國商界的反彈卻始終強烈,以至政府只能推遲或擱置相關對華脱鈎法案。
當然,政治正確的壓力依舊不可忽視。雖說此次訪華行程明顯是帶有實用主義色彩的商業之旅,據彭博社28日引述知情人士稱,陪同朔爾茨訪華的商業代表團成員包括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西門子(Siemens)、福士(Volkswagen)、寶馬(BMW)、默克(Merck)、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Adidas等德國企業的行政總裁;但德方仍要強調「人權議題」的角色,德國政府發言人黑貝施特萊特(Steffen Hebestreit)便曾在10月29日表示,「朔爾茨將會在訪問期間就中德關係及多個國際議題與中方進行討論,除敦促中國開放市場外,亦會在與談時論及中國人權問題」,顯然有意安撫反對聲音。
而正如德媒所批評,「朔爾茨不想與北京決裂,卻又希望在某些議題上更為強硬,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故從此次出訪規劃來看,朔爾茨更多是希望在務實與政治正確間求取平衡。而對照德國在俄烏衝突下的堅決反俄姿態,對華來往並無遭遇同等程度的阻力,顯見中德經貿互動的血脈難分,以及中國在俄烏衝突下維持中立促和姿態的可貴,方有二十大後的中德元首峰會。
原文發表網址:
2022.11.2
二十大後四國領導人接續訪華 釋放什麼訊號?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3205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8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而由歷史視角觀之,中國清真寺究竟該有何種樣貌、中國穆斯林又該如何定位自身,看似皆是事件引發的時興話題,其實盡可在過往找到類似追問形跡。故與其說這是圍繞西寧東關清真寺的單一辯論,不如說是西元7世紀伊斯蘭傳入中國後,便持續存在的千年歷史迴音。
細究烏克蘭與台灣的共同困境,根源便是複雜歷史衍生的多重文化認同,在政治菁英的有意煽動下,上升成了敵我與國族之爭,從而襲奪日常論述空間。
蔡英文初入政壇時,曾有「民進黨白玫瑰」之稱,予人冷靜、清新的知性感。然而經歷陸委會主委、民進黨黨主席等職務歷練,如今身居總統之位的蔡英文,已不復當年的不慍不火,而是在台灣日漸極化的政治氛圍中,改以強悍反中的面目示人,故又被青年支持者冠以「辣台妹」的別稱。
「《步步驚心》、《甄嬛傳》其實處處充滿「漢人」文化想像,到了《延禧攻略》、《如懿傳》卻開始貼近史實深究滿人文化,甚至連滿人不裹小腳、戴耳環必須一耳三鉗這種細節都跑出來,擺明說了大清國不是跟漢人一路的,是只把漢人當奴僕的外族帝國」
而由歷史視角觀之,中國清真寺究竟該有何種樣貌、中國穆斯林又該如何定位自身,看似皆是事件引發的時興話題,其實盡可在過往找到類似追問形跡。故與其說這是圍繞西寧東關清真寺的單一辯論,不如說是西元7世紀伊斯蘭傳入中國後,便持續存在的千年歷史迴音。
細究烏克蘭與台灣的共同困境,根源便是複雜歷史衍生的多重文化認同,在政治菁英的有意煽動下,上升成了敵我與國族之爭,從而襲奪日常論述空間。
蔡英文初入政壇時,曾有「民進黨白玫瑰」之稱,予人冷靜、清新的知性感。然而經歷陸委會主委、民進黨黨主席等職務歷練,如今身居總統之位的蔡英文,已不復當年的不慍不火,而是在台灣日漸極化的政治氛圍中,改以強悍反中的面目示人,故又被青年支持者冠以「辣台妹」的別稱。
「《步步驚心》、《甄嬛傳》其實處處充滿「漢人」文化想像,到了《延禧攻略》、《如懿傳》卻開始貼近史實深究滿人文化,甚至連滿人不裹小腳、戴耳環必須一耳三鉗這種細節都跑出來,擺明說了大清國不是跟漢人一路的,是只把漢人當奴僕的外族帝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根據大陆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就台灣地區「5·20就職儀式」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王毅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可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據報導,國民黨傅崐萁率訪問中國,中國不僅宣布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開放台灣文旦柚輸中等措施,表示,願意向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組合屋,將透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 兩岸和平交流,算是好事。可是,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劣品假貨流竄,參諸過往的實際經驗,台灣恐又將再受難,堪稱是重大風險與隱憂,需要特別留意。
Thumbnail
2000年,馬其頓政府高層人事變動,新副總理、外交部長不希望繼續跟臺灣建交,立刻宣佈斷交並跟中共建交。諾魯曾建交斷交兩次,最近跟中共斷交並向臺灣訴求更大的援助。其他斷交國家中,部分因中共的金援或其他利益而斷交。
Thumbnail
2023/12/21 大陸外長王毅將這局低盪稱為舊金山願景,怕是過於浪漫...越南今年5月也與共軍海警發生過水砲衝突,拜登10月訪越大陣仗升級兩國「全面戰略夥伴」。但從習近平兩個月後緊接著訪越,締結「命運共同體」(越方譯為「共享未來共同體」),顯然越共有更多左右逢源的技巧(「竹子外交」)。
Thumbnail
越南總理范明正與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創始人嚴介和在首都河內市見面。會議過後沒幾天,河內市交通局就促成中國太平洋建設與越南建築進出口公司(Vinaconex)的合作協議。協議中提到,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將在首都河內市參與投資許多重要基礎建設,包含跨越紅河的慈簾橋以及河內捷運五號線。
Thumbnail
越南總理范明正到瑞士參加一年一度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會議上與各企業代表見面,並呼籲全球的投資人可以關注越南的科技業發展,包含人工智慧、汽車和半導體的產業,並重申這些產業若來越南設廠,將會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根據大陆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就台灣地區「5·20就職儀式」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王毅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可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據報導,國民黨傅崐萁率訪問中國,中國不僅宣布恢復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開放台灣文旦柚輸中等措施,表示,願意向花蓮地震災區捐贈組合屋,將透過兩岸紅十字組織捐助。 兩岸和平交流,算是好事。可是,中國產能過剩,低價傾銷、劣品假貨流竄,參諸過往的實際經驗,台灣恐又將再受難,堪稱是重大風險與隱憂,需要特別留意。
Thumbnail
2000年,馬其頓政府高層人事變動,新副總理、外交部長不希望繼續跟臺灣建交,立刻宣佈斷交並跟中共建交。諾魯曾建交斷交兩次,最近跟中共斷交並向臺灣訴求更大的援助。其他斷交國家中,部分因中共的金援或其他利益而斷交。
Thumbnail
2023/12/21 大陸外長王毅將這局低盪稱為舊金山願景,怕是過於浪漫...越南今年5月也與共軍海警發生過水砲衝突,拜登10月訪越大陣仗升級兩國「全面戰略夥伴」。但從習近平兩個月後緊接著訪越,締結「命運共同體」(越方譯為「共享未來共同體」),顯然越共有更多左右逢源的技巧(「竹子外交」)。
Thumbnail
越南總理范明正與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創始人嚴介和在首都河內市見面。會議過後沒幾天,河內市交通局就促成中國太平洋建設與越南建築進出口公司(Vinaconex)的合作協議。協議中提到,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將在首都河內市參與投資許多重要基礎建設,包含跨越紅河的慈簾橋以及河內捷運五號線。
Thumbnail
越南總理范明正到瑞士參加一年一度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會議上與各企業代表見面,並呼籲全球的投資人可以關注越南的科技業發展,包含人工智慧、汽車和半導體的產業,並重申這些產業若來越南設廠,將會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