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18 之 古人什麼時候開始讀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通達經書和子書的文義後,可以研讀各種史書,考究歷朝世代相傳的系統,了解朝代的興衰存亡、治亂興替。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每一部史書都有作者的個人觀點與立場在其中,因此同一個事件可能產生不同的敘事,這就是史觀的不同。不同的史觀決定了不同的敘事角度與內容,因此讀歷史的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沒有經學的見地涵養,怎麼有足夠能力對所學習的內容具備正確的判斷力與抉擇力?因此必須先通達經子之書再進入史學的領域。
古人研讀歷史要從考究世系和明白歷朝是如何結束與開國。考世系是因為中國歷史的架構從史記、漢書以來,奠定了以朝代的更替和帝王統治時間的起訖的敘事模式,而這個模式後來被歷代官方史官所沿用。也就是從司馬遷的史記以來,中國的歷史是以帝王統治為中心,敘述的是皇帝權力的起源以及權力的傳承,這都是世世相傳的系次,或許父死子繼、可能兄終弟及,也有親族中擇一抱養繼位為帝者。因為天命而皇帝有了統治天下的權限,天命傳承的順序被稱為正統。因此要讀中國歷史必須先掌握朝代傳承基本架構,這是認識中國歷史的第一步。
知終始則是除了知道每一個朝代或帝王統治的開始與結束時間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其中興盛衰亡的原因,讀歷史是為了能知古鑑今、以古為鏡,通古今之變,既有典範可循,也可避免重蹈歷史覆轍。掌握未來的契機。因此知終始或可兩面說,一是了解一個朝代何以步向衰亡,有助於明白下一個朝代何以興起。二是從朝代的衰亡去分析推知其何以立國,以及立國時的用人、政策律法、國家風氣等是否導致後世的滅亡。例如,從秦朝的滅亡既知漢代之興,也從秦朝的快速滅亡而知秦始皇用人施政之失。
明代畫家仇英畫伏羲坐像 來源:故宮open data
,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從教民漁獵、畫八卦的伏羲氏,教民耕種、親嘗百草的神農氏到黃帝,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是三位上古時代的共主。
羲農: 伏羲氏和神農氏的簡稱
據傳伏羲氏教民結網,於陸地網捕野獸,於水中張網捕魚,有效率地提高上古人類的狩獵成效。伏羲氏又教人豢養牲畜,開啟了原始的畜牧業,讓人類可以不靠外出狩獵而有穩定的牲畜來源。
上古時期的人類沒有文字,為了紀錄事情而使用結繩記事,但往往在時間流逝中忘卻了繩結的意思。因此伏羲氏”造書契”,即是以在木頭或石頭上刻劃符號以代替結繩記事,而其中最著名的則是伏羲畫八卦。伏羲氏仰觀天文、俯瞰地理,觀察日月星象、草木鳥獸,本於陰陽之道而畫下代表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的乾坤八卦。
伏羲氏善於觀察自然變化,因此而取桐木製作琴瑟,據說他製作的瑟長七尺二寸,上有二十七根絃,有了琴瑟,人們的文化生活也隨之變的更豐富。傳說伏羲氏也有烹飪的好手藝,能在庖廚裏把因為祭祀而犧牲的動物去其羶腥之味,料理成美味佳餚,所以人們又稱伏羲氏為”庖犧”。
上古的人們生活狀態較原始,禮儀的概念還未成形,婚姻往往是經由掠奪而來,伏羲氏制訂以”儷皮”(兩張鹿皮)作為婚配的禮物,自此人們開始以較文明的禮品餽贈做為男女婚配之用。
伏羲氏之後,神農氏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社會仰賴耕種獲取食物的農業時代來臨。神農氏教民製作耕田用的農具,又觀察土壤的特質,例如乾濕度、肥沃或貧瘠,教人民在不同的土地裡播種不同的作物,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人們開始能穩定獲取食物來源,並且因為農耕而逐步形成定居且群居的生活型態。
原始社會中的人類對疾病的認知非常淺顯,因此壽命也偏短,神農氏遍嘗百草,以身試藥而累積許多以草藥製病的經驗,是中國醫學的鼻祖。神農氏又將琴瑟再進化,製作出五絃琴,有了宮商角徵羽的基礎樂理發展。神農氏又教人們在正午時分以物易物、互通有無,推測這是市集貿易的初始。
神農氏推動發展,人們邁入農業社會,是後續部族、城市、國家發展的關鍵,是原始社會晚期的重要人物,神農氏又稱炎帝,和黃帝同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因此我們會稱自己是”炎黃子孫”。
黃帝: 西元前2700~2600年間人物,第一位以黃帝作為中國歷史起點的史家即是西漢的司馬遷,黃帝可說是所有中國古代帝王的始祖。黃帝號軒轅氏,其部族為生長於姬水一代的姬姓部落,打敗炎帝所屬的姜姓部落和在涿鹿之戰大敗蚩尤後,成為所有部落的共主。黃帝時期的發明甚多,如倉頡造字、伶倫作樂、嫘祖養蠶取絲、隸首造算數及度量衡、大撓作甲子、容成作渾天儀,而且還有指南車的發明等等,另外還有岐伯教黃帝養生之道,因此後來中國醫藥學又稱岐黃之術。由上述種種可見文明在此時的發展與進步。
avatar-img
11會員
79內容數
裏千家茶道,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水無月 的其他內容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三字經揭示學子要讀四書:論語、孟子、大學與中庸。這四本儒學經典,古代必修,現代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看了就令人頭痛嗎?
三字經是古人的兒童學習教材,前四分之一是綜合課程。接下來則要進入國語課的範疇,也是古人學習花最多心力的部分,用最多的時間與力氣,學這麼多國語文知識,目的在於寫出好文章,然後考國家考試當公務員。可是,我們有必要知道古人的國語課在上什麼嗎?
想像,古時候的私塾老師在教三字經的時候,只有讀誦嗎?會不會好好的去講解,帶孩子們走出戶外看三光日月星?教他們辨認自己的情緒(七情)?認識六穀與六畜?甚至,讓孩子們親手、親耳接觸各種樂器? 雖然無法得知以前的老師是否有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但是,現在的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給兒童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也有教孩子辨識人類與生俱來的七種基本情緒:喜怒哀懼愛惡欲。辨識這七種情緒,是為了管理它們。 我喜悅、我憤怒、我哀傷、我恐懼、我愛、我討厭、我想要。 我們的生活、人際關係、心情……等,都受到這七種情緒的影響,無法管理,就會導致失控。一但失控,憤怒會傷人、愛會生恨、慾望會導致
三字經: 六穀與六畜 動物好朋友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三字經揭示學子要讀四書:論語、孟子、大學與中庸。這四本儒學經典,古代必修,現代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看了就令人頭痛嗎?
三字經是古人的兒童學習教材,前四分之一是綜合課程。接下來則要進入國語課的範疇,也是古人學習花最多心力的部分,用最多的時間與力氣,學這麼多國語文知識,目的在於寫出好文章,然後考國家考試當公務員。可是,我們有必要知道古人的國語課在上什麼嗎?
想像,古時候的私塾老師在教三字經的時候,只有讀誦嗎?會不會好好的去講解,帶孩子們走出戶外看三光日月星?教他們辨認自己的情緒(七情)?認識六穀與六畜?甚至,讓孩子們親手、親耳接觸各種樂器? 雖然無法得知以前的老師是否有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但是,現在的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給兒童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也有教孩子辨識人類與生俱來的七種基本情緒:喜怒哀懼愛惡欲。辨識這七種情緒,是為了管理它們。 我喜悅、我憤怒、我哀傷、我恐懼、我愛、我討厭、我想要。 我們的生活、人際關係、心情……等,都受到這七種情緒的影響,無法管理,就會導致失控。一但失控,憤怒會傷人、愛會生恨、慾望會導致
三字經: 六穀與六畜 動物好朋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國中小的課本裡談到的甲骨文,補充了更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文字的發展。社會課本裡教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雕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而且多是紀錄商朝時有關占卜術的結果。我也是閱讀完書籍之後才知道,原來要篆刻甲骨文文字還得靠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階層體制。
Thumbnail
《甲骨文學校》立基於歷史上架築了中華式奇幻浪漫,創建了一個有別於市面上常見西式魔法精靈的奇幻世界,孩童的視角更凸顯天真的孩童面對獻祭等儀式的不忍和千年觀念的巨大差異。
Thumbnail
人類的文明走進了部族文化。 但,隨著人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衝突也不斷的增加。 最後,無法避免的,迎來了上古時代的第一場大戰…涿鹿大戰 這場戰爭為何被稱為史詩級的戰爭呢? 同時,一場毀天滅地的災難,也在這個時候接近人類… 人類的文明將何去何從呢? 另外,為什麼,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呢?…
Thumbnail
伏羲氏-人面蛇身 神農氏-牛首人身、透明的身體 人類文化的起源難道是外星文明?… 人類是如何走出天然洞穴? 又是如何拉開與動物的生活距離呢?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三皇],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將人類,從蠻荒帶進了文明世界…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黃帝內經》醫學論著寫於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年代,與諸子之學相互唱和,對諸子學說多有吸收,並深受其影響。 粗略讀完《黃帝內經》感受到古代先哲對中醫學研究成果真的很偉大!它告訴我們中醫在治病救人中要充分考慮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風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別、年齡、體適能、性格、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其次是金文。就文字而言,周取代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像是「黑盒子」的狀態。 像《尚書》和《詩經》這兩套公認時間最早的上古傳世文獻,後世認為最早的內容整理者是西元前6世紀的孔子,這時跟周人最後使用甲骨文的時間,相隔已500年;雖說當中的內容在西周勢力範圍內的流傳時間應當早於孔
Thumbnail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第二)。 一世有三十年,十世就是三百年,百世就是三千年。『損』和『益』都是易經中的卦象。孔子晚年專注于注釋《易經》,相傳《易經》中的《易傳》即為孔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國中小的課本裡談到的甲骨文,補充了更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文字的發展。社會課本裡教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雕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而且多是紀錄商朝時有關占卜術的結果。我也是閱讀完書籍之後才知道,原來要篆刻甲骨文文字還得靠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階層體制。
Thumbnail
《甲骨文學校》立基於歷史上架築了中華式奇幻浪漫,創建了一個有別於市面上常見西式魔法精靈的奇幻世界,孩童的視角更凸顯天真的孩童面對獻祭等儀式的不忍和千年觀念的巨大差異。
Thumbnail
人類的文明走進了部族文化。 但,隨著人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衝突也不斷的增加。 最後,無法避免的,迎來了上古時代的第一場大戰…涿鹿大戰 這場戰爭為何被稱為史詩級的戰爭呢? 同時,一場毀天滅地的災難,也在這個時候接近人類… 人類的文明將何去何從呢? 另外,為什麼,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呢?…
Thumbnail
伏羲氏-人面蛇身 神農氏-牛首人身、透明的身體 人類文化的起源難道是外星文明?… 人類是如何走出天然洞穴? 又是如何拉開與動物的生活距離呢?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三皇],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將人類,從蠻荒帶進了文明世界…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黃帝內經》醫學論著寫於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年代,與諸子之學相互唱和,對諸子學說多有吸收,並深受其影響。 粗略讀完《黃帝內經》感受到古代先哲對中醫學研究成果真的很偉大!它告訴我們中醫在治病救人中要充分考慮包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道德、風俗、信仰以及人的性別、年齡、體適能、性格、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其次是金文。就文字而言,周取代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像是「黑盒子」的狀態。 像《尚書》和《詩經》這兩套公認時間最早的上古傳世文獻,後世認為最早的內容整理者是西元前6世紀的孔子,這時跟周人最後使用甲骨文的時間,相隔已500年;雖說當中的內容在西周勢力範圍內的流傳時間應當早於孔
Thumbnail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第二)。 一世有三十年,十世就是三百年,百世就是三千年。『損』和『益』都是易經中的卦象。孔子晚年專注于注釋《易經》,相傳《易經》中的《易傳》即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