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在生活詩學裡,他們搬了光,棄了夜 吳權恩/吳瑋庭。絕對空間/台南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從安平騎UBike到火車站,還背著一個行李包,絕對不是玩笑話。原本打算多看幾間藝廊,但到了第四間 #絕對空間 ,我就決定騎車到火車站,回台北。畢竟每逛一個藝廊,最短也要半個小時起跳,若是遇上非常有心的主理人或是藝術家,那話題數可以讓我的腦袋再次充血,所以點到為止就好。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也順便推薦大家,分別在桃園區和花蓮美崙的兩個藝術空間)


raw-image


吳權恩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現就讀於南藝大造型藝術研究所。在民國一百一十二年(2023年),在伊日藝術計畫有與周晏旭合辦的「星期天萬華 Sunday in Wanhua」;而在众藝術則有自己的個展「日常序列」。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覽,同樣展現他重組日常序列的特質。恩!這兩間藝術空間其實有點相像,小巷、玻璃窗,從外頭看起來就像一個展示的新家。

raw-image


在陽光明媚的下午,來到絕對空間,往玻璃窗內看,應該會有疑問。奇怪,怎麼一郎,搖身一變成為家具店。簡約的風格和清新的傢俱顏色,讓你迫不急待想去試躺那張床。可別輕易嘗試,那可是藝術品,注意看那張床、旁邊的書桌和椅子,甚至是角落的衣物藍,有發現什麼端倪嗎?

raw-image


這些雖然都是日常生活裡,基本的傢俱款式,但你還記得,當初是怎麼挑選這些商品的嗎?是到家具行,還是IKEA?吳權恩企圖重組你的日常生活物件,在一件家居物件、用具,使用不同品牌組裝。若他不是一個藝術展品,你是否能接受如此的拆解和重組,這檔展覽或許能顛覆你的消費觀。


raw-image


吳瑋庭同樣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後來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研究所畢業。將同樣出於台藝大雕塑系的藝術家作品放在一起,策展人相當用心,倒是可以看看同樣都是台藝大雕塑組畢業,但在不同研究所畢業後,兩人在理論和實作上面的差異,相當有趣。

吳瑋庭近年參與的展頗多,賊賊是在石雕博物館的展覽中,被他的作品吸引,開始會留心瑋庭的創作。在不少藝術空間辦過個展,伊日後樂園的「蕈菇狀的那一瞬間」、「接觸面」;福利社的「事物未完成」;众藝術的「這是一張( )的地毯-草皮樣式」。聯展中,賊賊看過的為空總「超編碼-地理圖/誌的藝術測量術」,但我有些想不起來是哪件作品,畢竟那展覽頗精彩,作品數也多。(突然發現還有走走春,也是去年意外逛到的室外展覽)

raw-image


有時候,觀者在觀看展品時,基於自己本身經驗,可能會有藝術家本身沒想到的狀態,這也是與藝術家討論的好玩之處。在去年花蓮石雕博物館的新型之爆展覽中,我最喜愛的作品便是瑋庭的《3.14 I 1/60》。因為沒有拿展覽手冊,我不自覺的想到當時正在熱播的此時此刻,石粉被推移,進而堆積、雕刻的時間性,就像不斷變動的愛情。

當然,瑋庭的創作論述總是理性、冷靜的。思考了圓周的距離,製作石材的轉動軸。藉由石粉的狀態,重構石材底部與石粉之間的內外關係。不愧是專業的雕塑家,能這麼理性,將情感論述拋之一邊,也是瑋庭不同於其他藝術家之處。

raw-image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覽,瑋庭的作品被安放在暗房中,相較於石雕博物館的大而理性,這件作品反而提問著空間、物件與光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不同於權恩作品的日常清新,瑋庭的作品反而有種日常詩學的展現。

raw-image


石材依然是瑋庭創作中重要的元素,但這次它們似乎只是配角。其實也不能這樣說,雖然 #背光 主要的角色是光影,但 #盲盒 則是讓大理石成為匯聚光的一個節點,藉此捕捉光線的存在,並反射成日常軌跡,頗有成詩的美學,也相當符合瑋庭一直以來所關注,物件詮釋之間相扣連的催化過程,及其所形成的場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方 賊The thief of places的沙龍
112會員
150內容數
雖然依舊隨風所欲在行旅中,也依舊嘗試不同面向的書寫與創作:旅行、地方、音樂、影劇、藝術、展覽、舞蹈,歡迎👏私訊或mail邀約 合作邀約:thethiefofplaces@gmail.com
2025/01/22
《模範生的禁愛秘密》最有趣的地方是母女關係,並不是一刀兩斷的衝突,或是以媽媽兩個字來壓女兒。母女關係有時看似平等,有時卻為了男生而有了雌競的表現,但彼此還是依賴的,所以在這矛盾底下,她們時而互斥,時而合作。兩人關係那條線,在每一次事件,都不斷且輕巧的挪移。
Thumbnail
2025/01/22
《模範生的禁愛秘密》最有趣的地方是母女關係,並不是一刀兩斷的衝突,或是以媽媽兩個字來壓女兒。母女關係有時看似平等,有時卻為了男生而有了雌競的表現,但彼此還是依賴的,所以在這矛盾底下,她們時而互斥,時而合作。兩人關係那條線,在每一次事件,都不斷且輕巧的挪移。
Thumbnail
2025/01/16
《yin.volume 1 exhibition》展覽心得分享,結合藝術、音樂、網路文化與性別議題,探討「陰」的意涵。文章涵蓋展覽作品介紹、策展理念反思及個人觀點。
Thumbnail
2025/01/16
《yin.volume 1 exhibition》展覽心得分享,結合藝術、音樂、網路文化與性別議題,探討「陰」的意涵。文章涵蓋展覽作品介紹、策展理念反思及個人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目前中正紀念堂除了《夢土上的李泰祥》告別十周年紀念特展 之外,還有幾個其他的展覽。 像是《最無情大賞》,這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日間學士班113級的畢業成果展,將書法、篆刻、水墨,結合創意,運用不同題材、媒材的創作形式來呈現。也透過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來感受東方美學的創作精神。 【學生畢展
Thumbnail
目前中正紀念堂除了《夢土上的李泰祥》告別十周年紀念特展 之外,還有幾個其他的展覽。 像是《最無情大賞》,這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日間學士班113級的畢業成果展,將書法、篆刻、水墨,結合創意,運用不同題材、媒材的創作形式來呈現。也透過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來感受東方美學的創作精神。 【學生畢展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這次在絕對空間的展,依據該空間的特質,分成明室與暗室。可能去年中開始寫起了賊藝識,跑的展覽也多。這次的兩位藝術家,吳權恩與吳瑋庭,我分別在众藝術與花蓮石雕博物館看過他們的作品
Thumbnail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Thumbnail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Thumbnail
從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廣場右側向前延伸,經過〔碑林〕,來到〔草悟道〕戶外展示區,這個區域展示許多雕塑及裝置藝術作品。其中最引發我注目的是王亞韋〔法國鬥牛犬〕及郭國相〔傳說〕系列。這兩件都是室外裝置藝術,而且都呈現極簡藝術風格。
Thumbnail
從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廣場右側向前延伸,經過〔碑林〕,來到〔草悟道〕戶外展示區,這個區域展示許多雕塑及裝置藝術作品。其中最引發我注目的是王亞韋〔法國鬥牛犬〕及郭國相〔傳說〕系列。這兩件都是室外裝置藝術,而且都呈現極簡藝術風格。
Thumbnail
這次展出的是兩位當代藝術家梁亦穠(Yi-Nong Liang)與陳相如(Amy Chen)的作品,作品於晶華酒店麗晶精品的B2公共空間中山藝廊展出,旁邊還有小小咖啡廳,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藝術作品,因為是在公共空間展出,所以是免票觀看喔~
Thumbnail
這次展出的是兩位當代藝術家梁亦穠(Yi-Nong Liang)與陳相如(Amy Chen)的作品,作品於晶華酒店麗晶精品的B2公共空間中山藝廊展出,旁邊還有小小咖啡廳,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藝術作品,因為是在公共空間展出,所以是免票觀看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