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重返多頭還是反彈? 擁抱風險還是穩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S&P500自低點3492上漲至3920(10/31高點),漲幅約12%,有些人認為是反彈、有些人認為是回升。然而。美股財報季大致都已公布,重新檢視目前股市位階為高估、還是低估

我們認為還是顯著低估!

這一段期間:

許多人認為不要把升息循環趨緩當作股市重返多頭的信號,因為升息仍在進行式,所以不宜曝險過多在風險資產,應該小心且穩健投資。

也有許多人認為,巴菲特的名言:別人恐懼、我貪婪。是害死人投資人的一句話,但只是大多數投資人沒有價投派的思維,因此最後還是因為情緒使然而投降。

所以在公司估值評價已過低的狀態下技術面尚未打底勇於接刀,換來的只是痛苦的套牢或停損。

在股市下跌的時候又有很多人跟你說要避險,但對散戶來說最好的避險去槓桿或賣股票,並非對沖。因為散戶都不會計算Hedge的成本,而且資金規模如果沒有超過1E,做Hedge的成本可能不符效益。

每個人理智上都可以接受同一件事情有一體兩面的解讀方式,但遵循自己主觀思維,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這需要強大的知識儲備與好奇心才能支撐"信仰"。

下面同樣參考Factset 11/4資料來進行大盤本益比探討。

一、估值與未來EPS的原理

factset

factset


factset

factset

S&P未來12個月的P/E RATIO為16.1、仍低於5年平均數18.5與10年平均數17.1。經過修正後的2023年forward eps為233.36,換言之,回到10年平均低標為3990-4000,倘若投資人以5年為高標4317。

FY2023EPS預估是建立在5.9%的成長率下去預估的數字,然而成長率未來仍會進行微調(上修or下修)。預估的EPS能夠未我們帶來的是基準值,簡單的來說5.9%這個數字是用回歸來推測,一般做估值分析都要透過回歸來跑數字,賦予數字具有意義性。

二、關於升息這件事情

個人不買單市場對於終端利率的邏輯性,鮑威爾表示終止升息的時間節點會落在實質利率為正,也就是聯邦基準利率-核心PCE。

現階段市場認為終端利率會來到5%-5.25%,但我們認為這不是一件consensus的事情。因為這是假設核心PCE維持在5%不變,這是靜態的分析。

然而,動態分析會遇到前一年高基期的問題,隨著基期一路走高,那怎麼會假設終端利率將提高至5%-5.25%?

如果5%-5.25%的終端利率為合理推斷,那麼股市現在為甚麼會漲?

我們認為股市現階段緩步走高的原因可從兩個部分進行探討,

1. 市場早已Price in。

2. 市場認知終端利率調高至5%-5.25%的立足點不足以說服市場。

3. 利空出盡(我們完全不討論這個變數)。

Goldman

Goldman


根據高盛對CORE PCE的預估路徑圖,似乎市場的consensus趨於第二項。

raw-image


最後,大多數公司都下修了CAPEX,反而是持續回購自家股票。

回購股票或是發放股利與資本支出,大多都是透過保留盈餘進行,這是公司將資金進行利益最大化的。

反正現在對公司來說,發債、融資一點好處都沒有,特別是資金成本高昂的狀態下,進行自家股票回購反而是最能有效提升return的事。

把很多事情整理起來思考,我們都會得到一個符合人性且經濟學原理的答案。

該擁抱風險?還是穩健?

岩一杉
免責申明
此評論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任何瀏覽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岩一杉的沙龍
36會員
64內容數
從歷史行情搭配總體經濟了解股市慣性,歷史不斷重演是建立在人性,從邏輯找尋未來趨勢!
岩一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10
觀察油價變化,無論是投行機構或是一般市場投資人都會參考EIA(美國能源資訊署)、IEA(國際能源署)、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與API(美國石油協會)。對原油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通常為EIA每週三公佈的原油、汽油庫存變化。根據歷史經驗,三大機構對於未來原油價格預估以EIA最為悲觀、最為樂觀為OPEC
Thumbnail
2024/01/10
觀察油價變化,無論是投行機構或是一般市場投資人都會參考EIA(美國能源資訊署)、IEA(國際能源署)、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與API(美國石油協會)。對原油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通常為EIA每週三公佈的原油、汽油庫存變化。根據歷史經驗,三大機構對於未來原油價格預估以EIA最為悲觀、最為樂觀為OPEC
Thumbnail
2024/01/08
上週五(5日)發佈美國12月非農就業資料,報21.6萬人,勞動參與率報62.5%較上月表現回落0.3%,而每小時工資維持在4.0%以上報4.1%,失業率則維持在3.7%歷史低位。資料發佈後造能黃金走勢雙向走勢,從歷史非農資料發佈後黃金走勢很少出現單邊,因此每當非農發佈我們都會建議投資人暫且回避其鋒芒
Thumbnail
2024/01/08
上週五(5日)發佈美國12月非農就業資料,報21.6萬人,勞動參與率報62.5%較上月表現回落0.3%,而每小時工資維持在4.0%以上報4.1%,失業率則維持在3.7%歷史低位。資料發佈後造能黃金走勢雙向走勢,從歷史非農資料發佈後黃金走勢很少出現單邊,因此每當非農發佈我們都會建議投資人暫且回避其鋒芒
Thumbnail
2023/12/20
休耕這段日子,股票市場已進入最後末跌段且回升走向多頭,如今美國三大股指接連創下歷史新高點,大部分投資人應該都感受到投資帶來的財富效應。 2022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痛苦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好的一年。 2023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好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痛苦的一年。   2022年台北股市全年下跌4
Thumbnail
2023/12/20
休耕這段日子,股票市場已進入最後末跌段且回升走向多頭,如今美國三大股指接連創下歷史新高點,大部分投資人應該都感受到投資帶來的財富效應。 2022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痛苦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好的一年。 2023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好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痛苦的一年。   2022年台北股市全年下跌4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經歷2022年上沖下洗的行情,美股一進入2023年就開始了勢如破竹的反彈,去年跌得最深的科技和半導體類股,今年成為最強勢的板塊,帶動S&P500和Nasdaq 100指數分別出現了9%和17%的漲幅。
Thumbnail
經歷2022年上沖下洗的行情,美股一進入2023年就開始了勢如破竹的反彈,去年跌得最深的科技和半導體類股,今年成為最強勢的板塊,帶動S&P500和Nasdaq 100指數分別出現了9%和17%的漲幅。
Thumbnail
S&P500自低點3492上漲至3920(10/31高點),漲幅約12%,有些人認為室反彈、有些人認為是回升。然而。美股財報季大致都已公布,重新檢視目前股市位階為高估、還是低估? 我們認為還是顯著低估! 這一段期間: 許多人認為不要把升息循環趨緩當作股市重返多頭的信號,因為升息仍在進行式,所以不宜曝
Thumbnail
S&P500自低點3492上漲至3920(10/31高點),漲幅約12%,有些人認為室反彈、有些人認為是回升。然而。美股財報季大致都已公布,重新檢視目前股市位階為高估、還是低估? 我們認為還是顯著低估! 這一段期間: 許多人認為不要把升息循環趨緩當作股市重返多頭的信號,因為升息仍在進行式,所以不宜曝
Thumbnail
延續估值修正已結束,應該要再重新介紹一遍簡單的估值計算模型。 很多人碰到財報、財務模型、英文、數據就會想要逃避 但這不是很難的東西,不用計算,但要做的事情是"理解" 一、高登模型 股價=(D未來12個月每股股利)/(r+ERP-g) 假設ERP不變(風險溢酬) R=無風險利率 G=股利成長率 當系統
Thumbnail
延續估值修正已結束,應該要再重新介紹一遍簡單的估值計算模型。 很多人碰到財報、財務模型、英文、數據就會想要逃避 但這不是很難的東西,不用計算,但要做的事情是"理解" 一、高登模型 股價=(D未來12個月每股股利)/(r+ERP-g) 假設ERP不變(風險溢酬) R=無風險利率 G=股利成長率 當系統
Thumbnail
熊市來臨 近期全球各大股市跌幅已達20%進入熊市,有關於擇時進出股市與債市的聰明言論層出不窮。什麼經濟數據各種滑落、美國經濟硬著陸、之後降息有利債券、聯準會抑制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等等…,一大堆擇時言論要多少有多少。 ------------------------------ 股市風險溢酬
Thumbnail
熊市來臨 近期全球各大股市跌幅已達20%進入熊市,有關於擇時進出股市與債市的聰明言論層出不窮。什麼經濟數據各種滑落、美國經濟硬著陸、之後降息有利債券、聯準會抑制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等等…,一大堆擇時言論要多少有多少。 ------------------------------ 股市風險溢酬
Thumbnail
無法也無能力去預測整體盤勢下殺跟反彈的幅度,但其實是有一般人即能簡單觀察的指標以及判斷的邏輯推衍。 個人今年常能在盤勢大殺之前先避開,在反彈開始之前先準備,各項判斷的依據中,其中有個簡單易懂的邏輯,在此說明:
Thumbnail
無法也無能力去預測整體盤勢下殺跟反彈的幅度,但其實是有一般人即能簡單觀察的指標以及判斷的邏輯推衍。 個人今年常能在盤勢大殺之前先避開,在反彈開始之前先準備,各項判斷的依據中,其中有個簡單易懂的邏輯,在此說明:
Thumbnail
『你知道人們會有貪婪、恐懼、愚蠢的行為,只是不知道出現的順序會是什麼。』(巴菲特)
Thumbnail
『你知道人們會有貪婪、恐懼、愚蠢的行為,只是不知道出現的順序會是什麼。』(巴菲特)
Thumbnail
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如果股市上漲就對前景覺得樂觀,不過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很複雜,投資人以為風險疑慮消失才使股價上漲,實際可能是其他原因讓股價波動,原本的風險尚未消失,只是暫時被市場忽略
Thumbnail
股市大漲三日,散戶不請自來,如果股市上漲就對前景覺得樂觀,不過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很複雜,投資人以為風險疑慮消失才使股價上漲,實際可能是其他原因讓股價波動,原本的風險尚未消失,只是暫時被市場忽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