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亭莒哈斯
專欄簡介
究竟世間道德只是出於習慣,或者和人性本質有不可斷割的理性關聯?有時非得等到打翻了手搖飲,才發現四季春根本沒有加珍波椰。敗壞道德就是為了考察和重構道德。因此,任何時刻都值得再三敗德,情海裡的男男女女們趕緊出發敗德吧。
再敗德時|當別人的出軌對象是怎麼回事(下)(文/古亭莒哈斯)
【時】
「一位嗎?」我點點頭。「有空位都可以坐。」拉開高腳座椅,眼前是落地玻璃窗,車與行人來來去去。整排吧台只有我一個人。此刻我在咖啡廳看書,然而我的對象在做什麼?身為別人的出軌對象,難免會想,對方是否正在跟原本封閉關係裡的伴侶約會?他凝視另一雙眼或親吻另一雙嘴唇時,會不會想起我?問號像虎克船長斷掌上的鐵勾,一個問號勾出下一個問號,人會被一連串問題勾進冷海深處。
上述種種思緒都扣連著「於此同時」這個根本設定,並且包含著對方與自己的時間軸。到底要如何理解兩股時間軸的相對關係?它們都相對於更普遍的權威時間在走轉嗎?時間的運行真的有理性客觀的標準度量,或者隨觀察者的時空條件而變?如果時間是主觀決定的,另外一個人的時間會成為什麼?本質論的問題,我想留給形上學理論家、愛因斯坦和量子力學研究者煩惱(驚訝吧,思考戀愛和出軌問題也能談到時空哲學唷)。我想回退到更生活化的層次,談談日常我們怎麼感覺和安排時間。
當人的心思牽掛著另外一個人時,時間的流逝感很容易被對方的反應牽制,他回覆訊息很快,你會感覺日子很有節奏;如果你們一個月才能約會碰面一次,你可能覺得日子很漫長,「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說的就是這樣。但在出軌關係裡有這種得失心,非常要不得。千萬要記得:你有你的生活秩序,他有他的。當你好好關照自我這端的時間軸,好好過屬於自己、無論有沒有對方都能很好的日子,按自己的步調安排時間,你就能從這段出軌關係裡嚐到真正的甜頭。
【地】
他和我去散步的那個河濱、他帶我去吃的那間餐廳、他和我窩著看書的那家咖啡店,他是否和原本的伴侶一起去過?我會不會僅僅是他生活的點綴,附屬於他與他的雙人記憶?請先別太單純或太天真傷感地這樣想。請放心,聰明一點的出軌關係發動者,絕對不會想讓出軌對象和原本的伴侶有任何機會相遇。除非他很有把握,他不會輕易帶你去他和伴侶平常活動的區域。
而且,就算那些地方他們真的去過,他們曾在那裡有過美好的回憶,那又如何呢?身為一個出軌對象,你同樣能和對方創造獨特的回憶呀。也或許,因為你和對方沒有承諾、沒有包袱,兩人創造出來的記憶能夠因為輕盈更顯得純粹。所以不必追問對方太多,不必問他跟誰去過,不用替自己增生多餘的心情負擔。況且,整個台灣不含外島才區區三點六萬平方公里,同一個人擁有過的不同段關係,活動足跡很難不重疊。
而且某個地方之於一個人,就像在油畫畫布抹顏料一樣,本來就是一層層記憶疊加上去的。新的記憶會覆蓋舊的記憶,舊的記憶則成為新記憶的襯底。約會地點重複這件事本質上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但我必須摸著良心承認,跳離出軌關係來談,更廣大的世俗情海裡頭,很多人還是非常在意這件事。有鑑於此,你各位男男女女一定要學會如何表演「明明去過了的約會景點,不論是第幾次去,都能驚嘆開心得像是第一次去那樣」。這是為了情趣考量,特此諄諄叮囑。
【物】
當你走進對方房間,桌上躺著開封過的一盒保險套或一包衛生棉,顯然是對方原本封閉關係裡的伴侶的。身為一個出軌對象,要不要拿來用呢?出於道德,先評估緊急程度,例如:急到來不及出門再另外買新的。這個情境題的核心掙扎在於,要如何界定物品所有權和使用權?該如何看待另一個人所擁有的東西呢?針對這題,我在此宣揚中華儒家文化偉大導師的格言:「貨物其棄於地,不必藏於己。」
若帶著資本主義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概念來爭論,或用現有法律的判例來回答,顯然最謹慎的作法是不要碰、不要拿。但如果回到哲學層次,別忘了,當踩在一個出軌對象的位置上,眼前你碰觸(或者使用)的這副肉體,意指你的對象、發動出軌關係的那個人,也可以說是另一個人所擁有的。如果元配的保險套或衛生棉不能用,那麼眼前屬於元配所有的這個人,是否你也根本不該碰?我想,社群主義和其他非個體主義的立場,絕對會有別種回答。
社群主義者相信群體先於個人而存在,與其要說某物歸屬於特定的某人,倒不如來看,這個人身處怎樣複雜的社會網絡,使他有資格、有機會擁有某物。簡單來說,人之所以能佔據某物,不完全憑他自身的功勞,所以和社群裡的他人保有某種程度的共享,道義上反而比較說得通。
思辨至此,繞了一大圈,還是得回頭定義「當別人的出軌對象是怎麼回事」這件事的道德好壞。秉持有始有終的任性,我要武斷地提供結論:如果擁有比世俗更開闊流動、能使人際邊界更模糊而自由的心胸,完全可以不必理會道德的指責。因為肉體、愛和關係本身就是中性且自由的。傳統罩下一套嚴密的規矩,要求人類遵守,其實這是毫無基礎且違反人性的,就像「要求媳婦只能在大年初二回娘家」一樣。
作者簡介
在西蒙波娃墳前吃了兩個月的蘋果,意外得到一個蘋果般的孩子。於是,終於讓自己好好靜下來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