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展覽】在陰影之外・文化平權計畫聯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陰影之外・文化平權計畫聯展】

raw-image

台北國際藝術村的「文化平權計畫」向來探索罕見議題,此次展覽針對審美、障礙、語言及性別等面向,由簡詩翰、江昱呈、賴冠源與左撇子工場等藝術家參與展出。

官網介紹如下:
「陰影」產生是為一種物理現象,當光線照射無法穿透的物體後產生黑暗,黑暗雖隱身其後並與光源方向相反,但無法忽視的存在卻也充滿力量。明暗兩端,是否僅限於二元討論,光直進且無差別的供應這個世界,但為何外形輪廓卻因人而異,影子的大小取決於距離,當光源距離物體越遠時,黑暗面越小,當觀者距離未知越近時,是否代表我們更易於覺察隱藏其中的真實,或是更期待忽略。

​展覽中令人感到最震撼地,莫過於黃家曄的《站立排尿的小便斗們以及他們的站立喜劇》,藝術家以跨性別男性(Transman)身分,在公共場所使用陰莖義肢(Packer)站立排尿(Stand to Pee),並在結束後為便器攝影,藉由站立形式的身體經驗延伸探討社會權力的不對等及主觀感受。

raw-image

簡詩翰《Hannah紙娃娃》/探索從古至今女性的穿衣審美是否皆為男性服務。

raw-image

江昱呈《目光推拿》/關注視障者的生命經驗。

raw-image

賴冠源《聲入其境》/探求相異多變之多元生存樣貌。

raw-image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台北市北平東路7號)
展期:即日起至2023/02/19

#在陰影之外
#文化平權
#台北國際藝術村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旅遊/電影/閱讀/日文教學,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臺灣旅遊~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taiwan/home
【偶希都理 環遊世界~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ri_world/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偶希都理臺灣旅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2會員
2.4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基進城市・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館了! 開館大展「基進城市」,即日起至2025年09月07日,於新北市美術館6A、6B和8F展覽室展出中。
Thumbnail
2025/05/02
【基進城市・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正式開館了! 開館大展「基進城市」,即日起至2025年09月07日,於新北市美術館6A、6B和8F展覽室展出中。
Thumbnail
2025/04/18
【所在-物件離合:許旭倫陶藝創作展】 藝術家許旭倫陶藝創作展「所在-物件離合」,即日起至2025年5月26日,於鶯歌光點藝術中心展出中。 承續「以巢為原點」概念的創作脈絡,傳達心中有愛的初衷及人際連結,珍視立足點、生命所在。
Thumbnail
2025/04/18
【所在-物件離合:許旭倫陶藝創作展】 藝術家許旭倫陶藝創作展「所在-物件離合」,即日起至2025年5月26日,於鶯歌光點藝術中心展出中。 承續「以巢為原點」概念的創作脈絡,傳達心中有愛的初衷及人際連結,珍視立足點、生命所在。
Thumbnail
2025/04/10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試營運,預計4月25日正式開館。 6月底前可免購票入館參觀,但需至二樓大廳索取入場券。 目前有三大展覽展出中,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5/04/10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試營運,預計4月25日正式開館。 6月底前可免購票入館參觀,但需至二樓大廳索取入場券。 目前有三大展覽展出中,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究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隱喻之影・比喻之光】 攝影的光影表現一直是其魅力所在, 拿捏得當即是巨作;拿捏不當即是紀錄。 隱喻也好、比喻也佳, 無所謂好壞,皆為美景。
Thumbnail
【隱喻之影・比喻之光】 攝影的光影表現一直是其魅力所在, 拿捏得當即是巨作;拿捏不當即是紀錄。 隱喻也好、比喻也佳, 無所謂好壞,皆為美景。
Thumbnail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Thumbnail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Thumbnail
【在陰影之外・文化平權計畫聯展】 台北國際藝術村的「文化平權計畫」向來探索罕見議題,此次展覽針對審美、障礙、語言及性別等面向,由簡詩翰、江昱呈、賴冠源與左撇子工場等藝術家參與展出。 官網介紹如下: 「陰影」產生是為一種物理現象,當光線照射無法穿透的物體後產生黑暗,黑暗雖隱身其後並與光源方向相反,但無
Thumbnail
【在陰影之外・文化平權計畫聯展】 台北國際藝術村的「文化平權計畫」向來探索罕見議題,此次展覽針對審美、障礙、語言及性別等面向,由簡詩翰、江昱呈、賴冠源與左撇子工場等藝術家參與展出。 官網介紹如下: 「陰影」產生是為一種物理現象,當光線照射無法穿透的物體後產生黑暗,黑暗雖隱身其後並與光源方向相反,但無
Thumbnail
台灣藝術產業的發展原來已達如此規模,創下歷屆以來最大的展出面積,觀察現場民眾包含各種年齡層,年輕人佔有不少比例,不時可見社群打卡和購買收藏。這回除了認識幾位台灣新生代創作者,也觀摩海外藝術家的傑出作品,驚嘆之餘先用手機紀錄典藏,沉浸體驗的感受讓人非常滿足。
Thumbnail
台灣藝術產業的發展原來已達如此規模,創下歷屆以來最大的展出面積,觀察現場民眾包含各種年齡層,年輕人佔有不少比例,不時可見社群打卡和購買收藏。這回除了認識幾位台灣新生代創作者,也觀摩海外藝術家的傑出作品,驚嘆之餘先用手機紀錄典藏,沉浸體驗的感受讓人非常滿足。
Thumbnail
【角落行進式・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在碎裂的時間裡,告訴我你想留下什麼。」 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和戲劇如此訴說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角落行進式」的首場表演,隨著日文老歌、舞者的舞蹈,以及全台首創的即時浮空投影,搭配一席茶飲、些許茶點,帶領觀者一同回到100年前的大稻埕。 「角落行進式」由〈春・虞美人/
Thumbnail
【角落行進式・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在碎裂的時間裡,告訴我你想留下什麼。」 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和戲劇如此訴說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角落行進式」的首場表演,隨著日文老歌、舞者的舞蹈,以及全台首創的即時浮空投影,搭配一席茶飲、些許茶點,帶領觀者一同回到100年前的大稻埕。 「角落行進式」由〈春・虞美人/
Thumbnail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很有電影感,也頗具實驗性質的展覽! 進入展場彷彿遁入陰暗的奇幻異世界,隨著宛如咒文般的聲響在耳邊流動,不由自主地注視,卻也感覺有人抓著髮根拉扯般地緊繃…深深吸引,又想逃離的矛盾,很獨特的觀展經驗。 官網介紹如下: 「張徐展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
Thumbnail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很有電影感,也頗具實驗性質的展覽! 進入展場彷彿遁入陰暗的奇幻異世界,隨著宛如咒文般的聲響在耳邊流動,不由自主地注視,卻也感覺有人抓著髮根拉扯般地緊繃…深深吸引,又想逃離的矛盾,很獨特的觀展經驗。 官網介紹如下: 「張徐展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