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已速惡化,普通人能做什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類的高速發展與活動,大量排碳使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導致氣候異常,全球暖化加速惡化,終將致反噬自身,全球領袖與專家們很早都知道,但這像慢性死亡不會立即危害,始終還在協商中,沒有共識談何行動,我們就是生性”不見棺材不掉淚”吧?或許身處台灣還沒即刻感受強烈,事實上暖化造成的危害,已經演化成一場人類生存戰了。
極端氣候來臨!人類的最後審判 文中提到 台灣2060年沒冬天,台灣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1.6℃,周圍的海水溫度上升,造成珊瑚大量白化死亡。與上個世紀末期的平均相比,台灣的夏季已經增加了約1至2個月,而冬天則減少了2個月。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教授表示,「我們現在的夏天已經是120天,未來的夏天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有210天!2060年可能就沒有冬天了!」
先從今年看看地球發生了什麼?

2022年至今11月:
◆印度北部50度高溫熱浪:作物歉收、能源供應短缺、數十人中暑身亡,生態面臨危機。

◆南非破紀錄豪雨土石流:造成至少 461 人罹難、87 人失蹤,超過 27,000 間房舍損毀,逾 85,000 人受災。

◆巴西豪雨大洪水:造成至少 106 死、10 人失蹤,數萬人流離失所,房屋物品沖毀。

◆孟加拉+印度東北世紀洪災:至少110 人喪命、數百萬人受困,數以萬計的房屋遭滅頂。以茶葉聞名的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Assam)也是洪水重災區,約有 470 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其中 33 萬人住進避難所。

◆日本連續9天「猛暑日」,破147年高溫紀錄。

◆澳洲雪梨暴雨成災:50,000人被迫疏散。

◆歐洲熱浪:奪走至少15000名的人命,德國4500人、西班牙4000人、英國3200人、葡萄牙1000人等,上萬人被迫撤離家園。

◆非洲乾旱:東北非連四季無雨,東非陷入百年大旱,聯合國估計2,000萬人面臨嚴重飢荒,索馬利亞40%的人口可能餓死。

◆美國西部熱浪,南部淹大水,無水可用。

◆10月美國史上最強颶風之一的伊恩,佛州西南沿岸受創嚴重,濱海地區幾乎被颶風剷平,已造成至少19人喪生,救難單位已營救超過700人,200多萬戶停電,外界估計災損恐達台幣近2兆。

◆中國長江流域乾旱:農田受災面積超過360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新台幣3900多億元。四川重慶交界處大火,高溫上海關閉燈光秀,江蘇龍捲風、青海沙塵暴。

◆同年八月中國、孟加拉、韓國卻又暴雨成災,百萬人流離失所。

◆首爾創下115年來單日最大降雨量,淹沒民宅、商場、地鐵站,車輛幾乎在洪流中滅頂。

◆南北極均創下高溫:格陵蘭融冰「不可逆」 海平面恐上升27公分。

可能還沒記錄完整,光是今年的天災已經像各種災難片電影,真實上映,人禍更如同化學反應,加速惡化,像是烏俄戰爭造成的能源危機,在一系列的壞消息中,經濟下修與熊市也湊熱鬧地來臨,但怎麼讓人覺得算是另類的”好消息”?
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因各國的封鎖隔離政策,讓地球得到喘息的機會,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公布的年度評估報告,2020年的碳排因而放減少了7%,創下紀錄。
所以經濟大衰退的到來,是否反讓我們減少活動以及降低不必要的消費與浪費,對於地球而言是好事,身為平凡渺小的普通人面對暖化能做什麼呢?以下是我認為能做到的事,即使是很微小但星火燎原,一起做就能慢慢改變。

1.少吃肉

多吃本地蔬果,但身為肉食主義的我寧願斷醣也無法不吃肉,如果是這樣就盡量減少吃牛肉,牛的碳排放量遠比第二名的羊高出許多。

2.少購物

減少購買身外之物:衣服、包包、鞋子、飾品以及3C電子消費用品…等,只要不買三個月的衣服,就能減少5~10%碳排量的製造,若要買也可以先以二手店為主,3C用品盡可能以修代替買或用到壞才換。

3.少塑料

出門帶環保杯、吸管、個人餐具餐盒、購物袋,現在很多店家自帶杯還有折扣與優惠。

4.多步行、騎單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旅行控減少搭飛機…很難,我想可以盡量把休假聚齊成長假(在不惹怒老闆的狀態下)。

5.少開冷/暖氣

減少開冷/暖氣的時間,設定好時間及適當的溫度。
舉手之勞哪怕再微小也是一股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4會員
125內容數
努力當上老闆才是高階人生?我要努力當上「高等遊民」! 財富自由與人生自由兼得的新理想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全球暖化,樹木是提早還是延後落葉?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Thumbnail
avatar
葉綠舒
2024-06-19
【時事日文】「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的日文怎麼說?新聞: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U.S.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NSIDC)表示,今年冬季,南極洲周圍海洋的海冰面積減至紀錄新低,科學家擔憂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正在加重。 研究人員警告,白色海冰反射回太空的太陽光減少,也將加快全球暖化步調。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3-10-03
全球暖化熱死了!暑假還要在七八月嗎?每個國家的學生暑假時間都不同,美國5~8月,歐洲大約是6~9月,亞洲國家如台灣、日韓、中國等則是7~8月。印度就聰明了,印度南北長超過3000公里,北部暑假是5~7月,南部則可以早到4~6月,今(2023)年6月印度甚至因氣溫突破45度高溫而宣布學校暑假延長至6月底開學。
Thumbnail
avatar
coconutmilk
2023-09-27
全球暖化的謊言偶然間晃到這本書,對全球暖化也想了解的我,看了出版年,滿接近的,二話不說就拿來看了!我認為書中可分三章(雖說書裡分五章):氣候變遷實情、氣候變遷迷思破除、氣候變遷改變行動。 書名:暖化暗盤 環保的營利經濟學(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Thumbnail
avatar
紀漁弦
2023-09-24
海納百氚 vs 全球暖化核能發電是埋伏在前,全球暖化是追兵在後,下一個2000年,人類還會在地球上嗎?
Thumbnail
avatar
周博士
2023-08-25
KRBN:全球碳 ETF,緩解地球暖化之外,也是一門好生意?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劇烈,人類正在跟地球做攸關生死的搏鬥拉扯,地球的暖化被證實為地球與人類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什麼人類會走到這般田地,地球傷心地撫摸著傷口,告誡著人類不能再這般無謂的浪費,全球社會意識到控制碳排放,將地球溫度限制在1.5度C,是人類重大的使命......
Thumbnail
avatar
JC@財富自由的路上
2021-11-20
消費主義與全球暖化005 消費主義 在消費主義的社會中,人們透過消費來判斷自己的成就與快樂程度;而經濟是以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發展為主。這也是過去許多年來,世界各地經濟發展的模式,以消費和儲蓄為指標推動線性經濟發展....
Thumbnail
avatar
SpiderCaculator
2021-10-15
國際議題|北極熊真的要沒有家了!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在加速,未來夏天北極將看不到冰山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各地科學家都在警告,不僅是地球越來越吸熱,就連北極的冰層都加速融化,全球氣候可能面臨無法逆轉的「臨界點」。科學家表示,許多氣候災難已無法避免,但仍須控制住災難擴大的範圍,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氣候應變措施,提供更具體的氣候行動計畫。 NASA:地球吸收的熱能愈來愈多 美國國家航
Thumbnail
avatar
本住人
2021-07-20
永續科技|全球暖化使海水變暖,海洋生物開始從赤道往兩極遷移 赤道地區的熱帶海域一向以最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聞名,光是珊瑚礁群,儘管只覆蓋不到 1% 的海底面積,卻供應了 25% 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可以想見熱帶海域可觀的生物多樣性。而其餘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則是隨著緯度上升而逐漸減少,呈現「鐘型」曲線。 然而,這樣的印象正在改變。科學家近日發現,赤道附近地區的海域
Thumbnail
avatar
本住人
2021-04-27
永續科技|牛打嗝加速全球暖化!英國新創發明特殊口罩攔截溫室氣體 全球暖化的主因眾所皆知是因為溫室氣體影響,而除了石化產業,畜牧業也是加速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期英國一家新創,便研發了一款針對牛隻的口罩,希望用這樣舒適又新潮的方式降低牛對全球暖化的影響程度。 畜牧業發展快速,牛成為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者 隨著畜牧業規模化,牛隻數量已經多到可以對全球暖化產生一定影
Thumbnail
avatar
本住人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