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思考方式:經濟學大師寫給大眾的入門書
Basic Economics: A Common Sense Guide to the Economy(5e)
Thomas Sowell 2020 日出出版
分類:論說--理論
★★★★☆
【一句話】
一位自由派經濟學家暨政治哲學學者,不用任何公式或術語,以白話和實例解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重要字句】
經濟學的定義:研究具有不同用途的稀有資源使用和配置的學問,沒有稀少性(scarcity)、不須節約或競爭,就沒有經濟學。產品和勞務的生產,以及資源分配(其替代性用途)和使用決策也是重點。所以經濟的決策不一定涉及金錢,如醫療資源的分配。
面對一項經濟政策,我們要區分他的理論依據和實際作為。經濟政策的好壞應該根據它們帶來的誘因(結果)來判斷好壞,而不是實施政策的動機或目標,因為實際的結果可能和最初的目標南轅北轍,如限制租金原本是想讓窮人住得起房屋,結果卻造成房屋短缺而且建造房屋的資源轉移到富人身上。
競爭經濟中的犯錯者會因損失而離開,但政治上的管制卻會在不合時宜的狀況之下還繼續保留下來。
成本:從社會的角度看,成本是把稀少資源用在其他用途上的價值。例如牛奶用於生產冰淇淋和優格,當冰淇淋需求上升,對牛奶的需求上升造成牛奶價格上升,優格的生產者就必須接受成本(牛奶價格)的上升,再透過消費者對優格的需求調整產量,而影響它對牛奶的需求。
短缺:需求量超過供給量,不一定是產品數量變少,價格會上升;過剩則相反。
稀少不等於短缺,短缺和供需失衡有關。
【摘要】
價格與市場
通過供需對價格的影響,以及價格對消費者和生產者行為的影響,可以協調和整合無數的決策和訊息。
有人願意支付,價格才會成為經濟事實,這取決於有多少消費者需要你的產品,以及其他生產者的售價,並不取決於你選擇何種價格。高價格並非因為賣方貪婪(因為所有人性都是貪婪的),而是市場環境導致的結果。
價格對於分配稀有資源相當重要,因為市場存在價格競爭時,資源會流向最具價值的用途(冰淇淋和優格的例子)。
價格會讓供給上升(如石油價格提高,高開採成本的油田也會加入生產),需求量則與價格成反比。
政府必須滿足社會的某項「未滿足需求」是一種誤解。因為滿足一項需求的同時,資源是有限的且多用途的,必定會排擠其他的需求。讓政府援助受到經濟變化衝擊的特定產業,表示資源會流入效率較低的部門,等於阻礙經濟對稀有資源做最有效的配置,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生活水平。
價格管制
價格限制會造成:短缺;囤積;黑市;品質下降
短缺:限制價格波動造成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如房租管制,使租屋者(需求)增加,但住宅建造量下降因為建商寧願改建辦公商業大樓(供給減少),且因房租不敷成本房東較不願修繕房屋(品質下降),反而造成房屋短缺。但在政治上卻是受歡迎的政策。或是風災過後對日常用品限制價格看似政治正確的做法,卻反而會造成外來供應意願的下降以及囤積引起的資源分配不均。
囤積:能長時間保存的物品較易發生因囤積而短缺,如汽油。
品質下降:如對醫療進行價格管制,造成更多人為了小病看醫生(成本降低而需求增加),導致看診時間縮短和延遲重要的治療,過度使用醫療資源導致成本增加。
價格下限會造成過剩。如農產品補貼收購計畫,造成資源被用來生產不必要的產品,增加政府囤積大量農產品的成本,企業獲得的補助只是國家內部的財富轉移。
經濟活動許多牽涉到系統性因果關係,而不是簡單的單向因果,但我們常錯用個人意圖去解釋,例如低收入社區的銀行手續費較高,我們用貪婪和剝削解釋,但其實是因為銀行提供勞務和產品所需的成本較高。
用價格來進行資源配置的好處:
- 市場是每個人的欲望相互協調而成,每個人為自己的利益做出選擇,是人性的;政府政策則是一小部分人為大家做選擇。
- 政府進行資源配置容易造成特定團體間的競爭和摩擦。
- 政府可以將成本轉嫁到納稅人或企業身上,因此會忽略增加的成本是否超越價值。
- 政客常常混淆價格與成本,如降低醫療服務的「價格」不代表降低成本(訓練醫師的時間、建造醫院硬體、發明新藥的經費等等)。
- 政策對特定產品或勞務進行補助或徵稅,表示它不用和其他東西進行成本效益的比較,但這個比較過程才能讓稀有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 計畫經濟必須要有大量的專業知識才能處理,不像我們平常買東西,只要用價格做為考量可以省略很多知識。
企業適應變化
利潤和虧損迫使企業想辦法有效利用稀有資源,受益的是消費者。
社會變化:如冰箱和汽車的普及讓人們可以一次購買大量商品,讓超市的運輸和經營成本降低,改變了零售商企業的興衰。
經濟變化:在競爭市場中,不必單獨依賴領導者的智慧和知識,因為他必須因應虧損做出改變。
技術變革:如底片和液晶電視。
利潤與虧損
以具有多種用途的稀有資源配置,及提高人類生活水準來看,利潤和損失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
利潤:
對利潤的偏見:利潤只是加在生產成本之上的不必要費用,增加的是消費者的成本。是貪婪驅使而索取高價格的結果
利潤是企業進步和創新的誘因。計畫經濟雖然降低了「利潤」這個成本,卻增加了一個看不見的成本--低效率。換句話說,利潤是為了獲得效率而支付的價格。事實上大部分企業的利潤來自降低成本,以降低價格攻佔市場。
投資利潤率不同於銷售利潤率,會受到商品週轉率的影響。
生產成本:
規模經濟:隨著產量大量增加分攤了購買設備的固定成本,降低了單位生產成本,使價格可以下降。廣告帶來銷量增加有可能反而可以減少生產成本。但企業規模過大會造成官僚、管理困難、效率降低和風險提高而增加成本。
轉嫁成本:取決於企業面臨的競爭方式,以及有多少業者面臨同樣的成本變化。例如運輸成本的上升,只有當你的競爭對手和你使用一樣的交通工具和距離,你才能將提高的運費成本轉嫁給買方。
中間商的必要:自由市場上商品總是流動到最有價值的用途上,當一種產品在某個人手裡更有價值,他就會用大於所有者的價值的金錢購買,整體經濟也更有效率,而中間商就是能更有效的完成分銷的工作,才得以存在。例如第三世界國家,小農沒有存儲設備,運輸也不方便,中間商就能節約農人的時間、勞動力和運輸的成本。所以對中間商的敵意在某些地區是一種誤解。
公司
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身份,所有者(或股東)不必為公司債務承擔個人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承擔有限法律責任。有限責任讓許多巨型經濟活動得以進行。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也是公司的重要特色(董事會與執行長),許多人認為這會產生管理者追求自己利益而犧牲股東利益的弊病,但把管理權分割給股東或自稱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外部人士不見得能增加公司的經營效率。
獨佔性企業對經濟(總財富)的危害:在相同資源和技術下,獨占者的產出量比競爭企業要少,因為要價高造成購買量下降,等於影響稀有資源的分配,而且創造的財富也減少。如用嚴格的法律限制計程車執照數量,那些願意接受更低價格開計程車的人只能失業或從事價值更低的工作(他們原本就無法做價值更高的工作才會想開計程車),整個經濟也就遭受損失。獨占者為了維持高於競爭條件下的利潤,必須阻止其他企業進入這一產業。方法:讓政府立法控制許可證發放。
反托拉斯(trust)法:禁止獨占和同業聯盟。獨占的關鍵不是市場佔有率,而是阻止競爭者進入市場的能力。
管制委員會失敗的原因:
- 制訂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潤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如在用電高峰期,運用過時的備用發電設備或其他燃料成本會比離峰時期用電高出數十倍,因為發電系統在離峰時期還是會運轉,供電成本微乎其微,所以「平均」成本意義不大。但政客卻因為不了解的民眾被高電價激怒而管制價格,當缺電時其他州的供應商便不願用低於成本的價格輸電(即價格管制導致短缺),反而造成加州大停電。
- 大眾失去興趣後,被監管的企業持續遊說政府,管制原本是為了防止價格過度上漲,反而變成監管限制競爭。
反托拉斯法的問題:
- 整體經濟的效率:大筆的穩定的訂單生產和運輸成本會比很多不確定的小訂單低,所以銷售者和生產者都能因降低成本獲利,我們卻常誤解大型連鎖店因為獨占「迫使」供應商降低價格,但實際上稀有資源消耗量的減少可以讓它流向其他用途,整體經濟是受益的。某些企業因為大量訂單的折扣而被採取反托拉斯的行動,但其實這是成本不同的概念,但被控方很難舉證而常常敗訴。
- 保護競爭者:政府迫使企業為競爭對手提供方便,是促進競爭還是保護競爭者。如歐洲判決微軟windows不能綑綁media player。
- 對市場的控制:單一公司在某個市場的銷售百分比很大不等於可以控制市場,因為替代品可能沒有被歸類進去同一個產業,另外國際貿易也會影響。例如美國鋁業公司是為一的鋁生產者,但鋁的價格在那期間反而持續下降,因為漲價會使消費者用其他材料取代。不同技術的產業也可能相互競爭(如鐵路和航空)。
- 掠奪性定價:大公司先用會虧損的價格除掉小競爭者,之後再抬高價格。這個理論缺乏實質證據而且實務上風險很大,因為消除現有競爭者不代表能防止新進入者的競爭(購買破產企業以後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