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審視研究性期刊與文獻的合理性

2022/11/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從摘要快速審視研究文獻的合理性?

其實研究文獻的摘要約已經涵蓋60-70%以上的重點
多數時候已經足以讓我們知道文章目的、簡單統計方式、結果分析的合理性與可信度如何
讀完一篇品質良好的摘要通常可以知道下列幾個問題

1. 研究屬於前瞻性或回溯性?

這會牽涉到統計結果的解釋,前瞻性可以定義出前後因果關係,回溯性只能知道兩者有相關但不知道因果關係。
無論是前瞻或回溯都需要考慮干擾因子的排除,以下一個經典例子供大家參考:吸菸者時常帶著打火機,所以一篇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打火機的人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呼吸道疾病,請問這個結論是否怪怪的?這就是干擾因子需要排除重新分析的重要性,多數時候這些干擾可能不是那麼簡單被發現,像是採樣的年齡是不是都集中在一個區間?是不是剛好採到的都是同一性別等等...

2. 研究是否含有增加可信度的設計?

樣本數大小/雙盲/安慰組/是否排除干擾因子,特別是前瞻性研究多了著些設計研究可信度可說如虎添翼,直接被cited到不要不要,但設計越繁瑣通常樣本數也會被縮限就是了。
醫學性研究的可信程度大概分成:單一病例報告>回溯性研究[單一時間點>長期回顧]>前瞻性研究[時間、樣本數、盲測]

3. 統計的運用?

這點是很多臨床工作者最終會陷入的誤區,首先好的統計流程需要有下列幾個重點:
(1)族群樣本數是否夠大? 當樣本數不夠大時通常不能進行母數分析, 必須進行對顯著性更嚴格的無母數分析
(2)樣本數具的分布是否呈現常態分佈? 當樣本數據不是常態分布時必須進行無母數分析
(3)研究分析是顯著相關還是顯著差異?有差異不見得有相關/有相關不見得有差異/有相關那些關係數是多少?/沒有相關和沒有差異就是沒有意義?→當然不是,特別是回歸分析類只能呈現線性分布結果, 如果結果呈現指數或對數關係的話未必會有結果。其他有關顯著性的議題還有p<0.05,這個牽扯到流行病與統計分析較為深入的部分, 簡單來說p值只能說碰巧出現的可能性低於多少%,而0.05或5%只是人類定義出的一個可以接受的variation,對於數據結果本人並不能直接賦予"很厲害或很有效"的意義,像是臨床上有些藥物與安慰劑相較下能產生雖顯著影響,但在控制臨床症狀上仍是不理想,用我自己的話來翻譯翻譯就是:只能表示兩組間的variation都很小且不重疊所以有差異,他們兩者間可以就是1+/-0.0001和1.5+/-0.0001的差別,然後p<0.001之類的,但是看得到效果嗎?未必喔

4.最後就是檢視作者結論的合理性

綜合以上分析再次的好好的檢視作者的解釋合理嗎?根據研究的性質差異,也會有因果關係上的差別,最常被拿來開玩笑的就是:台灣是世界上珍珠奶茶販售密度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同時又發現2021台灣因為covi-19死亡人數占比低於世界平均值,那我們可以結論喝珍奶有助防疫嗎? 應該不是吧?!再剛好的時間區間限制的區域中都可能造成錯誤的建構因果關係,上述這個例子只能說兩者存在相關性,至於相關性個人的推測就是台灣這個地理地區同時包含適當防疫措施和一群愛喝手搖飲的族群。
同時要檢視我是不是陷入統計學的窠臼裡了?或是作者的統計484錯誤的? 越小眾的期刊越容易有這些問題喔,畢竟在Re文獻時未必有專門學統計的人幫忙看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菜鳥獸醫師Haterstarch
菜鳥獸醫師Haterstarch
 曾經是特寵的愛好者,卻在研究所學習眼科,職場上掛著外科醫師的名稱,但仍舊對內科存有一些憧憬,不過到頭來還是一個只想著放假的社畜。偶爾心血來潮就在上面寫寫文章,這邊都貼一些正經文章,但我好像比較愛發梗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