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商學院的學生畢業以後拿一個卡片來打洞,買一隻股票,打一個孔洞,那麼終其一生,一定是卡片上洞洞最少的學生會成為巨富。
以我的經驗來說,獲利比較高的月份其實手數都不太高,拿我這幾個月的例子來說,我一個月10萬的倉平均是七十手左右,盈利平均15~20%左右,我八月份的獲利大概是33%左右,手數卻只有30幾手而已。
頻繁交易只是在進場過程中帶來虧損而已,因為如果是波段的交易,需要結段虧損,讓獲利漲大,虧損的時候要及時止損,所以持倉很短,在帳面表現上就會比較頻繁,反過來波段盈利的時候,帳面上其實就沒有太多的異動了。
另外一種體現在fibo618上面,很多粉絲因為要等待618,無意間就把下單頻率降低很多,因為避開了許多虧損,反而就開始盈利了。
無論是來自投資大師的教誨還是自己的實踐,都能夠充分的說明減少交易次數的重要性,頻繁的操作不但容易使得自己迷失方向,從一個坑跳到另外一個坑,卻無法躲避虧損,更別說帶來交易稅,更別說帶來手續費等的巨大費用的支出。
所以要慢慢開始減少操作,把不操作當作一種習慣,很多時候要在交易市場上賺到錢,關鍵不全靠技術,也取決於心態、不抄底摸頭,不頻繁交易,這是成為成熟交易者的必經之路。
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它有多少塊長木板,而是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圍成木桶的木板絕大多數都是長的,唯獨有一塊是短的,那麼木桶里的水就會從短木板處流出,這就是傳統的木桶理論或者是短板效應。
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有一定的投資技能的,有的擅長基本面分析,有的擅長技術分析。但是為什麼會常常出現投資失誤造成虧損呢?原因就在於,投資的最終收益往往不是取決於投資者擅長的方面,而是取決於投資者最不擅長的方面。在所有的木板當中,最短而又最重要的那一塊莫過於投資者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這些弱點包括缺乏耐性,貪婪,恐懼,浮躁,衝動,患得患失,隨波逐流,眼紅手癢,不甘寂寞等等。一句話,總是跳不出圈外,從而總是迷失自己。
可以這樣說,只要你是一個心理正常的投資者,那麼以上人性的弱點肯定會或多或少的在你身上體現出來,但是在投資當中,它恰恰就是那塊短木板,往往是致命的。
而成功的投資人生就是不斷地克服短板效應的過程,但是做比說難上萬倍。知與行的距離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一旦你知了,也能行了,而且成為一種習慣,那麼你會發現,成功的投資其實是既簡單有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