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新銳創作者_書介|嗶哩《窪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你在他背後寫了什麼?該不會是下咒了吧?」「只是用原子筆畫了一顆痣。」「好噁。」(出自〈一道沒有雷聲的閃電〉)

收錄三篇短篇漫畫,都是關於受挫的故事。「我」在擱淺狀態下,以目光,而非戲劇性的行動,向讀者示意此岸(立足地)與彼岸(欲求)之間的遙不可及。

〈別碰!〉的主角被夾在他人的幽微騷擾和自身慾望的落空之間,為如此狀態感到不快,卻也未對此釋放多少情緒能量,也許意在呈現出「地層化」的,無以動彈的精神狀態;問題沒有真正成形,也就無法獲得解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一道沒有雷聲的閃電〉的開頭是弟弟逃離台北,回到鄉下,投靠不曾離開的姐姐。姐姐有個住台北的男友不時會南下來訪,這幾天也為了躲台北豪雨前來。在故事推進的過程中,姐弟各自遠眺的「彼岸」漸漸浮現,讀者也將得知弟弟是基於某種放棄和轉念,才決定主動回到「此岸」。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極短篇〈秘密〉的主角面對的則是天人永隔。葬禮上,長輩要她擲筊問亡父吃飽了沒,但她悄悄置換了問題。

raw-image
raw-image

也許敘事方面的完成度還有提升空間,但作為初期作品,它們已經充分展現出作者的潛力。背景相對寫實、繁複,不過其纖細冷凝的線條佈局,使得景物也掛上了人物臉上的淡漠表情。這不同於個人觀察範圍內台灣另類漫畫的寫實背景運用策略──以強烈的筆觸進行情感宣洩,或至少以厚重的質地明確顯影出故事底部的情緒。介於「類生物體」和「紙紮物」之間的乾燥質感,用來表現南部地景竟意外適合,也與這三篇故事的禁慾氣氛相稱。

樂見作者繼續描寫青年的幽微生存狀態、冷靜觀照他們的無力。讀者會需要許多不同種胃(作)袋(品)來消化巨大的無望。

|作者簡介|

嗶哩

虛弱畫畫仔
IG: biliibi_fafa

|書籍規格|

尺寸:A5

頁數:60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私訊社群網站洽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gasick的沙龍
478會員
316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Mangasi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4/27
七五三(讀作Nagomi)曾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專攻版畫,以木版畫和色鉛筆進行創作,曾獲《Illustration》The Choice準入選,2022年開始以展覽形式發表作品,獨立出版作品集。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2025/03/30
日本的色情漫畫曾經以視覺寫實性強烈的色情劇畫為主流,到了70年代末,蘿莉、美少女漫畫在同人場發跡,接著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山本直樹便是這個轉換期登場的作者,1984年以筆名森山塔在色情漫畫雜誌出道,路線難以明確歸類為劇畫或美少女系統,引起巨大回響;同年他以本名山本直樹在青年漫畫雜誌出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這樣的人,活在邊際也安然,有點舊的人。舊到像需要複雜結構才能運作的老機械或鉛字。沒有電視,鍾情黑膠唱片,用老派克和稿紙寫作,聽唱針在坑紋上刮出雜音,一圈一圈空轉,安陷於近乎消極的緩慢。
Thumbnail
我一直都喜歡這樣的人,活在邊際也安然,有點舊的人。舊到像需要複雜結構才能運作的老機械或鉛字。沒有電視,鍾情黑膠唱片,用老派克和稿紙寫作,聽唱針在坑紋上刮出雜音,一圈一圈空轉,安陷於近乎消極的緩慢。
Thumbnail
「你在他背後寫了什麼?該不會是下咒了吧?」「只是用原子筆畫了一顆痣。」「好噁。」(出自〈一道沒有雷聲的閃電〉) 收錄三篇短篇漫畫,都是關於受挫的故事。「我」在擱淺狀態下,以目光,而非戲劇性的行動,向讀者示意此岸(立足地)與彼岸(欲求)之間的遙不可及。
Thumbnail
「你在他背後寫了什麼?該不會是下咒了吧?」「只是用原子筆畫了一顆痣。」「好噁。」(出自〈一道沒有雷聲的閃電〉) 收錄三篇短篇漫畫,都是關於受挫的故事。「我」在擱淺狀態下,以目光,而非戲劇性的行動,向讀者示意此岸(立足地)與彼岸(欲求)之間的遙不可及。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霧裡來去 懸浮的蒸餾的心 環繞觸不到的水氣 泛潮呼吸 歡慶無病
Thumbnail
霧裡來去 懸浮的蒸餾的心 環繞觸不到的水氣 泛潮呼吸 歡慶無病
Thumbnail
大家都那麼愛喊,我喊一下也不會造成什麼環境傷害:如果台灣能誕生某種類似劇畫的漫畫子類,那這位老弟應該會是開創者或重要作者之一。五年、十年後等著看。 真的沒有想像過有台灣人可以畫出這種漫畫耶。起碼翻翻看吧。
Thumbnail
大家都那麼愛喊,我喊一下也不會造成什麼環境傷害:如果台灣能誕生某種類似劇畫的漫畫子類,那這位老弟應該會是開創者或重要作者之一。五年、十年後等著看。 真的沒有想像過有台灣人可以畫出這種漫畫耶。起碼翻翻看吧。
Thumbnail
突然想回饋社會(?),臨時的在社交平台上徵求 5,000 字內的短篇作品,並承諾回饋 300 到 500 字不等的讀後感想,非常感謝以下願意出借作品的作者!另外,我個人的讀後感特色是除了描述感受性,還會有一些分析情節的部分,如果擔心會因此喪失閱讀樂趣,就麻煩先看作品了。
Thumbnail
突然想回饋社會(?),臨時的在社交平台上徵求 5,000 字內的短篇作品,並承諾回饋 300 到 500 字不等的讀後感想,非常感謝以下願意出借作品的作者!另外,我個人的讀後感特色是除了描述感受性,還會有一些分析情節的部分,如果擔心會因此喪失閱讀樂趣,就麻煩先看作品了。
Thumbnail
這是一篇孩子尋母的故事。故事大概是小時候爸爸揍昏兒子一拳,媽媽生氣、離家。爸爸沉默,哥哥不像哥哥,敘述者我很迷惘,然後有一位早慧女孩灰原哀。哥、我、灰,三人小團體展開詩意的互動與追尋。
Thumbnail
這是一篇孩子尋母的故事。故事大概是小時候爸爸揍昏兒子一拳,媽媽生氣、離家。爸爸沉默,哥哥不像哥哥,敘述者我很迷惘,然後有一位早慧女孩灰原哀。哥、我、灰,三人小團體展開詩意的互動與追尋。
Thumbnail
他們向他,向彼此坦露比陰部還陰的器官,沒有物質、思想或情感可以填滿的孔洞。他能為它們吆喝什麼?誰會跟著他張嘴湊上前去? 三篇小說,三個現場: 同人販售會。龐克團演出。書店。 〈水哥後來人間蒸發了〉: 「我」擺攤遇到同人場出了名的怪客人。作品,以及一連串巧合使他們同時成為彼此的夢魘和慰藉。 限時動態
Thumbnail
他們向他,向彼此坦露比陰部還陰的器官,沒有物質、思想或情感可以填滿的孔洞。他能為它們吆喝什麼?誰會跟著他張嘴湊上前去? 三篇小說,三個現場: 同人販售會。龐克團演出。書店。 〈水哥後來人間蒸發了〉: 「我」擺攤遇到同人場出了名的怪客人。作品,以及一連串巧合使他們同時成為彼此的夢魘和慰藉。 限時動態
Thumbnail
導演一開始就開門見山說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主角年輕時離家出走 成為了名作家 不時會寫卡片回家 主角是同性戀 得了不治之症 有必要回家跟家人告知的義務 錯過妹妹的成長過程 妹妹對主角很陌生且崇拜 因為妹妹也很想要逃離這裡 嬤嬤已經是過來人了 相信曾經跟主角有很激烈的爭吵過現在的她選擇珍惜跟
Thumbnail
導演一開始就開門見山說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主角年輕時離家出走 成為了名作家 不時會寫卡片回家 主角是同性戀 得了不治之症 有必要回家跟家人告知的義務 錯過妹妹的成長過程 妹妹對主角很陌生且崇拜 因為妹妹也很想要逃離這裡 嬤嬤已經是過來人了 相信曾經跟主角有很激烈的爭吵過現在的她選擇珍惜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