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18 之 古人什麼時候開始讀歷史?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通達經書和子書的文義後,可以研讀各種史書,考究歷朝世代相傳的系統,了解朝代的興衰存亡、治亂興替。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每一部史書都有作者的個人觀點與立場在其中,因此同一個事件可能產生不同的敘事,這就是史觀的不同。不同的史觀決定了不同的敘事角度與內容,因此讀歷史的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沒有經學的見地涵養,怎麼有足夠能力對所學習的內容具備正確的判斷力與抉擇力?因此必須先通達經子之書再進入史學的領域。

古人研讀歷史要從考究世系和明白歷朝是如何結束與開國。考世系是因為中國歷史的架構從史記、漢書以來,奠定了以朝代的更替和帝王統治時間的起訖的敘事模式,而這個模式後來被歷代官方史官所沿用。也就是從司馬遷的史記以來,中國的歷史是以帝王統治為中心,敘述的是皇帝權力的起源以及權力的傳承,這都是世世相傳的系次,或許父死子繼、可能兄終弟及,也有親族中擇一抱養繼位為帝者。因為天命而皇帝有了統治天下的權限,天命傳承的順序被稱為正統。因此要讀中國歷史必須先掌握朝代傳承基本架構,這是認識中國歷史的第一步。

知終始則是除了知道每一個朝代或帝王統治的開始與結束時間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其中興盛衰亡的原因,讀歷史是為了能知古鑑今、以古為鏡,通古今之變,既有典範可循,也可避免重蹈歷史覆轍。掌握未來的契機。因此知終始或可兩面說,一是了解一個朝代何以步向衰亡,有助於明白下一個朝代何以興起。二是從朝代的衰亡去分析推知其何以立國,以及立國時的用人、政策律法、國家風氣等是否導致後世的滅亡。例如,從秦朝的滅亡既知漢代之興,也從秦朝的快速滅亡而知秦始皇用人施政之失。

raw-image


,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從教民漁獵、畫八卦的伏羲氏,教民耕種、親嘗百草的神農氏到黃帝,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是三位上古時代的共主。

羲農: 伏羲氏和神農氏的簡稱

據傳伏羲氏教民結網,於陸地網捕野獸,於水中張網捕魚,有效率地提高上古人類的狩獵成效。伏羲氏又教人豢養牲畜,開啟了原始的畜牧業,讓人類可以不靠外出狩獵而有穩定的牲畜來源。

上古時期的人類沒有文字,為了紀錄事情而使用結繩記事,但往往在時間流逝中忘卻了繩結的意思。因此伏羲氏”造書契”,即是以在木頭或石頭上刻劃符號以代替結繩記事,而其中最著名的則是伏羲畫八卦。伏羲氏仰觀天文、俯瞰地理,觀察日月星象、草木鳥獸,本於陰陽之道而畫下代表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的乾坤八卦。

伏羲氏善於觀察自然變化,因此而取桐木製作琴瑟,據說他製作的瑟長七尺二寸,上有二十七根絃,有了琴瑟,人們的文化生活也隨之變的更豐富。傳說伏羲氏也有烹飪的好手藝,能在庖廚裏把因為祭祀而犧牲的動物去其羶腥之味,料理成美味佳餚,所以人們又稱伏羲氏為”庖犧”。

上古的人們生活狀態較原始,禮儀的概念還未成形,婚姻往往是經由掠奪而來,伏羲氏制訂以”儷皮”(兩張鹿皮)作為婚配的禮物,自此人們開始以較文明的禮品餽贈做為男女婚配之用。

伏羲氏之後,神農氏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社會仰賴耕種獲取食物的農業時代來臨。神農氏教民製作耕田用的農具,又觀察土壤的特質,例如乾濕度、肥沃或貧瘠,教人民在不同的土地裡播種不同的作物,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人們開始能穩定獲取食物來源,並且因為農耕而逐步形成定居且群居的生活型態。

原始社會中的人類對疾病的認知非常淺顯,因此壽命也偏短,神農氏遍嘗百草,以身試藥而累積許多以草藥製病的經驗,是中國醫學的鼻祖。神農氏又將琴瑟再進化,製作出五絃琴,有了宮商角徵羽的基礎樂理發展。神農氏又教人們在正午時分以物易物、互通有無,推測這是市集貿易的初始。

神農氏推動發展,人們邁入農業社會,是後續部族、城市、國家發展的關鍵,是原始社會晚期的重要人物,神農氏又稱炎帝,和黃帝同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因此我們會稱自己是”炎黃子孫”。

黃帝: 西元前2700~2600年間人物,第一位以黃帝作為中國歷史起點的史家即是西漢的司馬遷,黃帝可說是所有中國古代帝王的始祖。黃帝號軒轅氏,其部族為生長於姬水一代的姬姓部落,打敗炎帝所屬的姜姓部落和在涿鹿之戰大敗蚩尤後,成為所有部落的共主。黃帝時期的發明甚多,如倉頡造字、伶倫作樂、嫘祖養蠶取絲、隸首造算數及度量衡、大撓作甲子、容成作渾天儀,而且還有指南車的發明等等,另外還有岐伯教黃帝養生之道,因此後來中國醫藥學又稱岐黃之術。由上述種種可見文明在此時的發展與進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7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一瞬花時的其他內容
2023/03/29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夏朝的國君將帝位傳給兒子,開啟了天下一家的世襲制度。夏朝歷經四百三十九年才改朝換代。 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稷合稱國家。
Thumbnail
2023/03/29
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夏朝的國君將帝位傳給兒子,開啟了天下一家的世襲制度。夏朝歷經四百三十九年才改朝換代。 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稷合稱國家。
Thumbnail
2023/03/28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唐堯和虞舜被尊稱為二帝,他們將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是歷史上聖明的時代。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和武王,是夏商周三代以王道治天下的聖王。 三王: 並非指三個君王,而是指夏商周三代開國時皆以王道治理天下。
Thumbnail
2023/03/28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唐堯和虞舜被尊稱為二帝,他們將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是歷史上聖明的時代。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和武王,是夏商周三代以王道治天下的聖王。 三王: 並非指三個君王,而是指夏商周三代開國時皆以王道治理天下。
Thumbnail
2023/03/24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Thumbnail
2023/03/24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Thumbnail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Thumbnail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Thumbnail
一、你知道后土原來是指甚麼? 公元前 2,514 年,黃帝之孫顓頊[後來被尊為后土之神]創曆法。 中國隋朝以後,也以「后土娘娘」稱土地神祇,「后」是母性,不是現今鄉 間所拜的「土地公」,「土」是萬物之母,后土是「地母之尊」的意思。 如有興趣可參閱 公元前 4,800~4,700 年,華夏太古聖人伏羲
Thumbnail
一、你知道后土原來是指甚麼? 公元前 2,514 年,黃帝之孫顓頊[後來被尊為后土之神]創曆法。 中國隋朝以後,也以「后土娘娘」稱土地神祇,「后」是母性,不是現今鄉 間所拜的「土地公」,「土」是萬物之母,后土是「地母之尊」的意思。 如有興趣可參閱 公元前 4,800~4,700 年,華夏太古聖人伏羲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絕對不能錯過的環節,就是宗教的成形。 不論是哪個文明,自古以來皆有神話。 神話跟統治權,本是密不可分。 而隨著第一階段的神王體系崩潰,宗教信仰才會隨之誕生。 說得更準確一些,當人們確實體會到現實(王)與超現實(神)的區別後,文明將會出現兩個以上的統治者。 西晉一統,卻成了神話的終點。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絕對不能錯過的環節,就是宗教的成形。 不論是哪個文明,自古以來皆有神話。 神話跟統治權,本是密不可分。 而隨著第一階段的神王體系崩潰,宗教信仰才會隨之誕生。 說得更準確一些,當人們確實體會到現實(王)與超現實(神)的區別後,文明將會出現兩個以上的統治者。 西晉一統,卻成了神話的終點。
Thumbnail
中國正式歷史紀錄係從所謂史前時代開始,經所謂三皇五帝傳說時代、夏商周、秦始皇帝、西漢、東漢、唐朝、元朝、明朝、清朝,至民國時代等。本篇即以此歷史紀錄為基點來說明中國歷史信仰變化及曾經與上帝的相遇與相離之經過與重要事件...。
Thumbnail
中國正式歷史紀錄係從所謂史前時代開始,經所謂三皇五帝傳說時代、夏商周、秦始皇帝、西漢、東漢、唐朝、元朝、明朝、清朝,至民國時代等。本篇即以此歷史紀錄為基點來說明中國歷史信仰變化及曾經與上帝的相遇與相離之經過與重要事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