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密碼安全打天下-Bitwarde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保護密碼安全的兩難

雖然Apple、Google和Microsoft這三大科技巨頭,在2022年宣布共同支持由FIDO聯盟和W3C所創建的無密碼登入標準,但目前尚未積極向大眾推出相關服務。

在今日的社會中,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堆的帳號密碼,即使是記憶力過人,也不可能記住全部的密碼,導致許多人「一個密碼打天下」。為了讓每個帳號都有不同密碼,密碼管理軟體就成了最佳解決方案,較知名的有1Password、KeePass、以及LassPass。

然而在2022年12月,知名密碼管理服務LassPass向使用者公告,駭客利用同年8月攻擊時所取得的資訊進一步獲得雲端資料庫的憑證和金鑰,引起不少使用者恐慌。

使用密碼管理軟體的初衷是避免「一個密碼打天下」,結果現在恐淪為「一個密碼全被駭」,密碼的安全性究竟該如何保障?與使用便利性之間究竟該如何平衡?顯然是在真正進入無密碼登入時代前,必將持續困擾著你我的問題。

土法煉鋼的密碼管理

我先前並沒有使用密碼管理軟體的習慣,依賴著Chrome的記憶密碼苟活。但自從我購入iPhone和iPad之後,便開始碰上困難。由於iOS系統預設使用Safari瀏覽器以及「鑰匙圈」密碼儲存服務,我先前儲存在Chrome的密碼自然不能使用,導致我必須用一個表格整理密碼。且為了跨平台、跨裝置使用,我使用雲端版的Google Sheets進行整理。

但畢竟是雲端,我仍然不太敢將密碼明文直接寫在表格中,於是我在心中制定了一個密碼公式,參照表格中紀錄的部分資訊,計算出真正的密碼

舉例而言,密碼公式可訂為「一個固定的大寫字母(如G)+一個固定的小寫字母(如b)+網站前三碼+(987+666+註冊日期)+一個固定的特殊符號(如@)」,表格中只需要紀錄各個網站的帳號和註冊日期即可。如Facebook是在2/29日註冊,經由運算即可得知密碼為:Gbfac1882@。

如此一來,即使表格流出,駭客仍然不知道我的密碼公式,也就無法算出密碼。但這樣做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每次打密碼前,都要先開表格,再打開計算機計算,非常緩慢且麻煩。

開源密碼管理軟體Bitwarden

在去年修習網路法時,我得知一款開源的密碼管理軟體Bitwarden。

由於Bitwarden為開源軟體,維護的社群非常龐大且活躍,因此大致上可以信賴其安全性。而Bitwarden有訂閱制和自架服務兩種模式,前者和一般的密碼管理服務類似,申請一組帳號密碼即可過網頁管理所有密碼;後者則是自行搭建密碼伺服器。

對一般使用者而言,二者的使用體驗差異不大,儲存的密碼組數、設備的數量也都沒有限制,免費訂閱的Bitwarden已足敷一般人的需求。與LastPass不同的是,由於Bitwarden為開源軟體,不存在原始碼被駭客盜取破解的問題,因此仍不失為LastPass使用者避難的好選擇。

我選擇自架Bitwarden

無論是訂閱制的Bitwarden,或近期正在風頭上的LastPass,使用者的密碼都是經過加密後儲存在第三方的雲端伺服器資料庫中,仍然有流出的風險(至於會不會被破解是電腦算力與時間問題),若希望由自己完全掌握密碼資料以及儲存地點,就必須自架Bitwarden伺服器。

自架Bitwarden伺服器的另一個好處是,無須付費就能獲得付費訂閱版本的功能(如整合兩步驟登入)。

再加上Bitwarden有非常方便部署的Docker Image,大幅降低部署困難度。抱著實驗的精神,我最終決定自架Bitwarden伺服器。

結語

歷經搬移與整合Chrome和Safari密碼的浩大工程後,目前我使用Bitwarden已有超過半年的時間,使用體驗良好,不但可以設定高強度的亂數密碼,還能在網頁或app登入頁面自動填入,算是在方便性與安全性上取得了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iOS/iPad OS版本的Bitwarden,可以使用生物辨識(FaceID和TouchID);但在有臉部辨識功能的Android手機上,Android版本的Bitwarden卻無法啟用臉部辨識(僅能使用指紋辨識),不確定是否是各家手機廠牌的生物辨識功能不一致所導致(我使用的是Google Pixel 7),歡迎讀者補充相關資訊。

但整體而言,我認為仍然是瑕不掩瑜,Bitwarden確實是現階段值得推薦的一款密碼管理軟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2025/04/23
https://surl.li/iakgmu https://surl.li/zchrhp https://surl.li/lesktw https://surl.li/iakgmu https://surl.li/zchrhp https://surl.li/lesktw
avatar-img
GYB的沙龍
40會員
52內容數
正在就讀法律系的你,一定耳聞過司律考試,甚至已經下場考過。我有幸從考海中上岸,希望透過我的經驗,幫助正在迷惘、焦急、或是洩氣的你/妳。專題內容包含是否要參加考試、如何準備考試、面授與函授的優缺點比較等等,幫助你/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方。
GYB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4
透過Google Authenticator轉移帳戶的功能,可以一次性提取所有TOTP密鑰,加快整合TOTP到Bitwarden的過程。整合完成後,不論是輸入帳號密碼或是輸入TOTP認證碼,都只需要Bitwarden即可搞定,在安全性和方便性取得平衡。在方便性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是資安永遠的課題。
Thumbnail
2023/09/14
透過Google Authenticator轉移帳戶的功能,可以一次性提取所有TOTP密鑰,加快整合TOTP到Bitwarden的過程。整合完成後,不論是輸入帳號密碼或是輸入TOTP認證碼,都只需要Bitwarden即可搞定,在安全性和方便性取得平衡。在方便性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是資安永遠的課題。
Thumbnail
2023/09/04
除了電腦與網路技術方面的人才,完整的資安架構還必須包含資安法遵師。我甚至認為,多數企業對於資安法遵的需求,高於資安技術。企業面對資安威脅,必須採取風險控管的角度,將實際的防禦技術工作外包給專門的資安公司進行,企業內部僅需評估與控制風險。而控制風險正是法遵的核心職能。期待法律人才能一同為資安盡一份力。
Thumbnail
2023/09/04
除了電腦與網路技術方面的人才,完整的資安架構還必須包含資安法遵師。我甚至認為,多數企業對於資安法遵的需求,高於資安技術。企業面對資安威脅,必須採取風險控管的角度,將實際的防禦技術工作外包給專門的資安公司進行,企業內部僅需評估與控制風險。而控制風險正是法遵的核心職能。期待法律人才能一同為資安盡一份力。
Thumbnail
2023/03/17
隱私是甚麼?很遺憾的,「隱私」在國內外的法律界,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範圍-甚麼是隱私、甚麼不是隱私。資訊隱私學者Helen Nissenbaum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脈絡完整性理論,但仍沒有提出更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運用機器學習去訓練一個隱私的模型,嘗試為「沒有標準」建立科學模型。
Thumbnail
2023/03/17
隱私是甚麼?很遺憾的,「隱私」在國內外的法律界,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範圍-甚麼是隱私、甚麼不是隱私。資訊隱私學者Helen Nissenbaum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脈絡完整性理論,但仍沒有提出更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運用機器學習去訓練一個隱私的模型,嘗試為「沒有標準」建立科學模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擔心密碼外洩和記憶過多密碼的麻煩嗎?FIDO無密碼認證已經改變遊戲規則,利用生物辨識技術,如指紋和臉部識別,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身份驗證方式。政府、金融業和科技業正在積極採用FIDO,以提高安全性。此外,FIDO還可用於企業服務中台,增強資訊安全性和系統整合效能。了解企業服務中台如何支援FIDO。
Thumbnail
擔心密碼外洩和記憶過多密碼的麻煩嗎?FIDO無密碼認證已經改變遊戲規則,利用生物辨識技術,如指紋和臉部識別,提供更安全和便捷的身份驗證方式。政府、金融業和科技業正在積極採用FIDO,以提高安全性。此外,FIDO還可用於企業服務中台,增強資訊安全性和系統整合效能。了解企業服務中台如何支援FIDO。
Thumbnail
密碼,作為驗證使用者的身份基本手段,除了少部分的內容型網站用不到會員申請功能,大部分的網路服務都跟密碼息息相關。而密碼設定的規則,也算是業主常常喜歡發揮的地方。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數位身分指南,其實有針對密碼強度做了很多版本的迭代,不過坊間最多看到的,很多還是停留在早期版本
Thumbnail
密碼,作為驗證使用者的身份基本手段,除了少部分的內容型網站用不到會員申請功能,大部分的網路服務都跟密碼息息相關。而密碼設定的規則,也算是業主常常喜歡發揮的地方。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數位身分指南,其實有針對密碼強度做了很多版本的迭代,不過坊間最多看到的,很多還是停留在早期版本
Thumbnail
公司一位女同事因不慎把豆漿打翻在筆電,導致無法開機,換一台新電腦後,所有網路平台都得重登。「不過好在她網站都用同組密碼,不然就 GG 了。」行銷部同事 A 子很輕鬆地敘述事發經過,但身為資深工程師的我聽了直冒冷汗,想必這位女同事還沒受過密碼外洩的苦啊。
Thumbnail
公司一位女同事因不慎把豆漿打翻在筆電,導致無法開機,換一台新電腦後,所有網路平台都得重登。「不過好在她網站都用同組密碼,不然就 GG 了。」行銷部同事 A 子很輕鬆地敘述事發經過,但身為資深工程師的我聽了直冒冷汗,想必這位女同事還沒受過密碼外洩的苦啊。
Thumbnail
Bitwarden是現階段值得推薦的一款密碼管理軟體,可以避免「一個密碼打天下」的危險狀態。若選擇自架Bitwarden伺服器則可免費獲得付費訂閱版本的功能全部功能,對於有一點技術能力的人來說,是個經濟實惠的選擇。
Thumbnail
Bitwarden是現階段值得推薦的一款密碼管理軟體,可以避免「一個密碼打天下」的危險狀態。若選擇自架Bitwarden伺服器則可免費獲得付費訂閱版本的功能全部功能,對於有一點技術能力的人來說,是個經濟實惠的選擇。
Thumbnail
上網開帳號密碼規定一定要 16 碼,還要混合數字、符號和大小寫⋯⋯然後你罵:「煩死了,搞那麼複雜幹嘛?其他網站就沒有這麼囉嗦。」。 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密碼有多容易破解。
Thumbnail
上網開帳號密碼規定一定要 16 碼,還要混合數字、符號和大小寫⋯⋯然後你罵:「煩死了,搞那麼複雜幹嘛?其他網站就沒有這麼囉嗦。」。 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密碼有多容易破解。
Thumbnail
如何防止駭客及帳號被盜用時的處理方法 在網路即現實的時代,兩個月前我的臉書粉專帳號被盜用並且被移除管理權限,與臉書溝通求助將近四週卻仍舊沒被正視問題後,我在IG發布了這篇貼文,將整件事的經過寫了出來。 這件事情的發生,讓我更審慎地思考了很多網路財產和資訊安全的問題,因此決定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讓看到這
Thumbnail
如何防止駭客及帳號被盜用時的處理方法 在網路即現實的時代,兩個月前我的臉書粉專帳號被盜用並且被移除管理權限,與臉書溝通求助將近四週卻仍舊沒被正視問題後,我在IG發布了這篇貼文,將整件事的經過寫了出來。 這件事情的發生,讓我更審慎地思考了很多網路財產和資訊安全的問題,因此決定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讓看到這
Thumbnail
新冠疫情爆發後,為了防疫,部分公司開始實施遠端工作,員工可以透過更多設備、網路和程式連接工作,也促使公司更新資訊軟體,採取更靈活的資安軟體。不只一般公司,與資產相關、重視資安的金融業,也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推動無密碼與多因子認證登入。
Thumbnail
新冠疫情爆發後,為了防疫,部分公司開始實施遠端工作,員工可以透過更多設備、網路和程式連接工作,也促使公司更新資訊軟體,採取更靈活的資安軟體。不只一般公司,與資產相關、重視資安的金融業,也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推動無密碼與多因子認證登入。
Thumbnail
在資訊安全越來越受重視的現在,就算用白紙黑字的合約說會保護使用者隱私,對資訊從業人員來說仍然不夠。到底要怎麼做,我們才能做到極致的隱私保護呢? 縮圖來源:https://www.pexels.com
Thumbnail
在資訊安全越來越受重視的現在,就算用白紙黑字的合約說會保護使用者隱私,對資訊從業人員來說仍然不夠。到底要怎麼做,我們才能做到極致的隱私保護呢? 縮圖來源:https://www.pexels.com
Thumbnail
介紹 KeePass 這個簡單安全輕巧的密碼管理器,以及它的兄弟們。
Thumbnail
介紹 KeePass 這個簡單安全輕巧的密碼管理器,以及它的兄弟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