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固定至圖書館借書。以往大多由家人挑書書,這回他表示不知該借什麽。沒問題,我找就是了。選定《解憂雜貨店》、《閃閃發光的人生》,留一本給家人。
我不大喜歡東野圭吾,花錢買書就免了。然而既然圖書館有書,倒是不妨借閱。《解憂雜貨店》橫掃東亞,在多國改編爲電視劇,顯然魅力非凡,我好奇到底有多精彩。
家人先讀,表示《解憂雜貨店》不錯,內容流暢易讀又溫馨,且最後所有的故事都串起來,可見東野圭吾組織能力相當好。現今有些小說作者鋪了梗,後來卻沒處理,讓發現的讀者有點遺憾。不知作者原本的構思,到底多麽有趣,抑或沒什麽意思。比如日本作家夢枕貘《沙門空海》,前面相當精彩,後來略嫌爛尾。
契訶夫談論戲劇時曾表示,牆上若有槍,就必須在落幕前擊發,意思是戲劇沒有多餘的元素。不過這是古典時期對創作者的要求,現今的文藝作品未必遵循老派規範了。
穿越實爲相當古老的題材,早年赫赫有名的日本漫畫《尼羅河女兒》,現代少女凱羅爾,莫名其妙來到古埃及,展開一段奇遇。而《解憂雜貨店》將預知未來的紅利,致贈拮据上進且知恩圖報的孤女,避開道德爭議。顯見東野圭吾思考縝密,細心安排情節,不願讓讀者有不愉快的聯想。
我覺得《解憂雜貨店》的結局「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讓讀者非常安心。家人卻說,不如用「遍曆山河,人間值得」。我說我的比較有學問。他問出處,大概是《孟子》或《論語》,得查一下。原來是《孟子》,仁德之人對社會有很大的感化作用,頑夫指的是貪婪的官吏。
真要挑剔,缺點也不是沒有。像是想知道自己建議的成效,邀請諮詢者回饋,雖是人之常情,但爲什麽選定於雜貨店老闆逝世三十三年忌日?三十二或三十四年忌日不行嗎?可是呢,東野圭吾倘若沒有更好的構思,倒不如一廂情願到底,讓讀者浮想連翩,更添情味。
或許有人覺得《解憂雜貨店》抹去現實的粗糲苦澀,情調太過甜美,頗有粉飾太平之嫌。我理解這類思路,不過這只表示厭惡之人並非《解憂雜貨店》的目標讀者。本來就沒有那一本書能夠滿足全部讀者,愛看就看,不喜歡以後別看也就是了。大疫年代日子艱辛,若有一些振奮人心的作品,讓喜愛的讀者重新湧現對生活的盼望,也沒什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