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

含有「金融史」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十七世紀早期,荷蘭共和國是歐洲第一的經濟中心,荷蘭商人在世界各地做生意,而歐洲第一間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更進一步將這座城市推上世界金融首府的寶座。那時候的荷蘭錢淹腳目,賺錢很快很容易,國民從喀爾文教派那種勤儉努力工作的生活態度解放,整個社會都瀰漫著消費主義。而鬱金香,就變成彰顯身分地位的名牌商品
Thumbnail
羅斯柴爾德家至今已經七代掌門了人,從第一代的梅耶.羅斯柴爾德從德國的猶太人貧民窟走出來之後一直走到至今的故事。 這是至今仍然影響世界的富有家族的故事。
Thumbnail
當代大陸古裝劇越拍越精緻,戲服與場景越來越美,觀眾們看多了, 總以為古代人生活就該是那個樣子。譬如最經典的古裝劇畫面就是男女主角在茶館裡喝茶吃酒,吆喝著店小二買單,從褲腰里掏出碎銀渣子甚至一顆銀元寶買單. 實際上,這場景卻幾乎不存在在真實中國古代歷史之中.
Thumbnail
handsome loner-avatar-img
2022/12/22
謝謝解惑!我小時候看就覺得不能理解了。
金融人類學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23
因為是不存在現實版的場景所以很困惑
經歷了一段社會上資金浮濫的投資狂潮,他橫空出世的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他創立的公司,在短短幾年間成為了當代企業排行榜的翹楚。他本人則成為全球知名人士。無數的名人政要爭相與他見面,媒體刊載他每天的一舉一動,小報流言則談論他與地下情人的密語。
Thumbnail
胖子K-avatar-img
2022/11/22
極其相似的歷史不斷上演 多看文章唸點書還是有幫助滴~XD
金融人類學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22
多閱讀, 試著把不同的時事觀點消化統合成自己的投資哲學
最近有空翻看金融書籍,剛好也從圖書館借到這本新書,書名聳動,內容多所傳說,部分則是本於相關採訪經驗,敘寫的部分算是通順好讀,夾雜著許多的俚俗語,整體閱讀經驗可說是相當的親切。 書中除了當年的要員之外,稱兩蔣為強人,面對黨國體制對整體秩序產生的正負面影響,其實沒有太多的評價,多的是針對事件前後的描繪和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北美十三州」為什麼要脫離英國? 為了錢。課本上不是說為了「自由」嗎? 是的,為了錢的自由。 是因為英國國王在北美殖民地亂抽稅?尤其是加重茶葉稅嗎? 茶葉稅只是個小火花,它只是個引爆點,真正的火藥桶是「印鈔票」。 北美十三州原來通用的鈔票不是英國印的,是各州私
Thumbnail
Charlotte Chou-avatar-img
2020/10/14
自從看了芥川龍之介的「蔥」,現在看到威爾遜就想到以為是貝多芬的小君,那個單純的女孩,和文青男約會時看到便宜的蔥,就忍不住撇下目瞪口呆的田中,對著小販說:「給我來兩把。」 「此時遐想突然破滅,一陣風捲著灰塵颳過去,如現實生活般辛辣刺鼻的蔥味真正撲進田中的鼻子裡來。」 講到錢也像這樣殺風景,像蔥殺死愛情一樣,但如果是我,也要不顧淑女形象,「給我來兩把」
次貸風暴從銀行交易博弈理論出發,探討了政府、銀行、商人之間的關係,並論述了為什麼美國房地產這項基礎資產會惡化,現在我們想要來看看政府這項監管者在次貸危機緩慢膨脹的過程中,是否有盡到妥善監管的角色。
Thumbnail
次貸風暴10年了,大家可能還對房市泡沫破裂、雷曼兄弟破產...這些詞語還有些印象。但是如果要問:你知道次貸危機是怎麼來的嗎?應該還是有許多人答不出來,畢竟我們從新聞上得到的訊息都是碎片化的知識。這幾篇想用故事的方式幫大家理解「次貸風暴」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銀行跟國家之間存在著許多利益衝突,這些利益衝突根本上會影響到整個國家、銀行的發展,可以說是唇齒相依的關係。 我們就要用查爾斯・凱羅米里斯在《人為製造的脆弱性》這本書裡從〈銀行交易博弈〉的模型框架來討論國家、銀行之間到底存在什麼矛盾。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