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極了愛情?(老梗但很搭)

「天啊!不敢相信廣告公司資深創意薪水那麼低嗎?」
在台灣工作時,即便已是資歷13年的資深文案,月薪依然四萬初(其實不是公司薪水太低,是我自己金錢觀出了問題,後面會說),每月除了應付北漂的房租水電生活開支,更要按月往家裡寄1萬2(不然就會天天接到類討債集團的奪魂call),因工作過於努力,從長期失眠到睡眠障礙,在35歲從鬼剃頭到大掉髮,莫名的怪病只好被迫休息,檢視存款才發現根本支撐不到一年,頭髮長回來了,戶頭又歸零,37歲啟程去上海工作跟同事借15萬才能付房租,這就是社會標準超級失敗的魯蛇吧?
不止混社會混得失敗、投胎運氣也很不好,原生家庭並非只有沒錢而已,是沒有愛,小時候很怕上社會新聞,家裡沒礦只能把小孩當人礦,別人拿了一手好牌,而上天給我唯二好牌,大概只有我自己與姐姐吧?
我天生很有苦中作樂的性格,大概是從腥風血雨、暴力家庭中長大來的,遇到什麼事都蠻淡定與豁達,延伸到像是:校園霸凌、惡房東、流氓騷擾…也能從容面對,大我一歲的姐姐個性與我完全不同,有次她跟我說:
「這樣的家還好有你,不然我應該會去自ㄕㄚ。」
「我也是,還好有你,不然我應該會ㄕㄚ人。」我回
37歲0存款0遺產還負債,42歲卻財富與人生雙自由,成為如今自由自在的遊民小姐,回頭看就像看後照鏡開車,但也許可以為很多人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吧?
不可否認,無法選擇出身的狀態下,成長過程中所建立而成的種種觀念肯定還是受原生家庭影響至深,尤其是金錢觀,六年級尾到七年級世代被評為跟上一輩的代溝最大,那輩的父母總是告訴我們賺錢很辛苦、不要亂花錢、我是為了誰才這麼拼死拼活的...(情勒語錄大王上線),投資股票就等於投機份子,要拼命努力才追的上別人,出社會工作若有問題都是你的問題,一定是你不夠努力…
於是,長大的我對花錢感到罪惡,購物總覺得買不起,最後下手都是最便宜而不是最喜歡的,買回去後又因不是最喜歡的而冷落它。我記得朋友跟我說一個故事,他小時候跟表哥出去玩,一人拿70元的零用錢,表哥一出門很快就花光還跟他借錢,買了一杯90元的咖啡,結果回家被阿姨姨丈打個半死,到現在過了20多年,我朋友還是很內疚,說當時應該幫表哥隱瞞那杯咖啡的錢。
延伸到職場,談薪水常覺得德不配位,誤認只要我拼命努力,老闆總會看到然後幫我加薪,殊不知老闆很忙根本沒空理你的小劇場,進入奧美後才學到,原來外商公司在review時最好的加薪方式是拿出你的成績主動去爭取,因此明明都是資深文案的職位,但薪水可能差了一倍。
.
.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