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風晴 - 天各一方

2023/02/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落日風晴,天各一方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也要在所不惜,最後仍要選擇豁達態度,去面對人生。
記得大學時代,我的老師在「老人福利」的課堂上提到,「若人的生命有限,你會想活到幾歲?」,我卻毫不猶豫的舉手發言,「我想活過100歲」,但大部分的同學只希望70就夠了,甚至有人更低,只因「人生苦短」。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活70真的太短了,人生雖不過滿百,但人生70才算開始,若不過70,老人算是命短,這樣的思維下,我想我們又何必去學「老人福利」呢? 雖然,歲數滿百是理想值,且在台灣這個政經紛亂的不確定年代裡,生活確實辛苦,卻也決定了集體潛意識的人為造化,「路要怎麼走,自己卻不一定能決定」,這是一種矛盾與困惑。在那樣的環境態勢,也必然讓人激起了叛逆本性與反骨歸根的特質,而我曾經如此走過猶如叛徒一般的歲月,想辦法背離人為傳統,我還在努力,雖說人定不能勝天,但是,路最後怎麼走,自己得堅持。
2003年,我的親人(奶奶)面臨了入院急救的生死抉擇,但父親最終一手斷送了她的生命存續,放棄救治的任何機會。在當年制式的醫療體制之下,家屬很難對於醫師的權威產生太多的質疑,醫療診治有固定的話術與套路,醫師若判死,誰也別救活。我的父親聽信醫師,只能消極地在急診室外等待她的彌留與最後的斷氣,竟什麼也做不了。我知道她仍有救,即時轉院會有契機。她老人家其實不想走,在一息尚存的時候,仍不停的抖動雙手,試圖挽救自己的命運,但雙手終究事與願違,沒能幫她脫離困境,直到醫療逼她掉落懸崖,無以回天。當年,我內心產生了很深的迷惑,「子女是否能在父、母面臨疾病危難的時候,逕自作出明確與理智的判斷,讓他們延續生命權呢?」,哪怕只是一絲機會,子女也該努力爭取一線生機才是!!! 病患,其實真的比較可憐,沒有意識的時候,更難以表達(我有活下去的權利)。家人們最後一般而言,總會自我暗示與安慰,訴說老人家年事已高的說法,為了解脫苦痛,只好合理化的說,讓他們一路好走。我在那段祭祀奶奶的期間,靈堂上,我當了不肯下跪祭拜的逆子,對於父親的作法,我曾經不諒解過,也很不捨她老人家的離去,劇碼原本不該如此,卻終究已成事實,讓人心傷。我想,人生幾十年,他朝君體也相同,對於她的死亡不會是結束,而是另一歷程的開始。生死有命,盈虧無常,人生有其精采之處,但我們也不要為了生命的流逝而傷悲,人總該去想像美好,忘卻煩憂。事隔多年,我相信,當年父親的消極決定,應該有他的理由,我相信他會比任何人還難受,因此,我選擇坦然面對父親的決定。在50年代,雖然父親的母親曾經因為改嫁,他們的感情並不算深厚,雖然後來只是流於義務的照顧責任,不是每天碰面。不過,只要就醫,他仍會照顧她無微不至,我想,這是父親的孝道詮釋方式吧。我懷念有奶奶疼惜的歲月,而她的逝去,至今我仍緬懷。
昨晚,我朋友的故事。他是個性情中人,為人感性至極,我們也聊到了他母親過世之前,為了從台中轉院到台北就醫的事情,不惜跟他父親與家人鬧革命,只為了保有醫治母親最後的希望,他不願意家人片面聽信於醫院無法醫治的草菅事實,斷送了疼愛他這個小兒子的母願,事實上,也嘗試動用人情,爭取到了大醫院的醫療床位,只是最後,他輸在了「父命難為」的傳統觀念,若違抗傳統的集體意見,就背了大逆不道的罵名。或許,傳統觀念是,人只要留有一口氣,總得留在老家(落葉歸根)。父親的傳統觀念是希望能留下妻子最後一口氣,在中部老家離開人間,然而,我的朋友沒能得到家人們的積極相挺,主張讓母親回到台北接受更好的醫療,起碼得作最後努力,才算是盡力了,只是最後事與願違,與世長辭。
人是善的,但人們是惡的。我想,有些時候,家族共識也可能因為選擇了不對的方法,甚至急病亂頭醫而喪失了留存性命的寶貴。事實上,醫療的思路方法,往往因人而異,若是對的人去做對的事,也遇到了重要貴人,人命才有可能在最後搶救的時刻產生加分價值,不然,一般人的觀念,只是怕麻煩事,甚至以為不想讓垂死的人太痛苦,往往選擇了消極的態度去面對,因而間接也成了醫療幫凶而不自知。我想,這種集體潛意識的乖張思維,很值得在生死學問上面去論戰,「到底病人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亦有求生意志之時,週遭的親人是否有智慧去排除萬難,以協助患者爭取最後一線生機,還是只能六神無主的被動消極應對,等著收屍?」我想,身而為人,每個人必然會面臨到(你抉擇別人的生死,別人抉擇你的死活循環)這種兩難的社會輪迴,只是,選擇續命的方法是否能更有效果? 掌握了醫療資源的人是否能更發揮效能? 醫生是否能視病如親,不再把人當做商品化操作? 我想就事實統計而論,大家對於這種續命議題,必然是選擇靜默的,合理化的避重就輕,減低不必要的負荷,最後,一個垂死的病人,在家人集體潛意識的不承擔默契,竟也斷送了主張想活下去的老人福利。因此,有決定生死權的長輩們,得要有智慧去判斷決策,所作非為,似是而非的傳統堅持,是否更合乎理想狀態,而不徒留遺憾給他人呢?!!!
我想,人生猶如曇花現,盡在虛無飄邈間。
人,其實可以人生滿百,也過著快樂的老年生活,但是,一切就端看於最後幫你取捨的(那個/那群)人了。
人,不因肉體凋零而亡佚,能量的守恆,會為生命帶來更高層次的延展。人體的死亡不是結束,卻是生命展續的新起點。我想,我的朋友會走過傷悲,並帶著祥和的心,面對燦爛的陽光,為了體悟生命的最美好之處,回首來時路,在人生滿百之後,也對自己訴說一聲,我沒白活。 也祝他一切豁達。
    6會員
    26內容數
    邂逅於文化廢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