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病態人格

2023/02/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王俸鋼 2020 寶瓶文化
分類:論說--理論

★★★☆☆

【一句話】

以精神醫學的觀點切入剖析渣男的病態人格,以及因應之道。

【重要字】

人格:人格的形塑,有基因、有家庭教養、環境、學校、社會文化等等,比較像一顆層層包裹的洋蔥,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由內到外一致。
愛情:兩個人的親密關係是雙方共同合意,必須先定位好彼此的位置。
渣男:不見得真的是人格疾患,但可能他的人格光譜偏向不正常的一邊。
人格功能階層:分成四個部份,可用來檢視渣男人格特質的問題
  • 認同(identity):穩定的自尊,與他人有清楚的界限。
  • 自我指引(self-direction):意識到生活目標的存在。渣男會說因為愛你而放棄生命中的目標,實際上是他們本來就沒有穩定一致的目標。
  • 同理心(empathy):對他人經驗或動機的領悟與賞識。容忍不同的觀點。了解自己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渣男說懂你,只是出於獵人對獵物的瞭解。
  • 親密關係(intimacy):人際行為上能相互尊重。
卡普曼戲劇三角:當有衝突壓力情境,當事人會跳入扮演某個角色以逃避自己該有的責任。三個角色為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遇到渣男你的角色會被任意擺弄,套進他自以為是的劇本中。

【摘要】

邊緣型人格 (占人口1~2%)

人際關係模式緊張而不穩定,在「理想化」和「貶抑」這兩極轉換:對於身邊他人的詮釋相當不穩定,不是「全好」就是「全壞」,所以會選擇性地接受事實,且在轉換的過程中自己也很痛苦,會發生自我傷害的行為,把錯完全怪到別人身上。
受害者會受他完全主觀的描述過往(他是永遠的受害者)而上當,初期享受「全好」的福利和虛榮(拯救者),很難抗拒他的崇拜,因為他沒有「說謊」。他一意孤行的單方付出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的操控,之後會利用你被誘發出來的內疚和虧欠。
瘋狂地努力逃避真實或想像中的被拋棄:害怕被拋棄而當工具人滿足各種要求(即使被害者不期待)、緊迫盯人地噓寒問暖、善妒、不接受分手(但不在意關係的修復,只是怕失去)。
沒有一種保證可以真正安撫邊緣型人格者的不安全感,他會不斷測試你的底線讓你證明你的忠貞不移。
溝通:
  • 守住立場:不為了對方的威脅而妥協,也不要因為對方過度討好而覺得自己也該有對等的付出。
  • 將焦點放在認知對方的情緒,而非爭辯事實(因為事實已經被他扭曲了)。
  • 提醒他們還有不同的觀點和現實的灰色地帶,而不是非黑即白。

自戀型人格(0.5%, 但醫生和軍人可高達20%)

對自我重要性的自大感,如誇大成就與才能:他的付出只是他自戀的倒影,因為他覺得他有權幫你決定或這是他的恩賜。受害者會漸漸居於自我貶低和自我懷疑的弱勢地位,而迎合他的不合理要求或被剝削。受害者潛意識中的英雄崇拜,以及傳統家庭主婦的付出造到漠視,也加強了加害者的自信和自大。
缺乏同理心

依賴型人格(0.6~2.5%)

需要他人來為自己大多數的生活領域承擔責任:在關係中也會把溝通的責任推給對方。
過度求取他人的撫慰或支持,甚至願意做一些不愉快的事:在關係的初期會誤以為是個暖男。
反思自己是不是個共同依賴者,如媽寶的媽媽:「他應該要能獨立自主,但最好還是乖乖聽我的話」

戲劇型人格

情緒表達顯露自我誇示、戲劇化或過度誇張
當他不是眾人注意的焦點時,會感到不舒服

反社會型人格(4%)

視社會規範如無物,無視自己或他人的安全,不會自責
對反社會人格的誤解:
  • 看起來一定像流氓好勇鬥狠。
  • 看起來很貼心不會是反社會人格(那不是溫柔體貼而是獵人對獵物的瞭若指掌)。
  • 反社會人格都很魯莽(只要他們在乎的他們一樣可以專注和沉得住氣)。

偏執型人格(1.7%)

不合理地懷疑身邊人的忠誠,並沉浸在這樣的想法裡:核心特質是因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引起的多疑和敵意。他會將你的行為往「占便宜」、「打算傷害我」、「一定在騙我」去想。對策:非反擊的對應方式。

強迫型人格(2%)

過於專注細節、規則、秩序,反而失去活動的主要目的
過於追求完美而妨礙任務的完成

認清關係時的自我反省:

1. 我自己真正的內在需求和價值觀是什麼,在關係變壞過程中被掩蓋的需求是什麼?
2. 我自認受委屈時,是什麼阻擋我為自己爭取?
3. 在這段關係逐漸敗壞的過程中,我做的選擇?結果是什麼?
4. 兩人關係裡,我的責任是什麼?

大原則:

製造渣男的先決條件:動物生殖的本能、社會文化對愛情和男女的規範、人格違常的先天比例(不要自欺欺人認為人性皆本善)。
積極投入愛情但設定可停損、可承擔的風險,要維持自己獨立的人格。
從自我改變做起:扭曲的兩人關係可以映照出彼此性格的弱點,不要只認為問題完全出在對方。
人格違常無法輕易被改變。
尋求外在協助:尋找認同你價值和信念的盟友,不要太在意其他人的評價。避免人際關係被切斷。
毅然決然、當斷則斷。

設定界限(在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事):

1. 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觀點,觀點不能凌駕他人。
2. 在彼此尊重的角度下,被適當地傾聽和回應。
3. 個人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不必爭論誰的才是「正確的」
4. 人有權利免於身心虐待
可以透過寫日記記錄自己造成負面情緒的事件引爆點,那通常代表界線被侵犯了。

渣男磁鐵的特質

在被害者角色:認知失調(為美好回憶而欺騙自我,幫迫害者找理由),好女人(先想盡辦法找出自己的錯),只想用更多付出改善關係,沉沒成本的陷阱。
硬被套入拯救者或迫害者角色:渣男會撇清自己的責任,操縱你成為拯救者。你因為內疚希望用更多的愛來感化對方。過於體貼而放棄自我。不敢質疑權威而輕易認錯。
依附關係常為對自己負面、對他人正面的「焦慮--沉溺」型,幼年時對重要他人沒有獲得穩定的安全感和自信,長大則過於期待愛情能彌補親情的缺乏。

分手的策略

分手後保持戒心
堅定確立一定要結束關係的信念
降低對方的挫敗感
別再討論誰對誰錯
讓對方有足夠的支持系統
用盡一切方法保持距離
平時要了解對方處理挫折的方式和能力

【短評】

精神疾病或人格異常本來就是醫學中很難清楚定義的一個領域,書中使用許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的描述,連我初讀起來也相對吃力,但作者引用了很多實際案例對照幫助讀者了解。而且也提供實際狀況該如何應對和溝通的技巧。雖然平常大部份我們遇到的人不會那麼極端,但我覺得運用精神醫學的觀點去思考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能得到不少啟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會員
87內容數
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決定開始將每本書整理起來,成立這個部落格強迫自己練習維持寫作的習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