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賞析|蔣友柏:每個人都會出生兩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raw-image


2023年1月13日,蔣友柏個展“神畫”于日本白石畫廊(White Stone Gallery)開幕。選定1月13日開幕,也頗有紀念意義——這亦是他的祖父,蔣經國去世的日期。而無論是蔣友柏早年國外求學金融,還是後來轉型做設計,抑或是近些年進軍藝術界成為一名藝術家,或許他都無法完全脫離家族帶來的身份烙印。

面對藝訊網的採訪,蔣友柏對此話題並無避諱。他為自己的身份感到驕傲,然而成長經歷也讓他深諳身份的複雜性。對他來說,身份是一把雙刃劍,幾乎總是同時帶來機會與非議。青年時期的掙扎,在蔣友柏走入40歲之後,正逐漸煉化為一種更加自由練達的人生態度,從而滲透並鬆弛地散發在他創作的畫面中。

raw-image

從小在張大千、林順雄等大師家裡玩耍,蔣友柏的藝術啟蒙很早。他從小喜歡畫畫,高中時進入藝術小組,卻在面臨大學專業選擇之時,被喜好收藏的父親用坦誠“勸退”,父親的一句“做藝術家掙不到錢”讓蔣友柏進入了金融專業。回到臺灣,兜兜轉轉,蔣友柏總覺得自己還是受到藝術的吸引。相當務實地,他選擇在藝術與商業的交匯處立業,創辦設計公司,成為一名設計師,為他後來做藝術打下了基礎。

40歲時,蔣友柏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變動,讓他開始思考何謂“誠實的生活”。也是從那時起,他正式決定從設計轉向藝術。經歷了簽約畫廊,探索市場,追求藝術評價到追求學術探索,再到近些年再度返回市場探索,蔣友柏的藝術創作之路開始得並不算早,每一步走得也並不容易。在他心裡,選擇成為藝術家,意味著無限靠近童年和大師們交往時他們的身影留給他的內心印象:自我、自在,甚至不乏“瘋瘋癲癲”。長大之後蔣友柏逐漸明白,他們所擁有的是牢不可破的自我,以及自我所捍衛的藝術世界。

藝術之於蔣友柏,同樣指向一個理想的小世界。他不無調侃地形容自己——從十歲開始的叛逆期至今尚未過去,在他看來,“藝術家的瘋狂可能就是某種程度的叛逆,想要用自己的價值,活在自己的小世界當中,這是一種自在狀態”。畫畫、做雕塑、做裝置,他的叛逆在藝術中擁有了如實持存的空間,這或許也是蔣友柏選擇藝術的內在根源。就像他在40歲後,迫切地想要開啟一種足夠誠實的生活,而藝術在他看來,就是通向誠實生活的絕佳路徑。

raw-image

2020年伊始,蔣友柏通過“豹變”與新近的“山水動物”主題系列,在繪畫、雕塑、裝置創作中尋找到了一條相對穩定的通路。將動物肖像、表現性的山水與英文題詩,提煉為其作品中的三個重要標籤,並進一步將西方的直接性的表達,與東方文人畫的精神通過丙烯與綜合材料融合於畫面之中。

在畫中,蔣友柏喜歡並執著於描繪動物主題。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藝術史中,有大批畫家擅畫動物,人們幾乎能立馬想起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潘天壽與李苦禪的鷹……動物在畫家的筆下,往往以擬人之態出現,作為藝術家傳達某種精神氣質的載體。在蔣友柏的畫面中,動物的形象同樣具有擬人性質,傳達出藝術家追求自由、灑脫與不羈的精神力量與氣質。通過動物含蓄又熱忱地表達自我,抒發對親人、愛人、友人、身邊人的情感以及對世界的敏感的感受力。

raw-image

正如策展人王玉齡的評價,蔣友柏以動物“表達對世間的關懷,同時,也是藝術家自我情感的記錄與抒發”。他往往以毛筆、丙烯細細描繪動物的寫實感,又在背景結合波洛克行動繪畫的滴畫方法,以油漆材料繪製表現主義式的山水遠景,輔以他的英文題詩,試圖為西方藝術風格中,添加東方藝術詩書畫結合的氣韻。

畫動物與蔣友柏的終極藝術追求——真誠——具有內在呼應。最初畫動物,他只畫與他對視過的動物,“傾向於畫自己看過、感受過的事物,如果沒有親眼看過動物的眼睛,我就不能感受它,準確、真實地表達它的情緒。”他喜歡動物正是因為動物的簡單、直接,無需猜忌,也總是讓評論人們,聯想另一位擅畫動物的法國後印象派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如果說盧梭的畫面“所有猛獸都是以溫柔而真誠的眼神與觀者對望,盧梭認為當心靈自由真誠時,人獸無界,才能達到美善的境界。”那麼,蔣友柏的畫面也本著同樣的真誠心靈,追求灑脫、自由、真情流露的境界。

raw-image

伴隨藝術實踐的逐步深入,蔣友柏對動物主題展開了更強烈也更主動性的認識,他開始在東西方藝術的動物主題中,尋找尚未被納入中國畫的動物。國畫裡有牛、梅花鹿、馬,他就去畫犀牛、長頸鹿,乃至去畫獨角獸、龍等等只在東西方神話中出現的動物,既是其動物畫主題的進一步探索,也呈現出畫家對國畫的某種叛逆,而這批新作也在白石畫廊的最新個展【神畫】中悉數展出。

雕塑創作中,蔣友柏同樣試圖將東方藝術的精神氣質,延續、融入、轉化為西方雕塑藝術語言。他挖掘並使用了“真空”這一雕塑語言,表達一種不存在物質的空間狀態,同時用以描述個體經驗與世界境況的某種“同步性”——正如新冠疫情封鎖住全世界,藝術為真空狀態注入空氣,成為獲得解放與自由的仲介。

raw-image

在40歲上下登陸藝術界的蔣友柏,攜【神畫】個展,二次來到日本著名老牌畫廊之一的白石畫廊。算起來,距離他在白石畫廊舉辦的首個展“類宇宙”僅僅相隔一年,勤奮程度可見一斑。生活中蔣友柏喜歡健身,他常常形容自己是一個“戰將”,青睞戰鬥,而不是在舒適區裡等待。他尋求進步的方式,更像是主動尋找和面對挑戰,就像他形容健身的過程,就像“堆土”,與其相信天份,他更相信苦功。無論是做任何事還是做藝術,他都希望能發揮日拱一卒的堆土精神,這是蔣友柏不斷進階的動力,也是他在設計、藝術和做任何事時對自己的要求。

“每個人都會出生兩次。第一次是我們沒有選擇地存在著,第二次是當我們選擇存在的時候”。這是2022年新作“山水動物”系列裡蔣友柏在其中一幅畫作上的一句英文題詩。藝術帶給了他自由的選擇,獨一無二的存在感,讓他能夠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與藝訊網的採訪過程中,這或許是蔣友柏最想傳達給大家的,他有關藝術的真誠感受。

raw-image

受訪人|蔣友柏
採訪 | 孟希(以下簡稱Q)

Q:過去大家比較熟悉您的身份是設計師,近些年您從設計領域進入到繪畫創作,這種事業轉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創作緣起據說與疫情的經歷有關?

蔣友柏:我是在疫情之前,確切地說是在40歲之後才決定嘗試藝術創作。其實我從小喜歡畫畫,高中時還專門進入藝術社,大學時父親說“藝術家賺不到錢”,不讓我讀藝術。後來我的事業一路輾轉,做了十幾年設計,在40歲時人生突遇轉變,我的離婚讓我再次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個問題我從30幾歲持續思考到40歲,最終得出了答案:我想要嘗試誠實的生活。因此我從40歲起才正式開始做藝術,舉辦了第一個展覽。

設計首先是為別人服務,好的設計裡最好不要有太多自己。另外,設計是一種商業,需要跟很多人打交道,有時不能太過“誠實”。但藝術不一樣,藝術是一種很“自私”、自我的東西,讓我想要嘗試藝術。剛剛進入藝術這條路。我也走得十分複雜、艱難,面對很多挑戰和質疑。比如,你為什麼要這樣畫?這樣畫的定義是什麼?後來簽約畫廊,什麼好賣畫什麼,讓我越畫越不高興。遇到的都是之前沒有遇到,也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感覺自己在藝術路上越走越狹隘。直到疫情階段,在臺北個展上碰到我現在的策展人王玉齡,她給了我引導而不是規範,告訴我藝術是自由的,讓我的創作狀態發生了轉變。

創作至今我已經歷過多個階段,從最初簽約畫廊,探索市場,到追求好的藝術評價,之後又是學術上的追求,學術追求之後再返回尋找市場。我現在反而感到自在,什麼都不求,只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止藝術領域,似乎所有有趣的人好像都這樣生活。

raw-image

Q:您從小有機緣接觸大量藝術作品,尤其是東方藝術,成長經歷和寬廣的眼界帶給您怎樣的藝術影響?

蔣友柏:小時候有幸可以去張大千、林順雄等等藝術大師家裡玩耍,近距離跟他們交流。我記得很清楚,去張大千家吃飯,看他畫畫“潑來潑去”,他說要畫一張畫送給我,我說自己想要“無敵鐵金剛”,結果他畫不出來,便畫了一張自畫像贈予我。很多有趣的回憶,讓我對寫意繪畫的印象非常深刻。

林順雄是臺灣水彩畫家,他只畫動物,我小時候去他家畫畫玩,他只准我畫眼睛,印象很深的是我看到他在畫了近1000只眼睛,他說“眼睛畫不好,其他都不要畫,眼睛畫好了,之後畫什麼都可以”。後來,我也很喜歡畫動物的眼睛,感覺那是最讓人感到自在的東西。

小時和大師們的交往,讓我感覺他們都有點“瘋瘋癲癲”,長大之後才明白他們都擁有很自在的自我,這也是我現在的追求。另外,小時候也見過很多古董,青銅器、玉器、扇子等等,爸爸很喜歡收藏青銅器,我很喜歡它們的紋理,我現在的藝術表現中有很多符號式的東西,或許與此相關;扇子上總有題詩,我現在也喜歡在畫裡題詩,只不過國外長期學習生活的經歷讓我選擇用英文表現。看來,兒時的喜愛都還埋在心底。

raw-image

Q:您不僅喜歡畫眼睛,也特別喜歡畫動物,數來您曾畫過龍、舞獅、獨角獸、斑馬、兔子......等等很多動物,您更傾向於畫哪些動物?它們形象來自哪裡?

蔣友柏:我一開始畫動物,只想畫自己看過的動物,傾向於畫自己看過、感受過的事物,如果沒有親眼看過動物的眼睛,我就不能感受它,準確、真實地表達它的情緒。後來我開始想畫沒被“抓”進國畫裡的動物。比如說國畫畫牛,我就偏去畫犀牛,國畫裡有梅花鹿,我就畫長頸鹿,作為某種對國畫的叛逆。

至於獨角獸、龍等等神話裡的動物,是我在白石畫廊的個展“神畫”中,希望呈現一批不一樣的東西,利用展覽的兩層樓空間,表現西方與東方所謂天堂或仙境之間的異同。獨角獸跟它的“朋友們”象徵西方所謂天堂,龍與它的“朋友們”定位為東方仙境,這是我畫獨角獸和龍等動物的起因。當然最直接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我的一位朋友,他擁有三家獨角獸公司,因此想讓我畫張獨角獸送給他。誠實來說,有時畫畫的動機就是這麼簡單。有趣地方在於,獨角獸在西方象徵純潔,而在東方的山海經裡的形象偏黑暗,這種對比,讓我繼續研究了東西方文化對動物象徵意義的不同看法。

raw-image

Q:您的身份有兩重,一是混血,二是家族帶給您的身份,身份會不會造成您的一些人生困惑?面對社會面對創作,身份會不會造成您在潛意識傾向選擇一些符號化、象徵意義的動物?

蔣友柏:身份這件事是一輩子的,我對自己的身份蠻驕傲,它也讓我不能夠做壞事。我會要求自己活得誠實,希望表裡如一,這也是我對自己身份的一種驕傲。你說它是不是一個雙面刃?或者,一輩子都會被“鎖死”?比如自己明明沒有哪些想法和價值觀,很多人會以他們的判斷去評判你。當然,也意味著更多機會,也可能什麼機會都沒有。這是身份為我帶來的最直接的一些影響。

至於畫龍等等動物符號,可能我真的沒有意識到。倒是覺得因為身份,讓我非常不喜歡跟人相處,所以才喜歡畫動物。動物只有被威脅和保護家人的時候才會兇狠,它們活得簡單、單純,讓我很想表達動物的這種特點。另外,我的畫都與我的生活相關,跟小孩和朋友相處,我也會把他們動物化,會讓我更容易跟他們相處,以及我的祖母屬龍......或許畫動物來自很多跟我相近的事物和原由,讓我不自主想要表現它們。

raw-image

更多精采深度訪談內容,請點選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CAFA Art Info

欲索取蔣友柏【神畫】個展完整電子畫冊,歡迎私訊官方IG@as_studio_post

對今天的畫作您也有自己的心得嗎?
有特別鍾愛哪隻動物嗎?
歡迎留言,或到as studio官方社群平台私訊點名,為您獨家呈現!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s studio的沙龍
10會員
16內容數
蔣友柏Demos Chiang的藝術作品,近年不只在兩岸多地有各大聯展與個展,2023更跨足日本東京代表性的白石畫廊以全新的神獸為主題,展出【神畫】系列作品。作品以"獨角獸與她的朋友"及"龍與他的朋友"做兩條主軸,同時在畫作之外,亦有雕塑作品襯托整個觀賞空間。此專題挑選其中部份作品與大家交流Demos的藝術世界。
as studi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8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2023/02/18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2023/02/06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2023/02/06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2023/01/31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2023/01/31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文章轉載自: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CAFA Art Info https://www.cafa.com.cn/cn/opinion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文章轉載自: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CAFA Art Info https://www.cafa.com.cn/cn/opinion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這裡是最貼近藝術家蔣友柏-Demos Chiang 藝術創作的搖滾區,由工作室裡的夥伴們,帶大家一起欣賞豐富精彩的藝術作品。 歡迎按讚、追蹤、留言與我們交流分享心得。
Thumbnail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2.1.4 列賓的眼淚 到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模仿嗎?藝術是絕對精神嗎?藝術是無功利目的的審美嗎?藝術是對意志表象的超越嗎?
Thumbnail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2.1.4 列賓的眼淚 到底什麼是藝術?藝術是模仿嗎?藝術是絕對精神嗎?藝術是無功利目的的審美嗎?藝術是對意志表象的超越嗎?
Thumbnail
西邊的他們,總想著掏空自己去創造;東邊的我們,常懷著包容萬物來證明,不論價值,不論存在,能夠讓呼吸之間,充滿自由。
Thumbnail
西邊的他們,總想著掏空自己去創造;東邊的我們,常懷著包容萬物來證明,不論價值,不論存在,能夠讓呼吸之間,充滿自由。
Thumbnail
【多桑書評時間】 感謝蔣勳老師,我是多摸摳桑,兩位寶貝兒子的爸 蔣勳—美學大師,長年來以文學、繪畫闡釋生活與生命的美好。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有詩集、散文等多著作,曾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吳魯芹文學獎、金鐘獎。 熱愛推廣美學是蔣勳老師一生的志業,生活於台東帶大家探索東部之美…
Thumbnail
【多桑書評時間】 感謝蔣勳老師,我是多摸摳桑,兩位寶貝兒子的爸 蔣勳—美學大師,長年來以文學、繪畫闡釋生活與生命的美好。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有詩集、散文等多著作,曾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吳魯芹文學獎、金鐘獎。 熱愛推廣美學是蔣勳老師一生的志業,生活於台東帶大家探索東部之美…
Thumbnail
「我想是誠摯的美,還有自然與生命的奧秘讓我不停地畫下去。」(It is the beauty of sincerity and the enigma of life and nature that kept me painting.)--江賢二 (Paul Chiang, 1942- )
Thumbnail
「我想是誠摯的美,還有自然與生命的奧秘讓我不停地畫下去。」(It is the beauty of sincerity and the enigma of life and nature that kept me painting.)--江賢二 (Paul Chiang, 1942-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