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精的筆記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反觀我求學的過程,我的筆記方式一直在演進。從學國語數學,到物理化學,到微積分,到計算機科學,到藝術歷史,到動畫表演課。我發覺我有二十年以上的筆記經歷,橫跨各式學科,蟬聯過多次書卷獎。我發現我不是特別聰明,而且一次只能專心在一件事上,但我的筆記方式很適合我,藉此補足了我的缺點。

我試過聽寫,但邊聽邊寫根本沒辦法思考,筆記本也消耗得很快。我試過圖像式筆記,但到最後我很容易分心開始玩心大起畫老師。我試過電子筆記本,但我很快就因為找不到功能、或是手指太大按錯鈕,而挫折不已。寫筆記要看場合,挑選適合的工具,準備適合的心態,同時手也要快。

現在我做筆記,就是幾張紙(我甚至拿過八開圖畫紙折一折來用),或者是一本便利貼。我不想管怎麼排版,也不想在抄筆記時中途換筆。抄寫的時候我用的是實體紙筆,回家後我會重新整理,用我自己看得懂的話寫進一個有系統的電子文檔裡(我目前用Google Doc)。我發覺這樣最有效,最適合我。

在當下抄寫的輸出方式並不是真正的學會,只是聽寫。要用自己的話再解釋一次,才算完成學習。之所以用電子文件,是因為搜尋方便,而且也不趕著寫,可以用顏色和排版讓可讀性變高。以下我推薦幾個抄筆記的方式:

我作筆記的時機,就這三個:在課堂上、聽回饋時、有靈感時。


在課堂上

我很推薦事前預習課程,因為可以預先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讀不懂,把判斷需要寫筆記的時機先抓準。

我認為如果沒有預習,在課堂上真的會太忙,忙著吸收新知,還要一邊理解自己懂不懂,然後再判斷要不要寫,然後還可能要寫下筆記。在這系列動作裡,老師並不會等你,如果剛好是你不懂的環節,很容易就會因為慌亂而越聽越糊塗。如果沒空預習,乾脆就不做筆記了,專心聽,頂多寫下來一些關鍵字或是記下課本頁數,回去再查吧。

我滿推薦使用便利貼抄寫,可以用物理性的方式分類,比方說貼在桌上,同一個主題的貼在一塊,不一樣就分區。可以用不同顏色的便利貼分類,比方說問題就是紅色,一般就是黃色,綠色是圖。只需下課稍微整理一下,還可以直接貼在對應的那頁教材上。


聽回饋時

這種筆記是指針對自己工作/成果的回饋。無法預習,但還是可以事先準備點。

我認為聽回饋是一種雙向的溝通過程,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我們需要把我們做了什麼、遇到什麼問題、如何解決、目前還有什麼問題,都簡單清晰地說給對方聽,然後再聽聽對方如何給予建議。

聽回饋時,要讓對方感受到你有在專注傾聽,又要同時寫筆記,實在有難度!這時候我抄筆記會比較潦草,需要比較大面積的紙張來抄寫。如果我附近有桌子,我會選擇用B5以上大小的紙張或是筆記本。如果我是站著聽回饋,我會用手掌大小的便利貼,然後寫完直接疊著貼在便利貼後方。因為潦草,所以我會利用標編號來告訴自己筆記順序,也會用一些小圖示快速標示(打星星、打問號......)。

聽回饋時寫筆記其實也是尊重對方的一種方式,我的老師曾再三囑咐我們:"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記性。"

進階一點,我會下課用螢光筆歸類我接下來對筆記的行動:可以馬上改掉的部分、需要研究一下的部分、還需要探索並寫信問的部分...... 因為聽得當下我是很清楚我的狀態的,我會盡可能把我能記下的資訊(包含自己的註解),都寫下。


有靈感時

有靈感時,一定要馬上寫下來,我是走馬路走到一半會跑到安全島上停下來寫靈感的人。當下寫越多想法越好,不要管錯字,只管把腦袋裡的想法一股腦吐露出來。通常這個動作不會超過十五秒,訓練自己快速清晰表達靈感,是很不錯的訓練,這樣才可以記越多靈感,成為靈感富人,哇哈哈。

這是我唯一一開始就直接用電子筆記的時機。我會挑選簡單的筆記工具,有標籤工具就行,太多按鈕我會按錯,然後錯失靈感。目前我是使用Google Keep。


結語:我到現在還在震驚我有二十年以上的筆記經驗...... 我的人生好大一半都在學習,然後我最近又開始了一個線上課程。哈哈哈,活到老學到老囉!

感謝您的閱讀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鴿子的沙龍
22會員
63內容數
咕咕,請給我一點時間,好好想一下怎麼運作我的沙龍。
鴿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8
回家有家人,公司有工作,我們總是在這些地點來來回回,偷不到時間給自己
Thumbnail
2023/10/28
回家有家人,公司有工作,我們總是在這些地點來來回回,偷不到時間給自己
Thumbnail
2023/10/15
看了奕維先生的影片《你為什麼不快樂?》,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態度。
Thumbnail
2023/10/15
看了奕維先生的影片《你為什麼不快樂?》,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態度。
Thumbnail
2023/10/01
終於,我轉正了。 其實我知道的,身邊的人都很強,如果單看能力,我並不一定會被選上。
Thumbnail
2023/10/01
終於,我轉正了。 其實我知道的,身邊的人都很強,如果單看能力,我並不一定會被選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越南發展主權AI的必要性及其五大支柱,包括基礎設施、數據、技術平臺、人力資源與企業生態系統。面對AI的機遇與挑戰,FPT將於2024年投資2億美元建設AI工廠,並致力於提升社會對AI的認識,助力越南在AI領域成為領先的國家。
Thumbnail
本文探討越南發展主權AI的必要性及其五大支柱,包括基礎設施、數據、技術平臺、人力資源與企業生態系統。面對AI的機遇與挑戰,FPT將於2024年投資2億美元建設AI工廠,並致力於提升社會對AI的認識,助力越南在AI領域成為領先的國家。
Thumbnail
越南發展AI霸業的旗艦企業竟然是...?! 新聞標題:建設主權AI生態系 原文連結:https://hanoimoi.vn/xay-dung-he-sinh-thai-ai-co-chu-quyen-676778.html 記者:Việt Nga ----------------------
Thumbnail
越南發展AI霸業的旗艦企業竟然是...?! 新聞標題:建設主權AI生態系 原文連結:https://hanoimoi.vn/xay-dung-he-sinh-thai-ai-co-chu-quyen-676778.html 記者:Việt Nga ----------------------
Thumbnail
越南計劃在2030年前在東南亞成為AI領導國家,並提升全球排名。專家認為,建設主權AI生態系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此外,根據報告,越南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在2024至2030年期間預計將實現46.47%的年複合增長率。雖然仍有許多企業尚未應用這項新技術,但越南企業的努力顯示了對於新技術的渴望與應用潛力。
Thumbnail
越南計劃在2030年前在東南亞成為AI領導國家,並提升全球排名。專家認為,建設主權AI生態系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此外,根據報告,越南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在2024至2030年期間預計將實現46.47%的年複合增長率。雖然仍有許多企業尚未應用這項新技術,但越南企業的努力顯示了對於新技術的渴望與應用潛力。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