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螢光筆#2】第22屆臺北文學獎小說評審獎〈綠、橋〉劉旭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品連結:http://literature.award.taipei/22th/A2.pdf

raw-image
「但老師真的很驚惶。畢竟上一秒還在夏蟲也為我沉默,下一秒爆破是今晚的康橋。」


▲防雷線,防雷線▲


內文:

這是一篇孩子尋母的故事。我覺得有許多句子很酷,例如這句,就摘了出來。

作者是2000年的千禧寶寶。文學活動豐富,英雄出少年,也是一位醫科高材生。

故事大概是小時候爸爸揍昏兒子一拳,媽媽生氣、離家。爸爸沉默,哥哥不像哥哥,敘述者我很迷惘,然後有一位早慧女孩灰原哀。哥、我、灰,三人小團體展開詩意的互動與追尋。

★創作螢光筆★

  • 插入許多對話、顧左右而言他,都可,只要「懸念抓在手」,要岔去哪、做啥都沒關係。只要開頭目標問題丟出,過程中或明或暗有在處理問題,最後解決懸念,給個答覆,就有基本架構了。
  • 與衝突場景(或懸念)不相關的意象象徵也可使用,沒人規定你主象徵用「A」,就言必「A」的象徵系統。
  • 可用「濾鏡」(某種語言風格)為文章增添詩意,並融合上述的不同象徵。
  • 我最一開始寫小說的時候,也有類似這樣劇本式的對話。但我沒有足夠的信心與知見判斷好壞與修正方向,導致我從一開始就否定自己的嘗試而停止。有人用這方法來寫作,對初讀讀者不算友善,但仍是一篇好故事並得獎。所以重點是不該為自己設限,多嘗試比較,多練習,別再第一步就先否定自己。⠀

更多創作眉角:
👉網站:木凱創作道
👉FB:木凱創作道
👉IG:mukaiword
👉原文

你也喜歡詩意的故事嗎?在下面告訴我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凱 Mukai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以解析文學獎作品為主,我較關注有助於創作的部分,例如,可以從作品中學習到寫作技巧或創作者心法。偶爾會從讀者端來看作品,但重點是在創作者如何創作。 因此,會一定程度省略一般詮釋、賞析、簡介等,屬於介紹,或個人心得感受的分享。
木凱 Muk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5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Thumbnail
2021/06/05
「我們用一個東西去比擬另一個東西,這兩件東西最好距離夠遠,又同時具備平行的相似性,連結的方式要精準有說服力,夠遠則表示有創意。也就是要找到一個夠有創意且執行度高的表現策略。」── 羅智成
Thumbnail
2021/06/02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Thumbnail
2021/06/02
「父親漸漸聽不進我們言語 當他攤開手心,城市街景圖繪沿著他的長文爬行」 ──廖筱安〈父親是臺北的戀人〉
Thumbnail
2021/05/17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2021/05/17
「車燈亮起時 就化作鮟鱇魚穿進城市腹腔。」──王信文〈我們目睹冷鋒進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快樂。悲傷。恐懼。灑下看似平凡的詞彙,我期待它們在每顆心靈上將各自伸展綻放的模樣。
Thumbnail
快樂。悲傷。恐懼。灑下看似平凡的詞彙,我期待它們在每顆心靈上將各自伸展綻放的模樣。
Thumbnail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Thumbnail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這樣的書寫真能解憂,從自己的故事寫起,文字成了知己。──〈作者序〉 在那篇敘事書寫中,我再次看見父親和自己,那仿佛是另一種重逢。──〈作者序〉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被了解。透過書寫,可以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被自己了解。──〈作者序〉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與文字的初次相遇,是在家中一沓又一沓的藏書中。 在Medium敲完第一篇文章後,鑒於以往對方格子平台充斥許多專業文章的既定印象,望著先前註冊的方格子平台,一度猶豫是否要將文章同步更新至方格子,但基於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作品的想法,還是將文章同步至方格子平台。
Thumbnail
與文字的初次相遇,是在家中一沓又一沓的藏書中。 在Medium敲完第一篇文章後,鑒於以往對方格子平台充斥許多專業文章的既定印象,望著先前註冊的方格子平台,一度猶豫是否要將文章同步更新至方格子,但基於想跟更多人分享自己作品的想法,還是將文章同步至方格子平台。
Thumbnail
2021 回到初衷.好書座談會 》張佳詩 X 學以致愛 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 這本書就是文字版的千樹成林,寫作的模式走向就是: 1. 故事 2. 討論 3. 引導 你先喜歡故事,就會願意看看這樣的故事是怎麼寫出來的,進入引導部分。 ■讓自己回到青少年的狀態,這本書的定位在青少年跟中學生。 定位
Thumbnail
2021 回到初衷.好書座談會 》張佳詩 X 學以致愛 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 這本書就是文字版的千樹成林,寫作的模式走向就是: 1. 故事 2. 討論 3. 引導 你先喜歡故事,就會願意看看這樣的故事是怎麼寫出來的,進入引導部分。 ■讓自己回到青少年的狀態,這本書的定位在青少年跟中學生。 定位
Thumbnail
散文是否寫的是自己真實人生故事這個百年難題。房慧真的質疑也沒錯,敘述有斷裂、轉折不清不楚,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又一個獎棍呢?但這部分,就是個無解的難題吧。
Thumbnail
散文是否寫的是自己真實人生故事這個百年難題。房慧真的質疑也沒錯,敘述有斷裂、轉折不清不楚,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又一個獎棍呢?但這部分,就是個無解的難題吧。
Thumbnail
兩個小家庭,同一個父親。兩次乘坐客運上台北,勾勒出阿姨與妹妹似乎有豐裕的生活,母親的委屈,阿姨的友善,以及自己尋找自己家鄉的嘗試。
Thumbnail
兩個小家庭,同一個父親。兩次乘坐客運上台北,勾勒出阿姨與妹妹似乎有豐裕的生活,母親的委屈,阿姨的友善,以及自己尋找自己家鄉的嘗試。
Thumbnail
這是一篇孩子尋母的故事。故事大概是小時候爸爸揍昏兒子一拳,媽媽生氣、離家。爸爸沉默,哥哥不像哥哥,敘述者我很迷惘,然後有一位早慧女孩灰原哀。哥、我、灰,三人小團體展開詩意的互動與追尋。
Thumbnail
這是一篇孩子尋母的故事。故事大概是小時候爸爸揍昏兒子一拳,媽媽生氣、離家。爸爸沉默,哥哥不像哥哥,敘述者我很迷惘,然後有一位早慧女孩灰原哀。哥、我、灰,三人小團體展開詩意的互動與追尋。
Thumbnail
冬日,某個早晨/異國情調的角落/轉個彎/又回到中華民國
Thumbnail
冬日,某個早晨/異國情調的角落/轉個彎/又回到中華民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