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的這段關於"文字vs口傳"的內容,我覺得很深刻。尤其是若拿來探討背多分、讀死書,不求甚解等,"被動閱讀"的讀書方式。"他們之於文字的信任,..將阻礙他們使用自己內心的記憶。你們發明的不是記憶的靈藥,充其量是提醒的靈藥,你們給學生提供的是智慧的表象,而不是真正的智慧,":因為要化作自己的記憶、智慧,必須要有自己思考、驗證的過程。"因為他們會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讀很多東西,因而看起來知道很多,然而他們大部分是無知的":所以能有導師、業師在生活中細心指導、言傳身教的引導很重要,以確實的把資訊融入生活體驗並化為智慧。不過,若這段文字拿來證明其對"口傳文化"的認可偏好,卻覺得不太對,否則柏拉圖本人有何必把<理想國>用文字寫出來呢? 我會覺得這段話更多是在提醒文字的流傳雖好(畢竟"口傳文化"容易大幅偏離原意),但仍應有導師、業師講解指導,以免流於空洞偏誤及自以為知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