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x生活│懶人財務規劃術,兩工具帶你無痛規劃自身資產!

科技x生活│懶人財務規劃術,兩工具帶你無痛規劃自身資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前言

出社會後每人最重要的議題之一,無非就是理財規劃,尤其找到一個好的方法紀錄和盤點資產狀況更是相當重要!

然而多數人可能都苦於此或不知從何下手,因此這篇文章主要分享 Eddy 自己的懶人財務規劃法,只需簡單透過兩個工具:Google Sheet、記帳 APP,即可輕鬆整理自身的資產、收入和花費!

若要進行財務規劃,Eddy 建議可以從每季、每月、每日三個角度盤點,透過每日的花費紀錄、每月的收入支出,確保自己每季的資產都有如預期般發展,因此這篇文章主要就從三個時間維度帶領大家規劃,包含:

  • 每季-規劃你的資產
  • 每月-規劃你的收入
  • 每日-規劃你的花費
raw-image

每季-規劃你的資產

之所以大家想做理財規劃,無非就是希望我們的資產可以不斷增長,因此第一步就是要針對我們的資產進行紀錄,Eddy 建議可以每季為單位,定期檢視資產狀況,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 可以判斷資產的投資組合(股票、債券等)是否健康
  • 可以判斷資產是否有如預期般累積

進行資產紀錄時,尤其要明確瞭解我們的每個戶頭用途,以 Eddy 自身為例,可簡單將我的戶頭區分為:活存戶頭、投資戶頭、生活戶頭、緊急備用金戶頭,另外也可以在年初時設定當年資產目標,並以每季檢視是否有逐步達成!

大家可以參考下表的範例,將自己平日所用的戶頭先行列出,並於每季直接依照戶頭額度填入即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貸款如信用貸款等,也建議可以將其列出,讓資產狀況更加一目了然。

以 Eddy 的經驗來說,通常每季只需要花費半小時即可盤點完我的資產狀況,並且可以看見資產的正負成長,而格外有踏實感,若對於資產累積速度覺得不滿意的話,也可以思索是否投資組合有可以調整空間?變得更長線或波段操作,而要如何確保我們的資產能逐步累績呢?

關鍵在於下一部分要聊的每月收入規劃!
raw-image

每月-規劃你的收入

每月部分,主要和大家分享該如何盤點自身的收入,並要請大家整理自己每月的固定和變動的花費、收入。

以我自身來說,在花費部分每月固定支出的包含:房租、交通費、電信費、英語課程、固定投資等,變動支出則包含餐費以及其他生活費;另一方面,在收入部分每月就是有個固定的底薪,以及偶爾可能會有一些兼差的專案收入和獎金。

因此可以參考下表的紀錄格式,每當月底時我就會進行該月的應付、應收盤點,另外也會拉一個欄位(N11)進行兩者總額的差額,來確保自己是否能有所剩餘或是入不敷出。

另外想提醒大家,如果有較大筆的支出,也不妨將它攤提到每月固定支出上,像是筆電、汽車、課程等,舉例來說每年可能都需要繳交30,000元的保險費,就可以將其改成每月認列2,500元。

透過這樣子整理每月收入的規劃,可以協助自己一方面控制自己的開銷以免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也可以計算自己每月的現金流,判斷是否能持續為每季的資產進行累積,並思考是否需要進行開源或節流。

raw-image

每日-規劃你的花費

最後在每日的部分,主要就是請大家針對花費進行紀錄,這麼做的目的有二,一來可以確保自己的主要花費都落在哪邊,並在月底進行盤點和控管;二來則是因為月底須紀錄我們的變動支出,因此透過每日記帳來加以達成。

因此這邊,建議大家挑選一個自身覺得好用、可以長期堅持的APP來紀錄即可,Eddy 的話主要是用「小豬記帳本」這個 APP,主要是因為其介面單純,沒有過多功能而方便查看。

另外,如我們每月規劃提到的,由於我們將支出分為固定和變動,因此這邊只需要請大家紀錄「變動支出」即可,也就是像是每天飯錢、生活用品、娛樂等,如像是房租、通信費等固定支出,就不需額外紀錄,可以更省事也更明瞭自己除了固定花費外,還會將錢花在哪邊。

因此如下圖,透過每天將開銷都進行紀錄,並在每月彙整至我們的變動支出中,就可以將我們的每日花費、每月收入規劃進行連結和盤點喔!

raw-image

科技加速器小啟發

以上就是 Eddy 平常管理自身財務的方式,雖然市面上也標榜許多能協助大家進行理財規劃的工具、應用程式;然而 Eddy 認為只需透過很簡單的 Google sheet 和記帳軟體,並藉由三個不同時間維度的紀錄,其實就可以讓自己的資產狀況相當透明,也能清楚判斷自己的資產是否有如預期般累積。

現在的時代,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數位工具和服務推出,卻有時會不禁讓人感到眼花撩亂,不曉得哪項工具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甚至我們學習這些數位工具的時間都遠遠超乎我們原先想要做的事情,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是著重在理財心法,並輔以兩個簡單數位應用來和大家進行分享,另外

資產總是為目標服務,因此也請先想想自己該年度目標為何!
raw-image

你日常還有用甚麼方式或工具來規劃自身的理財狀況嗎?都歡迎在文章和我交流分享喔!

透過按愛心,讓我知道你的觀後感吧!
若喜歡我的「科技X生活」相關文章,請記得下方幫我按愛心,會更常寫的!
若有任何建議或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討論總是進步的原動力。 也要記得「追蹤」此帳號,

閱讀更多

avatar-img
Eddy 的科技加速器的沙龍
94會員
43內容數
Eddy 的科技加速器,從2024年6月開始復刊。 會針對有興趣的公司,進行商業上的分析和探討,尤其著重在科技產業。 Eddy 畢業至清華大學科管所,目前是一名雲端顧問,期待透過自身的專業和經驗,分享產業新知和趨勢,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智能自動化的必要性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並闡明實施過程中的阻礙與常見迷思。此外,介紹如何制定有效的自動化戰略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幫助企業克服挑戰,實現持續增長與創新。透過明確目標、關鍵步驟及遵循四大原則,企業可有效實施自動化,提升市場競爭力,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 Zoom 的發展歷程,包括其創辦人的背景、平臺的建立原因、最新的市場定位與競爭挑戰。此外,文章還提到疫情對 Zoom 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策略,強調用戶體驗和靈活定位的成功因素。透過深入分析,讀者能夠理解 Zoom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並持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Zoom 在遠端通訊領域表現卓越,隨著疫情推動企業數位轉型,其雲端視訊會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企業的首選工具。本文探討 Zoom 的產品、財務狀況及市場競爭力,同時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及競爭加劇,Zoom 是否能持續領先於 Microsoft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智能自動化的必要性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並闡明實施過程中的阻礙與常見迷思。此外,介紹如何制定有效的自動化戰略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幫助企業克服挑戰,實現持續增長與創新。透過明確目標、關鍵步驟及遵循四大原則,企業可有效實施自動化,提升市場競爭力,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 Zoom 的發展歷程,包括其創辦人的背景、平臺的建立原因、最新的市場定位與競爭挑戰。此外,文章還提到疫情對 Zoom 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策略,強調用戶體驗和靈活定位的成功因素。透過深入分析,讀者能夠理解 Zoom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並持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Zoom 在遠端通訊領域表現卓越,隨著疫情推動企業數位轉型,其雲端視訊會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企業的首選工具。本文探討 Zoom 的產品、財務狀況及市場競爭力,同時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與未來趨勢。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及競爭加劇,Zoom 是否能持續領先於 Microsoft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