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之夢》觀後感︰ 寫給生命的一封,解釋何謂「成住壞空」的情書

2023/01/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天我沒有買到節目單,也並沒有去找劇本書來看。以下純粹憑記憶和自己的理解而寫)
我的腦波很弱,看戲很少覺得不好看,《如夢之夢》也是這樣子,不用說的。

好看﹗

當然也是因為,如同《小王子》寫道,「你在玫瑰身上所花費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你為這齣戲付出的時間和交通、票價,你親自來到劇場,你專注,和其他觀眾馬拉松式地坐在觀眾席裡看演出,使這段看戲時間顯得特別。
我看的是《如夢之夢》的最後一場,也就是此劇的千秋場。我想,這「最後」,在連日公演中別有意義。或許因此,謝幕時,有演員在台上忘情地擁抱,他們的感受想必非常的深。
《如夢之夢》的結構是一個循環,重疊著所謂「曼陀羅式的結構」的各段地理空間(五號病人的旅行路線)。整日發燒的五號病床病人,遇到了一個願意用「自他交換」的方式帶走他痛苦的菜鳥醫生,於是要求醫生每天點起一根安插在燭台上的蠟燭,聽他講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他偶然遇見了自己的太太,生了個兒子,孩子的脖子卻立不起來。兒子死了,太太又不告而別,他開始發燒。脫離常軌的他,慢性怪病纏身的他,開始天涯浪遊。
在遇見偷渡到法國的中國女子、發展出一段露水情緣時,五號病人在一座城堡裡瞥見一幅畫,畫中有個中國女子,使五號病人感覺非找到此人不能解開自己的疑惑。如同那個菜鳥醫生,千里迢迢到上海求訪的五號病人打動了顧香蘭,顧香蘭開始敘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原為天仙閣頭牌的她,偶然被執著的布商小開打動,成為一對真正的情侶。而到中國的法國公使,被顧香蘭迷住,堅持要把顧帶回法國。戀情受阻的顧用遠嫁異鄉的方式開啟第二人生,然而,性格轉為奔放的她,發現伯爵當初喜歡她,是想把她當一個娃娃來擺設,要她活成伯爵喜愛的樣子(如同《玩偶之家》中的玩偶)。在一次火車事故中,伯爵生死未卜,她戶頭裡的錢也被領光,顧香蘭開始過著漂泊但也腳踏實地的人生。
多年後,顧香蘭發現,她幫傭的家庭,那從未謀面的男主人,應該就是不告而別並且把自己的錢領光的伯爵。當年,伯爵再一次到一個異國他鄉(如同他東方主義視野下的上海),娶回一個擺設般的女子,把她剝離自己的生活脈絡,放置到法國。隨後,王德保找回顧香蘭,但回到中國的顧,又經歷了文革……
聽到這裡,五號病人發現,自己之所以瘋狂地要找到顧香蘭,是因為顧香蘭自敘身世的「自我淨化」是他的救贖。看戲的當下,我認為,那是因為他就是伯爵的來生,他的病灶緣於前世人生終局時的病,前世的他拋棄顧香蘭、不告而別,今生他謎一樣的太太也謎一樣的離開自己。講完顧香蘭的故事,五號病人終焉而無憾。
圍繞這兩個人,戲劇不斷另開視窗,與他們有交集的人,都緣著戲劇主線,往外拉出副線,再搭回主線。他們各自敘述自己的人生與夢的成住壞空。演員環繞著蓮花池中的觀眾而演,一種循環與「轉經」。環繞式舞台,在現今已經不稀奇,不過這個環繞確實有其意義,誠如轉經,是祈願、祝禱、靜心與修行。而佛教或說東方的時間觀也是環形的,輪迴生生世世相續不斷,直到因涅槃而脫離這個環形的軌道。
《如夢之夢》中有很多細膩、富有詩意的句子,準確的道出許多身心受困或掙扎時的細微心境,那些無以名狀的時刻。類似坂元裕二的戲,金句迭出。
看這場戲的經驗是過癮的,而並不快樂,除了做為調劑的笑點也不少之外,多數時間給我的感受是沉重的。因為那些金句描繪出的時刻,都是人生中無力的時刻,恰恰是體會過,所以有共鳴。在這齣戲裡,很遺憾的,所有的關係都會出問題,雖然也有修補的時候。戲中所有人的生命經歷,都走過一遍成住壞空。我認為,這就是戲劇本身(也就是導演和共同創作者)對生命的理解,並且把這樣的答案傳遞給生命知道,一種回音。
以前讀戲劇史,就說到希臘悲劇有淨化功能。戲劇為什麼會淨化人?因為戲劇把你的抽象感受表述出來,注視自己的感受具體地被傳述、被理解,不再只是窩縮在心裡的角落,濕漉漉的。它被看見,被攤開來曬一曬。
人有一個共象,就是有時會恍然感受到,此刻的情景我經歷過。科學研究過,說這是大腦錯覺,但很奇怪的是,在當天,看到王德保在巴黎重新找到顧香蘭,人追到顧香蘭的蝸居的那一幕,我很清楚地感知到︰坐在台下看著這一幕的情境,我不是夢到過就是經歷過。但是,這表示前此我遇到的事情都是注定的嗎,為什麼?難道不是陰錯陽差的意外嗎?這真是太可怕了啊。
我獲得的另一個啟示是,再酷炫的劇本,也並非以酷炫為目的,而是以翻譯出人生為目的,觀眾在其中各自尋找回自己的哀樂。
Yinting Kang
Yinting Kan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