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史系列:擲碎銀買單的大俠,其實是穿越時空的旅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人類學徒這兩週外出遠門汲取創作靈感(其實是當孝子好爸爸陪孩子過暑假)。所以在出門前備檔了一篇金融古代史軟文。
在此祝福各位讀者格友們也能開心過聖誕,本格子過完聖誕再與各位相見。
以下正文開始。
-----------------------------------------
當代大陸古裝劇越拍越精緻,戲服與場景越來越美,觀眾們看多了, 總以為古代人生活就該是那個樣子。
譬如最經典的古裝劇畫面就是男女主角在茶館裡喝茶吃酒,吆喝著店小二,從褲腰里掏出碎銀渣子,甚至一顆銀元寶買單。
實際上,這場景卻幾乎不存在在真實中國古代歷史之中。
中國的上古神話時期不說, 上至秦漢,下至宋元明清的交易貨幣, 主要用的是銅錢, 主因是中原地區金銀產量極為稀少,最有價值的生活金屬就是銅鐵,但鐵錢又容易生鏽毀損。
因此,以銅鉛合金鑄成的銅錢成為主要貨幣。
但因為單一個銅板的價值太低, 所以要進行大額交易的時候,就用繩子串起來, 變成一貫一貫的銅錢串。
所以史記裡記載,文景之治時, 國家年年豐收, 收繳上來的銅錢稅金放在倉庫裡十幾年沒動過,打開錢倉檢查時,發現銅錢存在倉庫裡成堆, 草繩全部腐壞的記錄。
近代的考古學家在江西挖出漢代海昏侯墓時,也發現了成噸重的銅錢陪葬品,整個沾黏成一團銅塊的真實文物,應證了史記的記載。
漢海昏侯(廢帝)墓挖出來數以噸計的銅錢塊
直到唐末的四川地區,由於蜀地對外交通不便,運送貨幣的成本奇高,這才開始慢慢的有了"飛錢"這種民間發行的匯兌票據的試行,但既不普及於全國,也不是官方發行貨幣。
唐末的飛錢,是一種民間匯票而非官方貨幣
直到宋朝由於商貿發達,金屬貨幣根本來不及鑄造給予民間使用,才大量的使用稱之為"交子"的國家發行紙鈔。
紙鈔的好處很多,重點是輕便易於攜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朝廷莊家可以作弊,國家能夠大量的印製鈔票,造成惡性通膨。
更精確的說,即便是鑄造銅錢的時代,歷朝歷代的政府也都不斷的在降低黃銅的成份,添加入更多的鉛,搞的錢幣的鑄字用沒幾年就模糊不清,民間怨聲載道。就更不用說要印多少就印多少的"交子"紙鈔惡性通膨的速度能有多快了。
到了明朝隆慶年(大約1537年)後, 白銀製成的銀碇才真正成為官方認證的繳稅貨幣, 也就是中國銀本位的開始。
其實中國本身不產金/銀, 這也是幾千年來官方一直不用金銀作為貨幣的原因. 為何到明代卻開始使用銀本位呢??
這一切得要牽扯到哥倫布了。
首先,因為他老人家半哄半騙的騙到西班牙王室派了幾艘小船出海探險,意外的發現新大陸。
幾十年後,遠征隊又在秘魯的安地斯山脈上發現了全世界最大的銀礦。
西班牙殖民總督用三角貿易買來的非洲黑奴與印第安人瘋狂開採之下,大量越洋輸入到歐洲的銀元,搞的當時銀價在歐洲本土大崩盤。
西班牙商人只好載著嚴重貶值的銀幣到太平洋彼岸,在新開拓的呂宋島殖民據點馬尼拉市看看有啥香料可以買回家做點小生意。
沒想到路過的中國商人卻願意用在歐洲一折不到的價格拿絲綢跟瓷器換取西班牙人滿手的貶值銀幣。
盛行在明清的墨西哥銀元(鷹洋),上頭還有各式中國商人的驗偽戳記
而經過了幾十年後, 中國人對銀無止境的貪婪, 竟然讓中國的銀儲備竟然成為全球第一,完成了銀本位的基礎建設。自此,大明國正式推行銀本位。
以一個幾乎不產銀,當時全球第一經濟體的巨無霸國家。靠著哥倫布大發現百年不到的時間,完成這個創舉,也算是人類創舉!
但即便是在大明國中葉轉型成為銀本位,但銀錠的價值仍然太高,直到清晚期的銀元出現之前,普通人的日常花用依然是千年如一日的使用銅錢。
黃冕堂先生編著的《中國歷代物價問題考述》一書記述到:
“(咸豐)年來,百物騰貴,……即如工匠一節,(清)國初每工只銀二三分,今增三四倍。”
也就是說,大清初年的一名工匠的日收入也才0.02~0.03兩銀子,幹滿一個月,收入也不足一兩銀子。到了晚清,工匠的日工值則是0.1兩銀子左右,月收入大約是3兩白銀。
那麼清代的一兩銀子可以買到什麼東西呢?
康熙前期,蘇杭一帶,一兩銀子可以買到約150公斤小麥;乾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到60公斤煙葉或50公斤糖,可以買到10公斤肉;嘉慶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到12.5公斤茶葉,或50公斤油菜,或2500個柿子……_
嘉慶年間上繳給中央政府的銀錠(大元寶),足50兩重,上頭有工匠的名稱與上繳的縣名
而電視劇裡大俠動不動就掏出的銀元寶,大的有50兩重,小的也有20兩。
先不說這麼重的元寶怎麼沒有撐破大俠的袖子或褲襠。一顆銀元寶,別說上酒樓吃一頓飯了,在明清兩代的尋常年份,這可足足買下3噸重的小麥回家堆滿後院吃一整年了!
因此,銀兩的使用只有在商賈的大宗交易與官府交稅的時候使用,日常生活並不尋常。
同時也因為每家每戶繳交稅金的銀成色不一,因此官府酌收熔銀重鑄成標準銀元寶的"火耗"費用。
而這項"火耗"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地方官員收取灰色收入的潛規則。直到大清雍正年間,由暗轉正,成為官員的正式俸祿。
因此,下回若再看到漢唐古裝劇裡,大俠酒足飯飽後從袖口掏出碎銀付帳買單,店小二卻無須拿出秤桿來估量斤兩,就照單全收,吆喝一聲"您慢走"~
別懷疑,他們倆人都是穿越時空而來的旅人,中國古代不存在付銀兩吃飯這回事。
而您看的也不是歷史武裝劇,是時空穿越幻想劇。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以下特別感謝12月份打賞贊助讀者:獅子王/小肥象/Miro_Ai*2/小青青/胖子K/短毛貓/井底之蛙(依照打賞時間順序),與本專欄的忠實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文給各位。(叩首一鞠躬)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0K會員
320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融人類學徒 的其他內容
2022最後一次的美聯儲利率決策會議幾個小時前結束了。FED如之前向市場強烈暗示,此次放緩了升息的步伐,結束了大步跳躍升息三碼的激進升息,"僅"升息了兩碼0.5%,使得美國基礎利率來到了4.5%的新高位,並對市場擘劃了一個暗淡的2023年開局。
自從時序進入十二月咱們外資銀行的怠工期,人類學徒的生理時鐘就開始進入聖誕冬眠模式。雖然南半球熱烘烘的,但總覺得腦袋異常的昏迷不清醒。這大概是過往十幾年的職業肌肉記憶影響潛意識吧。 進入正題之前,受方格子站方邀約,要來推薦一下本週末即將推出的年終訂閱特價折扣合作方案,也是本專欄最後一次的年訂閱機會
各位親愛的讀者大家好, 本版自人類學徒在九月份重新認真寫文章至今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忝得到各位的關注與喜愛,讓人類學徒在荒島放羊的人生稍為與世俗有了一點聯結。 也能藉由這個版面將我過去在香港金融圈的所學經驗分享給各位無論是股友/吃瓜群眾,還是有志踏入金融圈的後進。 如同開版的介紹寫的,本欄位九成的文章
引言 美國通膨數據照著人類學徒先前所說的劇本(今晚美國10月CPI開獎or其實只有你不知道已經開獎?)演到十月份見頂,十一月份開始顯著下跌後,美國的各項通膨數據也接連迅速滑落。原油更是跌落$80美元/桶的關卡。 在包威爾演講內容了無新意的重覆之前的鷹派言論後,市場更是解讀成:"沒有更鷹了"
想起過往在中環上班的年頭,過了11月底跟老闆Review完年度考績,直到隔年農曆年長假結束,大夥兒各自從不同國度搭機返港派利事封給來辦公室討紅包的舞獅,吃幾片老闆助理預訂眼珠塞櫻桃的烤乳豬,討個開工大吉。 也就是從今天12月份開始到一月底的這整整兩個月,就是銀行家們慢速怠工上班的期間。
自從上週同屬一個老闆的幣圈第二大交易所FTX與Alameda 基金宣告破產重組後,各家幣圈交易所就開始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兌。即便最大交易所幣安趙老闆出面說要搞一個行業復甦基金,試圖讓自己取代SBF的幣圈救世主地位。 然而現在眾人所關心的早以不是"哪一家交易所會暴雷?"。而是"還有交易所會活下來嗎?
2022最後一次的美聯儲利率決策會議幾個小時前結束了。FED如之前向市場強烈暗示,此次放緩了升息的步伐,結束了大步跳躍升息三碼的激進升息,"僅"升息了兩碼0.5%,使得美國基礎利率來到了4.5%的新高位,並對市場擘劃了一個暗淡的2023年開局。
自從時序進入十二月咱們外資銀行的怠工期,人類學徒的生理時鐘就開始進入聖誕冬眠模式。雖然南半球熱烘烘的,但總覺得腦袋異常的昏迷不清醒。這大概是過往十幾年的職業肌肉記憶影響潛意識吧。 進入正題之前,受方格子站方邀約,要來推薦一下本週末即將推出的年終訂閱特價折扣合作方案,也是本專欄最後一次的年訂閱機會
各位親愛的讀者大家好, 本版自人類學徒在九月份重新認真寫文章至今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忝得到各位的關注與喜愛,讓人類學徒在荒島放羊的人生稍為與世俗有了一點聯結。 也能藉由這個版面將我過去在香港金融圈的所學經驗分享給各位無論是股友/吃瓜群眾,還是有志踏入金融圈的後進。 如同開版的介紹寫的,本欄位九成的文章
引言 美國通膨數據照著人類學徒先前所說的劇本(今晚美國10月CPI開獎or其實只有你不知道已經開獎?)演到十月份見頂,十一月份開始顯著下跌後,美國的各項通膨數據也接連迅速滑落。原油更是跌落$80美元/桶的關卡。 在包威爾演講內容了無新意的重覆之前的鷹派言論後,市場更是解讀成:"沒有更鷹了"
想起過往在中環上班的年頭,過了11月底跟老闆Review完年度考績,直到隔年農曆年長假結束,大夥兒各自從不同國度搭機返港派利事封給來辦公室討紅包的舞獅,吃幾片老闆助理預訂眼珠塞櫻桃的烤乳豬,討個開工大吉。 也就是從今天12月份開始到一月底的這整整兩個月,就是銀行家們慢速怠工上班的期間。
自從上週同屬一個老闆的幣圈第二大交易所FTX與Alameda 基金宣告破產重組後,各家幣圈交易所就開始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兌。即便最大交易所幣安趙老闆出面說要搞一個行業復甦基金,試圖讓自己取代SBF的幣圈救世主地位。 然而現在眾人所關心的早以不是"哪一家交易所會暴雷?"。而是"還有交易所會活下來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白銀 昨天一根大漲突破11年新高 資金都在找"抗通膨的商品" 所以機會多的是,整個原物料節奏都是高通膨的共鳴 過去是低利率時代,現在則是高通膨時代 但這不是第一次發生的市場節奏變化 所以今年賺到黃金、銅、白銀等等高通膨原物料的共鳴財富都是"很基本的投資思維" 賺到的人就可以在分批獲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劣幣驅逐良幣這理論在各各朝代屢見不鮮,像中國早期使用銅幣,卻因番邦大量收購來鑄造兵器,使得政府不使用銅,改使用大眾易見的鐵幣來取代;在公司常常所謂的人事鬥爭,往往都是群眾力量,只要合群的就可以打敗孤立的,烏合之眾也能打敗諸葛孔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正是說此道理。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價值來自於其稀缺性。 紙鈔的價值來自於中央銀行的信用。 利率與通膨息息相關。 遠倉指數期貨的價格與利率有關。
Thumbnail
每一個人 都想成為西部淘金一夜致富的幸運兒,而平民掏出來的金不是金塊,只是稀少的金砂、甚至沒有得到讚賞的機會,金砂刷的一下子就被持槍的官員沒收了大半,官員只丟回一袋黑漆漆的髒饅頭。 喏、這就是你配得上的----不成比例的壓搾 平民只好繼續努力的從河道的上游、中游、下游不斷重複的淘金,因為他們只
穿越 穿越劇或者穿越小說大概是這陣子大陸的一個創作主題,非常的火紅!有穿歷史的:比如明朝敗家子、唐人的餐桌等!其他還有幾類,有穿越時空到異界的,有穿越到遊戲世界的⋯⋯等等。作者創作上的邏輯就是打著知識上的落差來改變他所處的新世界,比如把提煉鐵礦的技術、製造水泥的技術提早在明朝實現!或者用化學合成實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在當代經濟中的定位,比較其與傳統貨幣及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異同。文章分析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並引用美國金本位制度及經濟大恐慌的歷史案例,強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此外,針對虛擬貨幣在抵抗通脹方面的潛力進行了討論,並提出...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白銀 昨天一根大漲突破11年新高 資金都在找"抗通膨的商品" 所以機會多的是,整個原物料節奏都是高通膨的共鳴 過去是低利率時代,現在則是高通膨時代 但這不是第一次發生的市場節奏變化 所以今年賺到黃金、銅、白銀等等高通膨原物料的共鳴財富都是"很基本的投資思維" 賺到的人就可以在分批獲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劣幣驅逐良幣這理論在各各朝代屢見不鮮,像中國早期使用銅幣,卻因番邦大量收購來鑄造兵器,使得政府不使用銅,改使用大眾易見的鐵幣來取代;在公司常常所謂的人事鬥爭,往往都是群眾力量,只要合群的就可以打敗孤立的,烏合之眾也能打敗諸葛孔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正是說此道理。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價值來自於其稀缺性。 紙鈔的價值來自於中央銀行的信用。 利率與通膨息息相關。 遠倉指數期貨的價格與利率有關。
Thumbnail
每一個人 都想成為西部淘金一夜致富的幸運兒,而平民掏出來的金不是金塊,只是稀少的金砂、甚至沒有得到讚賞的機會,金砂刷的一下子就被持槍的官員沒收了大半,官員只丟回一袋黑漆漆的髒饅頭。 喏、這就是你配得上的----不成比例的壓搾 平民只好繼續努力的從河道的上游、中游、下游不斷重複的淘金,因為他們只
穿越 穿越劇或者穿越小說大概是這陣子大陸的一個創作主題,非常的火紅!有穿歷史的:比如明朝敗家子、唐人的餐桌等!其他還有幾類,有穿越時空到異界的,有穿越到遊戲世界的⋯⋯等等。作者創作上的邏輯就是打著知識上的落差來改變他所處的新世界,比如把提煉鐵礦的技術、製造水泥的技術提早在明朝實現!或者用化學合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