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經濟與股市猜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 對今年股市的看法

先說結論,我認為熊市已走到末段,兔年高機率在下半年迎來新的牛市開端!

今年是難得的低基期,但經濟數據未徹底扭轉之前,仍須謹慎控制資金投入步調,避免過度樂觀的追漲。

  • 從美國總體經濟觀察

美國是最大的終端消費市場,消費能力影響著全世界的訂單,當然也對台灣公司產生極大的影響,美股與台股也常有連動關係,關注美國的狀況更能掌握未來的趨勢。

  • 股市殺完了嗎?

先從影響股價的因素看起:

股價 = 本益比 x EPS

影響本益比的最大關鍵是資金量,資金量越多,市場給予股市的本益比就會越高。

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決定資金量的多寡,2022年的急速升息,帶來資金面的壓力,也壓抑市場對股市的估值,降低給予的本益比。因此升息循環何時停止,是股市落底轉折的一大關鍵!

通膨是聯準會決定當前貨幣政策的最大考量點,展望2023年,12月的PCE物價指數年增率已下滑至5.0(比起CPI,聯準會更關注PCE),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降到4.4%如圖1,而密西根大學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也已降到3.9%,當前美國基準利率是4.5%,已超出年底的3.9%的通膨預期,因此我相信升息已來到末段,對於資金面的壓力將會緩和,換句話說,市場對股市的估值可能幾乎落底,該殺的估值殺得差不多了。

到此,我認為本益比已經接近底部,接著就看EPS的影響來判斷股價何時落底!

圖1

圖1

另外影響股價的因素,EPS,則是代表各大企業的獲利能力,也就是基本面。

2022年第四季,通膨有逐漸降溫的跡象,市場也慢慢將焦點從通膨轉移到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各大企業也紛紛下調對2023年的營收預期,並縮減資本支出。

但2023的經濟狀況到底有多惡劣?

企業何時會回到營收成長的軌道?

實際上,各大投行最大的分歧在於經濟衰退的程度仍無法達成共識,若經濟真的大幅衰退,民眾消費意願低落,自然會影響企業營收,股市甚至仍有破底的可能性。

  • 經濟會嚴重衰退嗎?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輕度衰退而非嚴重衰退,目前全世界的債權大多集中在央行,不會發生違約、擠兌這種系統性風險,除非發生戰爭等黑天鵝事件。

另外,目前美國的失業率仍在3.5%如圖2,只要不超過4.5%,大部分民眾仍有薪資收入用於基本開銷,為消費帶來支撐,確保企業的基本獲利。當然,聯準會的資金緊縮會讓企業開始減少開支,降低招聘數,甚至裁員,短時間內造成失業率攀升。但隨著升息步調的放緩,失業率急速攀升的風險也會慢慢降低。當然高通膨與高利率也會壓抑民眾的消費意願,但隨著通膨緩解,消費意願也會慢慢恢復。

下圖灰色區域為經濟衰退期,皆伴隨失業率大幅攀,現階段失業率仍處於低點。

圖2

圖2

另外,目前美國職業空缺數(圖3)仍遠大於失業人口,隨著疫情消退,服務業仍有大量人力需求,也比較不容易造成失業率大幅飆升。

圖3

圖3

實際從民眾消費力度來觀察,下圖4為實質個人消費支出,通常伴隨經濟衰退時下滑,而目前尚無大幅滑落的狀況。只要後續失業沒有飆漲,消費就較無大幅回落的風險。

圖4

圖4

  • 庫存也會影響企業獲利

另外一個觀察點則是庫存,尤其是消費性電子、汽車這些商品,對於製造業、半導體業影響更大。若是庫存積壓太多,自然就不會有新訂單,企業的預期營收下降,預估的EPS也會跟著下修,股價也隨之走跌。何時庫存能消化完畢,將是營收繼續成長,股價落底轉折的關鍵。

通常商品都是可持續使用一段時間的,消費者不會經常性重複購買,因此庫存會有一段時間上升隔段時間後消費者再次購買,讓庫存開始下降,這樣的模式將重複週期性地發生,也就是製造業循環。疫情期間大量的政府補貼與低利率的借貸資金,大幅地刺激消費,也讓企業持續加大商品產量,直到2021年底,消費者該買的都買了,過剩的產能造成庫存開始堆積,新訂單也快速遞減,製造業循環也來到了下降的階段,因此目前股市下跌,很大一部分也在反應企業的獲利預期下調。

圖5是美國客戶端存貨與新訂單曲線圖,圖中可見自2021下半年,庫存開始上升,而新訂單則持續下降,直到現在仍未看到明顯轉折。

圖5

圖5

當然客戶端的庫存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海外的製造業,尤其是電子出口為主的台灣,當庫存不再攀升,轉而開始降低庫存的時候,新訂單也會隨之而來,帶動企業獲利再次增長。

  • 庫存何時消化完?股市何時反轉?

截至目前為止,經濟數據仍然在持續下探中,無論是GDP或是企業庫存、財報等,但我相信,已走到後段。

圖6摘自yahoo新聞報導,許多製造業相關企業預估,庫存將在今年上半年改善。

圖6

圖6

包含媒體報導台積電法說摘要(圖7),也預估庫存調整將在上半年結束。

圖7

圖7

因此今年應可看到庫存降低與新訂單慢慢增加,開始新一波製造業的上升週期,這也將成為下一輪牛市的起點。

股市通常會領先經濟數據1到2個季度反應,綜合上述經濟數據,可望在2023下半年看到落底轉折,因此股價也很有可能在上半年見到底部。

  • V型反轉還是U型反轉?

從聯準會的態度來看,一定不希望股市短期間飛漲,這會推升民眾的資產價格,刺激消費欲望,導致通膨下降緩慢,因此股市快速反彈反而會讓聯準會釋放更多鷹派消息打壓股市。

即便通膨降溫,聯準會暫緩或停止升息,但只要縮表繼續進行,依舊不會回到前兩年的資金狂潮,少了短期大量資金的推動,比較不用期待股價會急速暴漲。

再說,2023年底的通膨預期仍落在3.9%,超出長期平均2%不少,多少會影響消費力道,間接影響企業營收。即便是庫存從高點回落到正常水平,但今年經濟衰退仍是高機率會發生,就算如樂觀預期地輕度衰退,訂單也不會像前兩年一樣快速暴大量。

基本面說完,最後說一下情緒面,市場歷經2022一整年的大跌,大多投資者仍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造成極大波動。我認為即便落底回到上升趨勢,也不會直上天際,這過程應該是反覆震盪打底,在半信半疑中緩步墊高,並伴隨多次回檔測試。因此仍要控制資金水位,耐心等待回檔再分批投入,雖然以長期來看,今年處於低基期水位,短期追高也貴不到哪去,但我一直覺得,投資也是個修心養性的過程,越接近黎明越要耐著性子,不要輕易讓市場牽動情緒,為自已保留更多的安全界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菲力的沙龍
26會員
11內容數
Hi~我是菲力!一個求生意志堅強的俗人,閱讀既為求知,也為求財。 我相信,人生每個階段的財富都是認知的變現, 我們可以藉由學習與成長,得到與這世界交換價值的資本。 而閱讀是建立知識體系最簡單的方式,因此我大量閱讀,也想在此分享我的閱讀心得, 若在記錄自己學習軌跡的同時,也能帶給他人些許啟發與幫助,那就再好不過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為一個發刊的起點,筆者希望能藉由框架(framing)來嘗試定義我們現在的總體與金融環境,因此,前面幾刊整體上應該算是會有相關,也有鑑於此,我們等於一開始就可以將後續幾刊給做準備與串聯。(本文成文於7月中)   (1)美國經濟的現況,投資上的啟示,以及後續的觀察點。 (2)中國經濟的現況,投
Thumbnail
作為一個發刊的起點,筆者希望能藉由框架(framing)來嘗試定義我們現在的總體與金融環境,因此,前面幾刊整體上應該算是會有相關,也有鑑於此,我們等於一開始就可以將後續幾刊給做準備與串聯。(本文成文於7月中)   (1)美國經濟的現況,投資上的啟示,以及後續的觀察點。 (2)中國經濟的現況,投
Thumbnail
對今年股市的看法 先說結論,我認為熊市已走到末段,兔年高機率在下半年迎來新的牛市開端! 今年是難得的低基期,但經濟數據未徹底扭轉之前,仍須謹慎控制資金投入步調,避免過度樂觀的追漲。
Thumbnail
對今年股市的看法 先說結論,我認為熊市已走到末段,兔年高機率在下半年迎來新的牛市開端! 今年是難得的低基期,但經濟數據未徹底扭轉之前,仍須謹慎控制資金投入步調,避免過度樂觀的追漲。
Thumbnail
各位朋友新年快樂!跨年的週末伴隨各地燦爛煙火,休息幾日後全球交易市場將正式全面回歸啟動。 美國股市度過慘澹的一年,S&P500指數各年表現: 2008: -38.49% 🔴 2009: 23.45% 🟢 2010: 12:78% 🟢 2011: 0.08% 🟢 2012: 13.41% 🟢
Thumbnail
各位朋友新年快樂!跨年的週末伴隨各地燦爛煙火,休息幾日後全球交易市場將正式全面回歸啟動。 美國股市度過慘澹的一年,S&P500指數各年表現: 2008: -38.49% 🔴 2009: 23.45% 🟢 2010: 12:78% 🟢 2011: 0.08% 🟢 2012: 13.41% 🟢
Thumbnail
2023年即將到來,通脹以及美聯儲遏制通脹的積極程度可能仍將是左右股市表現的關鍵因素。同時,投資者也將關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美股投資者非常渴望殘酷的2022年趕緊過去。在美聯儲大舉加息以抑制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的情況下,今年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下跌了近20%。
Thumbnail
2023年即將到來,通脹以及美聯儲遏制通脹的積極程度可能仍將是左右股市表現的關鍵因素。同時,投資者也將關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美股投資者非常渴望殘酷的2022年趕緊過去。在美聯儲大舉加息以抑制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的情況下,今年迄今為止,標普500指數下跌了近20%。
Thumbnail
2022年的資本市場充滿波折:全球熊市蒸發了22萬億美元財富;美國經歷了40年以來的最高通脹;鷹派美聯儲持續加息;俄烏衝突爆發;美國中期選舉戰況激烈,以及加密貨幣崩盤等。展望2023年,其中一些事件可能會發生變化,而另一些會被放大,或者出現「新常態」。
Thumbnail
2022年的資本市場充滿波折:全球熊市蒸發了22萬億美元財富;美國經歷了40年以來的最高通脹;鷹派美聯儲持續加息;俄烏衝突爆發;美國中期選舉戰況激烈,以及加密貨幣崩盤等。展望2023年,其中一些事件可能會發生變化,而另一些會被放大,或者出現「新常態」。
Thumbnail
美國在上周,9月13日(二)公布8月CPI數據後,股市即大幅下挫,簡單來講現在美股市場除了要面對一個鷹派態度十分明確的聯準會,還有就是比預期更難纏的通膨問題,股市降溫是十分合理的反應。過去一段時間,如果有在看本專欄的文章,應該不會對這個發展感到太意外,大致上都在意料之內。
Thumbnail
美國在上周,9月13日(二)公布8月CPI數據後,股市即大幅下挫,簡單來講現在美股市場除了要面對一個鷹派態度十分明確的聯準會,還有就是比預期更難纏的通膨問題,股市降溫是十分合理的反應。過去一段時間,如果有在看本專欄的文章,應該不會對這個發展感到太意外,大致上都在意料之內。
Thumbnail
市場情緒回溫,股市反彈,但市場情緒跟經濟現實有多大差距?我對未來的兩套劇本預期(樂觀與悲觀),以及將密切關注的經濟數據。
Thumbnail
市場情緒回溫,股市反彈,但市場情緒跟經濟現實有多大差距?我對未來的兩套劇本預期(樂觀與悲觀),以及將密切關注的經濟數據。
Thumbnail
時間很快地來到了7月份,2022年已經過了一半,相信許多朋友對今年的投資操作的困難度有很深的感受,攤開台股數據來看,台股大盤指數從年初18000跌到現在的14000左右,跌幅為22%左右,而除了大盤重跌之外,許多個股也跌了20%以上,甚至電子股腰斬5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
Thumbnail
時間很快地來到了7月份,2022年已經過了一半,相信許多朋友對今年的投資操作的困難度有很深的感受,攤開台股數據來看,台股大盤指數從年初18000跌到現在的14000左右,跌幅為22%左右,而除了大盤重跌之外,許多個股也跌了20%以上,甚至電子股腰斬5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
Thumbnail
上半年,全球總體經濟、企業獲利超預期、寬鬆政策(低利率&弱美元)、財政政策刺激等四大因素,推升全球資產價格至歷史高位,下半年四大因素將逐漸消淡,股市大幅修正風險大幅提升,原因何在呢?
Thumbnail
上半年,全球總體經濟、企業獲利超預期、寬鬆政策(低利率&弱美元)、財政政策刺激等四大因素,推升全球資產價格至歷史高位,下半年四大因素將逐漸消淡,股市大幅修正風險大幅提升,原因何在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