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 美國利率決策會議(提前預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利率點陣圖

美國聯準會19位官員(7位正副主席及理事、12位各地區聯準會分行總裁)會在每季對未來3年的目標利率進行投票,投票過程是匿名,且無法知道那一個官員投票內容。

圖片來源:FED

圖片來源:FED

從上圖可看出過半聯準會官員認為2023年終端利率應落在5%以上,2024年利率才會有調降的機會,直到2025年之後,利率才會回到2%水準,但也不難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聯準會官員的意見越來越分歧,所以廢的先生通常只看隔年的目標利率預測,畢竟這個投票可是每一季都在進行,所以太久遠的預測不具太大意義,僅有升降息大方向的意義。

FedWatch

FedWatch 是一個工具網站,利用 CME Group(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公布的 30 天期聯邦基金期貨價格,預測未來聯準會升降息的機率,其價格反映市場對聯邦基金有效利率水平的預期。(定義來源:https://reurl.cc/10ybmD)

raw-image

從上圖可看出美國聯邦基準利率落在4.5%-4.75%的機率最高(33%),現在的聯邦基準利率是4.33%,因此可以看出這次升息幅度應該是1碼(0.25%)。

30天期利率期貨推算升降息機率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30 Day Federal Funds資料 https://reurl.cc/rZMvWO
公式說明 https://reurl.cc/58Ydez

簡化後升息機率公式為: (100-聯邦基準利率期貨價格-聯邦基準利率)/預期利率變動幅度 X 100%。

raw-image

以2023/2月的聯邦基準利率期貨價格95.42與當前的利率4.33%,預期升息1碼0.25%帶入公式做計算 (100-95.42-4.33)/0.25X100% = 100%,如果預期升息2碼(0.5%)則(100-95.42-4.33)/0.5X100% = 50%。

從上述計算可以得知期貨市場認為升息0.25%最高(100%)。

結論

以上是廢的先生在看聯邦基準利率時會用的3個工具,綜合這些工具,2023/2/2美國聯準會升息1碼(0.25%)的機率是相當高。

利率點陣圖可以看出聯準會官員的態度,而期貨市場會做一些預測,在正常情況下,期貨市場的預測都蠻準,因此參考期貨市場的預測十分重要,另外再看看有聯準會傳聲筒稱號的Nick Timiraos,是否有對利率發表看法,他的發文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2023/1/22,Nick Timiraos在華爾街日報發了一篇文章,標題為 Fed Sets Course for Milder Interest-Rate Rise in February,內容表示聯準會在這次利率決策會議就放慢升息步伐,放緩升息步調將讓聯準會有更多時間研究貨幣政策的影響,衡量升息對經濟增長降溫的效果,並且此次利率決策會議重點會是討論貨幣政策滯後效應,討論滯後時間究竟有多久。

廢的先生認為現在的時空環境已與30年前有著大大不同,全球疫情、烏俄戰爭以及與中國的脫鉤都讓聯準會的決策舉步維艱,先前的誤判通膨情勢迫使聯準會以20年來最快的速度升息,但這樣的行為也會讓市場對聯準會失去幾分信心,引導市場預期是聯準會重責大任,引導預期如果做得好,事半功倍,如果市場對聯準會的決策充滿信心,引導預期就會更為輕鬆,所以此時停下腳步討論貨幣政策滯後效應是十分重要,如果不先釐清貨幣政策會延遲多久發酵,躁進的決策會使市場失去信心,引導預期的任務就會失敗。

LINE ID: @mrfed

廢的先生官方帳號

廢的先生官方帳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廢的先生(Mr.Fed)
35會員
131內容數
二刀流: 1. 總體經濟 2. 虛擬貨幣
廢的先生(Mr.Fed)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美國可能擬以100年期零息債券置換盟友所持美債,引發各界關注。此舉被視為變相倒債,恐引金融動盪;但若不接受置換,盟友恐失去美軍保護與出口優惠。若美方提供關稅、軍事與資本等保障,協議或具戰略吸引力,成為深化同盟的新模式。
2025/05/03
美國可能擬以100年期零息債券置換盟友所持美債,引發各界關注。此舉被視為變相倒債,恐引金融動盪;但若不接受置換,盟友恐失去美軍保護與出口優惠。若美方提供關稅、軍事與資本等保障,協議或具戰略吸引力,成為深化同盟的新模式。
2024/09/21
聯準會預計今年降息共4碼,採用2-1-1策略引導市場預期,助於實現經濟軟著陸。然而,勞動市場數據持續惡化,非農職位空缺率下滑,違約率攀升,薩姆規則指標超過0.5%,顯示經濟可能進入衰退。預計明年4月前經濟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4/09/21
聯準會預計今年降息共4碼,採用2-1-1策略引導市場預期,助於實現經濟軟著陸。然而,勞動市場數據持續惡化,非農職位空缺率下滑,違約率攀升,薩姆規則指標超過0.5%,顯示經濟可能進入衰退。預計明年4月前經濟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4/02/03
美國 1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報 35.3 萬人,遠超經濟學家預期的 18.5 萬人,PMI、ISM等指標解讀
Thumbnail
2024/02/03
美國 1 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報 35.3 萬人,遠超經濟學家預期的 18.5 萬人,PMI、ISM等指標解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昨日晚上以美股帶動的全球股市大多以大漲作收,美歐通膨降溫超乎預期,2月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通膨年增率降至5%,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膨年增率降至4.6%,密西根大學未來一年通膨預期降至3.6%,歐元區3月通膨年增率降至6.9%。挖,通膨真的在緩和了耶……棒棒👏👏👏
Thumbnail
昨日晚上以美股帶動的全球股市大多以大漲作收,美歐通膨降溫超乎預期,2月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通膨年增率降至5%,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膨年增率降至4.6%,密西根大學未來一年通膨預期降至3.6%,歐元區3月通膨年增率降至6.9%。挖,通膨真的在緩和了耶……棒棒👏👏👏
Thumbnail
美聯儲於2023/03/23 台北時間凌晨2點,公布加息結果,還有利率預測點圖。昨天晚上有嘗試分析預測此次加息的幅度,為25個基點,推論結果是正確的,顯示美聯儲沒有做出令投資人以及市場驚訝的舉動。今天會針對FOMC剛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還有通膨預測數據,來試圖推測一下未來的狀況。
Thumbnail
美聯儲於2023/03/23 台北時間凌晨2點,公布加息結果,還有利率預測點圖。昨天晚上有嘗試分析預測此次加息的幅度,為25個基點,推論結果是正確的,顯示美聯儲沒有做出令投資人以及市場驚訝的舉動。今天會針對FOMC剛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還有通膨預測數據,來試圖推測一下未來的狀況。
Thumbnail
廢的先生用以下3個工具觀察預測聯邦基準利率: 1. 利率點陣圖 2. FedWatch 3. 聯邦基準利率期貨價格推算升息機率
Thumbnail
廢的先生用以下3個工具觀察預測聯邦基準利率: 1. 利率點陣圖 2. FedWatch 3. 聯邦基準利率期貨價格推算升息機率
Thumbnail
2022最後一次的美聯儲利率決策會議幾個小時前結束了。FED如之前向市場強烈暗示,此次放緩了升息的步伐,結束了大步跳躍升息三碼的激進升息,"僅"升息了兩碼0.5%,使得美國基礎利率來到了4.5%的新高位,並對市場擘劃了一個暗淡的2023年開局。
Thumbnail
2022最後一次的美聯儲利率決策會議幾個小時前結束了。FED如之前向市場強烈暗示,此次放緩了升息的步伐,結束了大步跳躍升息三碼的激進升息,"僅"升息了兩碼0.5%,使得美國基礎利率來到了4.5%的新高位,並對市場擘劃了一個暗淡的2023年開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美國聯準會最新一次的利率決定即將登場,過去這星期儘管許多家企業財報不如預期,拖累大盤指數,不過看得出來走勢相對樂觀,風險偏好胃口提升不少,債券價格終於止跌回升,長債ETF終結連續8個星期收跌的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美國聯準會最新一次的利率決定即將登場,過去這星期儘管許多家企業財報不如預期,拖累大盤指數,不過看得出來走勢相對樂觀,風險偏好胃口提升不少,債券價格終於止跌回升,長債ETF終結連續8個星期收跌的困境。
Thumbnail
2022年9月21日美國聯準會在利率決策會議後宣布升息三碼,並且全數官員都同意這樣的決定。會後聯準會也公告利率點陣圖、美國經濟成長、失業率及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美股在相關訊息公告後出現下跌 請勿再訂閱,將轉移訂閱服務,該區文章更新到十月底。 本次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升到3%至3.25%,是20
Thumbnail
2022年9月21日美國聯準會在利率決策會議後宣布升息三碼,並且全數官員都同意這樣的決定。會後聯準會也公告利率點陣圖、美國經濟成長、失業率及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美股在相關訊息公告後出現下跌 請勿再訂閱,將轉移訂閱服務,該區文章更新到十月底。 本次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升到3%至3.25%,是2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