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筆|如夢之夢 (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05年版)

三十二只蠟燭微光在演員手中搖曳,順著方形舞台圍繞著場中央的觀眾,像進行一場祈福,又一回為《如夢之夢》畫下句點。在四樓正中央的視野可以完整俯瞰樓下動態,坐在方形舞台內可旋轉圓椅上的觀眾們,順中央紅地毯步上樓梯離開,這使我聯想到在達拉斯克羅東方美術館,親臨的《曼陀羅》砂畫儀式。

raw-image


「曼達拉」(有時譯曼陀羅)意為「壇」或「壇場」,原係古代印度密教修行秘法時的聖壇,現代人把曼達拉視為「心中宇宙圖」,象徵開悟心境的和諧組合。一般是以圓形或正方形為主,相當對稱,有中心點。常被用來觀想,產生宗教定力。(摘自《如夢之夢》節目冊中『專文-浮生何如?』林鶴宜)

閱讀《如夢之夢》相關文章得知,舞台設計的概念是參照曼陀羅的圓形與方形交融。倘若七小時半的戲像是那場砂畫的祈福儀式,而一位位坐在中心的觀眾,正如代表來自社會各角落染著各種顏色的砂,儀式結束後,紛紛往中央走道集中,隨後經過黑色的舞台平面離去,將看完戲後的萬般感觸帶回各自不同的生活領域之中。那股於心中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像是經過《曼陀羅》砂畫儀式的砂子,懷有治瘉的力量,灑向鄰近的湖泊,治療大地與世界。戲結束,觀眾離席,舞台也會在不久之後拆卸,當下的一切已不存在,無常,無常人生中,存在的,是往後各自生活上所引燃的希望與積極,直到生命的火光滅熄。

raw-image



在生命的光亮殞滅以前,想學習如何生活,得先面對生命中的死亡?

戲中來自醫生世家的新醫師小梅,在正式上班的前一天,來到父親面前,期待父親往常對兄姐們於醫師這行業的訓誡教誨。這些年來,父親當初崇高的使命感與貢獻精神,已被過多沒有使命感的人與處處受限的制約下消耗殆盡,他期望孩子,能好好為自己想。小梅僅由父親那裡得到一句簡單不過的叮嚀以及一個不需言語的擁抱。


父親:【慢慢的】「小梅,妳要記住,人要為自己活。」

舞台的五張病床上,短短一幕裡,隨心跳聲的急速與靜止,推出去了四張。台下觀眾的笑聲四起,因為同一間病房,一天之中五分之四的死亡率,這樣的巧合太過滑譏。但戲如人生,有時生命就愛跟人開玩笑,剎那之間發生無法掌控的事,讓人無從準備起。

醫生B:「又是學校沒有教過的。……」

醫師對病房中最後剩下的這位五號病人的怪病束手無策,試用兩個醫學之外的治療辦法,希望減輕他的痛楚。

第一個方法是「自他交換」。就是運用想像力,想像吸氣時,吸入病人的痛苦,吐氣時,給出自己的快樂,如此來交換,減輕病人的難過。這也是一種修行方式,但其實這頗有科學依據。當我們遇上難題時,深深吸入大量氧氣,讓腦筋更加清醒,同時放鬆身體,減輕壓力,更好應對當下面臨的處境。

吸氣~ 吸收你的痛苦  吐氣~ 給你我的快樂  吸氣~~~  吐氣~~~

第二個方法是聽他說自己的故事。故事緩緩道來,揭開一場又一場故事裡的夢境,夢境裡的故事,三個時空場景交織。時間的圓中心是1928-29於上海的天仙閣的顧香蘭的故事;往外推及1929-50遠嫁法國的顧香蘭與伯爵的故事;之後是遊走於時間與空間中說故事的五號B,回顧他自1993直到2000在台北,巴黎,諾曼第城堡與上海的故事;再來是全場聽故事的醫師,以及在場的每位觀眾。燭光照亮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蠟燭一日比一日矮短,五號B:「…然後我就回台灣了…..然後我說了我的故事。故事裡的人很多。你們也都在裡面……你們都在裡面……。」

顧香蘭C:「….有趣的是,花在綻放的時候,同樣也進行枯萎。」

不得不佩服大地自然萬物的奧秘,無異地接受四季更迭,一拍接續一拍,不像平凡的人們老愛拖拍,我們從自身的經驗與他人的故事裡,學習把感受一次又一次歸零,學習接受與面對愛恨離別與生老病死。

顧香蘭C:「花開…. 花謝…. 可感情的花謝了,花香留在心底,散不去的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刹那之間:
143會員
363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你分享親近藝術與人文的內容工具和相關創作。
:刹那之間:的其他內容
2023/04/14
我會一次又一次重溫,此刻,在一切化為煙雲之前
Thumbnail
2023/04/14
我會一次又一次重溫,此刻,在一切化為煙雲之前
Thumbnail
2023/02/20
作品由兩位來自瑞士的裝置藝術家Peter Fischli(1952-)與David Weiss(1946-2012)自70年代開始合作創作的動藝術,他們運用物理、化學中的重力,水、火等元素傳達動能。這部錄製於1987年的作品,是一道約莫70~100公尺設計精密的連鎖反應,影片全長30分鐘。
Thumbnail
2023/02/20
作品由兩位來自瑞士的裝置藝術家Peter Fischli(1952-)與David Weiss(1946-2012)自70年代開始合作創作的動藝術,他們運用物理、化學中的重力,水、火等元素傳達動能。這部錄製於1987年的作品,是一道約莫70~100公尺設計精密的連鎖反應,影片全長30分鐘。
Thumbnail
2023/02/10
「R.Z.(Creative Society Roberto Zucco)」是一齣由導演王嘉明以自創語言重新詮釋法國當代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Koltes)的作品。舞台設計王孟超,以三個白色櫥窗框出十多個流動場景,提供由四位演員(Fa/吳維緯/梁菲倚/蔡雅婷)所飾演的二十多個人物
Thumbnail
2023/02/10
「R.Z.(Creative Society Roberto Zucco)」是一齣由導演王嘉明以自創語言重新詮釋法國當代劇作家戈爾德思(Bernard-MarieKoltes)的作品。舞台設計王孟超,以三個白色櫥窗框出十多個流動場景,提供由四位演員(Fa/吳維緯/梁菲倚/蔡雅婷)所飾演的二十多個人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轉眼來到曼陀羅創作線上課程的最後一堂課。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們的曼陀羅創作結業作品。 這個作品的主題是「祝福」。那時候,馬來西亞發生土崩,導致人命傷亡事件。因此,老師準備這個主題,指定在一小時內,完成一張8cm的曼陀羅畫。讓我們用共修的力量,靜心於創作,把心中的慈悲化為祝福,傳遞給遭遇苦難的人們。
Thumbnail
轉眼來到曼陀羅創作線上課程的最後一堂課。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們的曼陀羅創作結業作品。 這個作品的主題是「祝福」。那時候,馬來西亞發生土崩,導致人命傷亡事件。因此,老師準備這個主題,指定在一小時內,完成一張8cm的曼陀羅畫。讓我們用共修的力量,靜心於創作,把心中的慈悲化為祝福,傳遞給遭遇苦難的人們。
Thumbnail
花開…. 花謝…. 可感情的花謝了,花香留在心底,散不去的阿…
Thumbnail
花開…. 花謝…. 可感情的花謝了,花香留在心底,散不去的阿…
Thumbnail
生命之花 最早學習到生命之花的知識來自擴大療癒法的體系,生命從一個點開始,第一個圓,兩個圓交合的雙魚囊,不斷往外延伸,成為整體的圓。於是在能量運用上,會觀想自己以及想祝福的一切,包裹在生命之花的立體結構內,感覺未盡完善的地方,都在圓融之下被圓滿。也曾觀想每個圓交錯的點,如同雷射光一樣綻放金光,打在身
Thumbnail
生命之花 最早學習到生命之花的知識來自擴大療癒法的體系,生命從一個點開始,第一個圓,兩個圓交合的雙魚囊,不斷往外延伸,成為整體的圓。於是在能量運用上,會觀想自己以及想祝福的一切,包裹在生命之花的立體結構內,感覺未盡完善的地方,都在圓融之下被圓滿。也曾觀想每個圓交錯的點,如同雷射光一樣綻放金光,打在身
Thumbnail
旅遊線裡,蔡醫師錯過了班公錯,拉達克最有名的景點;結尾也終會離開拉達克,從拉達克畢業,回到現實。醫療線故事開頭,楊醫師離開、蔡醫師進入日間病房,期間有病人離開、新病人進來;結尾朋城終究不再是「永遠的班長」,得去大學,蔡醫師也會如楊醫師般離開,暗示天下終無不散的宴席,外在環境改變終究無人可擋…
Thumbnail
旅遊線裡,蔡醫師錯過了班公錯,拉達克最有名的景點;結尾也終會離開拉達克,從拉達克畢業,回到現實。醫療線故事開頭,楊醫師離開、蔡醫師進入日間病房,期間有病人離開、新病人進來;結尾朋城終究不再是「永遠的班長」,得去大學,蔡醫師也會如楊醫師般離開,暗示天下終無不散的宴席,外在環境改變終究無人可擋…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主持:林亮吟(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日期:2020/06/14(日)14:30-16:00 地點:台北,小樹屋南京三民 ▍我的後記 「曼陀羅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曼陀羅。 那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一切根本的所在。」 ──《空橋上的少年》,p.407 你捨得吃掉嗎,這個像藝術品一樣的…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主持:林亮吟(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日期:2020/06/14(日)14:30-16:00 地點:台北,小樹屋南京三民 ▍我的後記 「曼陀羅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曼陀羅。 那就是最好的地方,也是一切根本的所在。」 ──《空橋上的少年》,p.407 你捨得吃掉嗎,這個像藝術品一樣的…
Thumbnail
看了《花神祭》之後,會沉沉入睡,痛哭流涕,抑或百思不解,痛苦掙扎⋯⋯你的人生狀態是怎樣,就映照出當下的你。 這是一部如明鏡丶止水般的作品,完整投射出你內在的風景;這也是一部不需要言語說明丶不仰賴理性思惟的舞作,因為生命自然與之共震。
Thumbnail
看了《花神祭》之後,會沉沉入睡,痛哭流涕,抑或百思不解,痛苦掙扎⋯⋯你的人生狀態是怎樣,就映照出當下的你。 這是一部如明鏡丶止水般的作品,完整投射出你內在的風景;這也是一部不需要言語說明丶不仰賴理性思惟的舞作,因為生命自然與之共震。
Thumbnail
2018-11-17跟18號在師大進修推廣部參加了藝術治療-曼陀羅原型之應用,周大為老師的課程,我會想上這門課的原因是.... 純上課感想,沒有榮格的介紹跟曼陀羅的介紹或筆記...
Thumbnail
2018-11-17跟18號在師大進修推廣部參加了藝術治療-曼陀羅原型之應用,周大為老師的課程,我會想上這門課的原因是.... 純上課感想,沒有榮格的介紹跟曼陀羅的介紹或筆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