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 之 動物好朋友 (12)

三字經 之 動物好朋友 (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三字經: 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稻、梁、菽、麥、黍、稷是六種人類食用的穀類。

大地長養而出各種榖類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主食,因著南北土壤與氣候的差異因此而有差異,例如東北盛產小米,北方食麥而台灣多食稻米。

稻:分為粳米、秈米和糯米三種。粳米俗稱蓬萊米,長得圓圓短短的,黏性是三種類型中較低的,因此可以用來做壽司,且是較普遍常見的食用米飯。秈米較有黏性,外型較細長。而糯米因為黏性最佳,因此可用以作湯圓、年糕、粽子、油飯等。

梁:一說是北方的高粱,一說是粟,也就是小米。

菽:豆類的總稱,例如黃豆、黑豆等。

麥:麥的種類很多,例如燕麥、蕎麥,較普遍的如大麥可釀酒,小麥可作麵條、饅頭、蛋糕等。

黍和稷:《本草綱目》中說:「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稷可作飯,黍可釀酒。猶稻之有粳與糯也」可見稷和黍很相似,但稷比較小也無黏性,可以當作主食。黍有黏性,可以釀酒,黍有赤、白、黃、黑數種顏色。稷是五榖之長,因此祭祀時以稷來代表各種榖類,堯帝時任用棄為掌管百榖的稷官,因此後人尊稱棄為后稷。衍生到後代,因為人非土不立、非榖不食,土地與糧食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因此象徵土神的社和象徵榖神的稷合稱為社稷,代表江山國家。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犬是狗,豕是豬,馬牛羊雞狗豬是六種人類飼養的家畜。

馬:古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能負重致遠。不論是旅行或是驛站間的訊息傳遞還是戰爭都需要好馬相行。

牛:農民最重要的夥伴,能載物也能耕田。

羊:羊毛羊皮可製衣裘,羊奶提供營養。羊性格溫馴,小羊跪乳更被引申為子女對父母應有的感恩心與孝心。

雞:雞司晨,雞鳴報曉天下白。

犬:狗能看門、守夜、狩獵、牧羊,因為狗忠心耿耿的特質讓狗成為人類生活的好夥伴。

豕:豬除了食用之外,豬鬃是塑膠發明前製作生活器具常用的材料,豬糞也是耕作時土壤所需的肥料。

以上知某數中,從天地的自然運行到人類進入農業社會,而發展出六榖六畜的相依賴關係。下一期將從人類的七情與樂教談起,並進入經典學習的主軸–識某文。

參考資料:

一、論語講要

二、三字經簡說 臺中蓮社印行

三、三字經 三民書局印行

四、常禮舉要筆記 華藏淨宗學會印贈

五、禮記今註今譯 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六、中庸 時哉時哉網路教育學院課程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1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瞬花時 的其他內容
古埃及人認為組成世界的是水、風、土,三元素。古希臘人說是四元素:火水土風.印度人提出地水火風四元素。中國人則說金木水火土五行,就是組成大自然的五種元素。 三字經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水火木金土是五種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稱為五行,五行是由產生萬物之數與成就萬物之數的生成之數變化而來。 五
湯姆上校的太空漂流和三字經有什麼關係?讀讀三字經,聽聽大衛鮑伊的太空怪談Space Oddity。太空船無法定位,只能在宇宙無盡漫遊。人生無法定位,是不是也會飄浮?
三光者,日月星。 諸葛亮是氣象預報專家,但是孔子也是? 這可能因為他們都讀了同一本書 (當然不是三字經)~
人生存在天地之間,對於天地的好奇與關懷亙久不變,我們今天關心的是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造成的國土災難,以及政治領導階層是政客還是政治家。古人關心什麼?說穿了,也都差不多~
品格跟學問哪個重要?這個問題不只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甚至是國家領導的問題。答案看起來呼之欲出,但是為什麼?根據三字經,筆者提供了兩個說明方法,一個引經據典闡述道理,一個是分析法。選一個,然後,告訴你的孩子吧~
善用”故事的力量“,不只是這時代的顯學,早在<三字經>裡就已經用好用滿了~為什麼24孝獨舉黃香?孔融讓梨有什麼難?
古埃及人認為組成世界的是水、風、土,三元素。古希臘人說是四元素:火水土風.印度人提出地水火風四元素。中國人則說金木水火土五行,就是組成大自然的五種元素。 三字經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水火木金土是五種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稱為五行,五行是由產生萬物之數與成就萬物之數的生成之數變化而來。 五
湯姆上校的太空漂流和三字經有什麼關係?讀讀三字經,聽聽大衛鮑伊的太空怪談Space Oddity。太空船無法定位,只能在宇宙無盡漫遊。人生無法定位,是不是也會飄浮?
三光者,日月星。 諸葛亮是氣象預報專家,但是孔子也是? 這可能因為他們都讀了同一本書 (當然不是三字經)~
人生存在天地之間,對於天地的好奇與關懷亙久不變,我們今天關心的是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造成的國土災難,以及政治領導階層是政客還是政治家。古人關心什麼?說穿了,也都差不多~
品格跟學問哪個重要?這個問題不只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甚至是國家領導的問題。答案看起來呼之欲出,但是為什麼?根據三字經,筆者提供了兩個說明方法,一個引經據典闡述道理,一個是分析法。選一個,然後,告訴你的孩子吧~
善用”故事的力量“,不只是這時代的顯學,早在<三字經>裡就已經用好用滿了~為什麼24孝獨舉黃香?孔融讓梨有什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