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人的第一次不是獻給修道院

維京人的第一次不是獻給修道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通常拉開維京時代序幕的故事都會提到那個衰小的「林迪司法恩修道院 (Lindisfarne)」。明明就是凱爾特基督教的聖地,卻反而廣為當代維京愛好者所知,也就是所謂「第一批英格蘭入侵者」。

若說首次著名的劫掠確實是如此,但第一批抵達英格蘭的維京人並不是這幫海盜。實際上大不列顛群島在八世紀中開始就已經間接流入了不少「北方人」的產品(動物皮、骨)與流行文化(裝扮風格)。

林迪司法恩島的修道院遇襲後,諾森布里亞(Northumbria, 林迪司法恩島所屬行政區)的主教 Alcuin(就叫他「阿坤」吧)將這種災難歸咎於不列顛人們在生活習慣、髮型、服飾上都跟異教徒沒兩樣才導致天罰。(讓阿坤震驚的不是維京人很可怕,而是這麼可怕的東西怎麼會出現在被視為聖地的林迪司法恩島。)

目前可考維京人最早抵達英格蘭的紀錄來自《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林迪司法恩劫掠發生在公元 793 年,但是編年史中提到約莫在 787~789 年間,有三艘北方人的船停靠在韋茅斯 (Weymouth) 一帶(英吉利海峽北側)。北方人登陸時,地方首長策馬想趕跑這群陌生人結果被反殺了。

後來維京人漸漸學習到,要做生意的話最好不要讓當地官方介入比較方便一些,就養成了在船邊紮營邊做生意的習慣(苗頭不對馬上可溜,沒有人追得到在海上的維京人)。

或許後來也漸漸領悟到——「不對,地方首長沒來就沒事的話,還做什麼生意?直接搶啊!」——於是有了之後可歌可泣的林迪司法恩慘案供後世瞻仰。

avatar-img
異教人議會.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
14.0K會員
252內容數
▋ᛏᛁᛋᛁᛣ᛫ᚢᚴ᛫ᚼᛁᚱᛅᛣ᛫ᛁᚴ᛫ᚼᛅᛁᛏᛁ᛫ᚢᛁᛏᛁᚢᛅᛣ᛬ᚢᛁᛚᚴᚢᛘᛁᚾ᛫ᛏᛁᛚ᛫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ᛁ ▖女士們、先生們,我是異教人,歡迎來到異教人議會 ᛉ. 北歐神話、盧恩文字、維京人、異教 ᛉ. 講座/課程/文案/諮詢/藝文合作 ᚦᛅᚴᛅᚦᛁᛣ(謝謝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知道現在教科書還有沒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橋段——是當奧爾梅克人 (Olmec) 都塑膠就對了?(是橡膠才對)——不過,就算謙虛點說是第一位發現美洲的歐洲人也不夠格。精通航海的維京人早五百年就打卡了。
繼前一篇討論電影《北方人》當中與「狂戰士」相關的概念後,這一次來補完前一篇文章自己開的坑——《阿姆羅達薩迦》。
上週和朋友敘舊,喇賽中又被迫增加小知識——「重金屬音樂來自北歐喔」——雖然仔細查證後發現不完全正確,但基本上這麼說也不算錯。由於我的音樂品味自認算「很北歐」了,因此硬是被增加了這一種小知識還是多少感到訝異。
說到維京人與他們的產地,一般都會聯想到古北歐地方;丹麥、挪威、瑞典、冰島之類的,不會特別聯想到芬蘭,至於為什麼詳細講來有點複雜,但芬蘭有自己的神話與歷史脈絡,與以古日耳曼文化為主體的其他北歐國家不太一樣。
向大家介紹我的愛團 Heilung 其中一首曲子〈Othan〉當中的神話旨趣。當中涉及了古北歐的詩歌《埃達》(Edda) 中的文本,也就是人們熟悉的所謂「北歐神話」的本源。
不知道現在教科書還有沒有「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橋段——是當奧爾梅克人 (Olmec) 都塑膠就對了?(是橡膠才對)——不過,就算謙虛點說是第一位發現美洲的歐洲人也不夠格。精通航海的維京人早五百年就打卡了。
繼前一篇討論電影《北方人》當中與「狂戰士」相關的概念後,這一次來補完前一篇文章自己開的坑——《阿姆羅達薩迦》。
上週和朋友敘舊,喇賽中又被迫增加小知識——「重金屬音樂來自北歐喔」——雖然仔細查證後發現不完全正確,但基本上這麼說也不算錯。由於我的音樂品味自認算「很北歐」了,因此硬是被增加了這一種小知識還是多少感到訝異。
說到維京人與他們的產地,一般都會聯想到古北歐地方;丹麥、挪威、瑞典、冰島之類的,不會特別聯想到芬蘭,至於為什麼詳細講來有點複雜,但芬蘭有自己的神話與歷史脈絡,與以古日耳曼文化為主體的其他北歐國家不太一樣。
向大家介紹我的愛團 Heilung 其中一首曲子〈Othan〉當中的神話旨趣。當中涉及了古北歐的詩歌《埃達》(Edda) 中的文本,也就是人們熟悉的所謂「北歐神話」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