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計畫最早是源自於一個想法,想要有一個能夠銜接自然課,並且四個孩子都能參與的寒暑假大活動。但過去做了許多嘗試,總是無法全員到齊。
於是,在發想這次的寒假活動之前,我先基於過去的經驗,將它的基本條件收束起來:
- 這是我們五個人會一起參與的事情。
- 由於第一項,這必須得是我們五個人都想要參與的事情。
條件釐清之後,一個畫面很快的浮現出來。和以往有別,這會是一個我們一起規劃的大計畫。而我需要做的,是讓出部分我擁有的決定權,讓孩子在這件事情上可以參與的多一些。
這學期從很早開始,我和孩子們就逐步慢慢地開始進行規劃。
我們先從大家的意識開始整合。
一開始很容易直覺想到的,是「要去哪裡」、「要做什麼」。
但大家想要的不同,該怎麼辦?
當我們聚焦在具體的「事件」、「地點」、「活動種類」......等等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喬不攏的狀態。
就像當你問一群孩子今天想要去哪裡玩的時候,你可能會得到「公園」、「遊樂場」、「文具店」......種種不同答案,光公園就會得到四五個不同公園。
問題決定了答案的方向。
所以不只是問「要去哪裡」、「要做什麼」,還要更進一步地問:「想要經歷什麼?」
想要自由的奔跑、想要眼花撩亂、想要舒服地不被打擾、想要和朋友開心地玩耍......。
我們常誤會,以為一定要去到某些地方、做某些活動才能達成心中的目的。但卻忘了,地點只是承載某項經驗的容器;忘了,我們是為了去經歷某些事情而去,而不只是為了抵達某地。
於是,我們在一張大牛皮紙上共同揮灑,彼此幫彼此寫下各自在這個大計畫中希望看見的發生、想要經歷的事情、它應有的模樣...等等。過程中,我們的願、我們的夢,從我們心中升起,化為呼吸與話語,透過另一個人的筆,在牛皮紙上結晶。
「但我們想要的都不太一樣,要選擇哪一個?」一個孩子問。
「我們不是要選擇哪一個,而是要把大家的想法融合起來。」在我這麼回答之後,孩子的眼神亮了起來,是一種恍然大悟的眼神。
這是 Dragon Dreaming 的一小部分。
它的核心就在於凝聚,並且讓在場的人互相看見彼此,而非選擇與說服。
過程中我們不需多花什麼唇舌,去說明自己的想法、去詢問他人的需求、去妥協或討價還價什麼。走完整輪,我們五人的夢自然而然地合成了一個巨大的、美麗的夢,一個專屬於我們這個計畫的夢。它們成為這項大計畫的核心、骨架、最基礎共識,並替我們勾勒出計畫的樣貌。
它們是:
- 在同一個房間睡覺
- 一起吃飯
- 一起走路
- 好天氣
- 好好睡覺
- 魚
- 笑得開心
- 和魚一起游泳
- 不會花太多錢
- 自做
- 四天三夜
- 看海鳥
- 在海邊
當這幾項被確立出來,我馬上就知道,在寒假的這個時間點,就只有小琉球可以去了。
我們非去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